三 禁“逆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400
颗粒名称: 三 禁“逆党”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150-153
摘要: 庆元三年(1197)闰六月,韩侂胄死党、朝散大夫刘三杰以一副危言耸听的语调上奏说:朱熹者,专于为利,借《大学》《中庸》以此文其奸而行其计,下一拜则以为颜、闵,得一语即以为孔、孟,获利愈广,而肆无忌惮矣。其后,刘三杰又上疏言,先后有周必大、留正、赵汝愚等“为之主盟”,有刘光祖、徐谊等“扇妖造怪”,以至“不可胜数”。故“前日之伪党,至此变为逆党矣”。而朱子,就是这批“逆党”中的党魁。
关键词: 朱熹 生平 晚年

内容

庆元三年(1197)闰六月,韩侂胄死党、朝散大夫刘三杰以一副危言耸听的语调上奏说:朱熹者,专于为利,借《大学》《中庸》以此文其奸而行其计,下一拜则以为颜、闵,得一语即以为孔、孟,获利愈广,而肆无忌惮矣。①其后,刘三杰又上疏言,先后有周必大、留正、赵汝愚等“为之主盟”,有刘光祖、徐谊等“扇妖造怪”,以至“不可胜数”。故“前日之伪党,至此变为逆党矣”。②而朱子,就是这批“逆党”中的党魁。此疏之上,标志着朝中权奸对道学人士的迫害又进一步升级。“庆元党禁”的三部曲,从“道学之禁”到“伪学之禁”到“逆党之禁”,至此进入高潮。
  年九月,宁宗下诏,今后凡“监司帅守荐举改官”,都必须在奏牍中声明自己“非伪学之人”;参加今年秋试的士人,必须在家状中写上“委不是伪学”五字,才能进场应试。十二月底,知绵州王沇上疏乞置“伪学”之籍,凡“曾受伪学举荐关升及刑法廉吏自代之人,并令省部籍记姓名,与闲慢差遣”。③于是,有五十九人被收入《伪学逆党籍》。名单如下:宰执四人:赵汝愚、留正、王蔺、周必大。
  待制以上十三人:朱熹、徐谊、彭龟年、陈傅良、薛叔似、章颖、郑湜、楼钥、林大中、黄由、黄黼、何异、孙逢吉。
  余官三十一人:刘光祖、吕祖俭、叶适、杨方、项安世、沈有开、曾三聘、游仲鸿、吴猎、李祥、杨简、赵汝谠、赵汝谈、陈岘、范仲黼、汪逵、孙元卿、袁燮、陈武、田澹、黄度、詹体仁、蔡幼学、黄灏、周南、吴柔胜、李埴、王厚之、孟浩、赵巩、白炎震。
  武臣三人:皇甫斌、范仲壬、张致远。
  士人八人:杨宏中、周端朝、张衟、林仲麟、蒋传、徐范、蔡元定、吕祖泰。①庆元四年(1198)四月,又有右谏议大夫姚愈上疏,因见“近世行险侥倖之徒,创为‘道学’之名,……权臣力主其说,结为死党。陛下取其罪魁之显然者,止从窜免,余悉不问,……奈何习之深者,怙恶不悛,日怀怨望,反以元祐党籍自比。……臣愿特降明诏,播告天下,使中外晓然,知邪正之实……乞宣谕宰执、侍从、两省台谏,凡进退人才,宜各坚守正论,无惑邪说,以定国是”②。于是,宋宁宗命直学士院兼中书舍人高文虎起草,下了一道《谕告伪邪之徒改视回听诏书》,宣布“伪邪朋附协律奸宄”“毋得借疑似之说,以惑乱世俗。若其遂非不悔,怙终不悛,邦有常刑,必罚无赦”。③朱子从绍熙五年(1194)十一月回到建阳考亭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此授徒讲学和著述。对朱子在庆元三年(1197)“党禁”高潮时期的行踪,学界今有二说。一说是在此期间,朱子曾去闽东等地避难,先后到过古田、宁德、长溪、长乐、闽清、连江等地。④一说是“在整个庆元党禁期间,朱熹离开建宁府仅一次,那就是庆元三年八月黄榦丁忧,他曾到顺昌去吊丧,并不是为了避祸”。因此,“后世说他在庆元党禁中曾经一直在外到处避祸,都是无根据的附会”。⑤庆元四年(1198)十二月,朱子通过建宁府,具申朝廷,请求致仕。次年四月,朝廷批准他以朝奉大夫致仕。
  庆元六年(1200)三月九日,朱子病逝于建阳考亭沧洲精舍寓所。临终之前几日,他还在修订《大学·诚意章》,并手书“嘱其子在,与门人范念德、黄榦,尤拳拳以勉学及修正遗书为言”。⑥据门人蔡沈《梦奠记》,朱子逝世的这一天,“大风破屋,左右梧桐等大木皆拔。未几洪水,山皆崩陷”①。
  同年十一月二十日,葬于建阳唐石里(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乡)大林谷。尽管在此前,朝中臣僚奏言:“四方伪徒,聚于信上,欲送伪师之葬。会聚之间,非妄谈时人短长,则谬议时政得失。乞下守臣约束。”②朝廷准其所请,而前来送葬者仍多达几千人,体现了正义与公道自在人心,而非一时的权势。
  至于在“庆元党禁”中靠迫害道学党人起家的韩侂胄,在庆元四年设立党籍将道学人物一网打尽后,成了朝廷中大权独揽、独霸朝纲的人物。这一年,他官加拜少傅,封豫国公。次年,升少师,封平原郡王。庆元六年(1200),进太傅。嘉泰二年(1202),加太师。开禧元年(1205),拜平章军国事,被尊为“师王”。直到开禧北伐失败后,被斩首,落得可耻的下场。

附注

①〔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七下《刘三杰论伪党变为逆党防之不可不至》,第76页。 ②〔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七下《刘三杰论伪党变为逆党防之不可不至》,第76页。 ③〔明〕陈邦瞻编:《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道学崇黜》,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6页。 ①〔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七下《伪学逆党籍》,第81页。 ②〔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七下《姚愈论奸伪之徒欺世盗名乞定国是》,第77页。 ③〔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七下《谕告伪邪之徒改视回听诏书》,第78—79页。 ④施景西:《“庆元党禁”期间朱熹行实考略》,《朱子研究》1994年第四期。 ⑤束景南:《朱子大传》,第966页。 ⑥〔宋〕黄榦:《勉斋集朝奉大夫华文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朱子全书》第27册,第564页。 ①〔宋〕蔡沈《梦奠记》,〔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卷四,《朱子全书》第27册,第399页399页。 ②〔明〕陈邦瞻编:《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道学崇黜》,第877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
韩侂胄
相关人物
刘三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