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0327 |
颗粒名称: | 3.教与学结合——问疑 |
分类号: | B244.7 |
页数: | 5 |
页码: | 58-63 |
摘要: | 书院教学,既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则学生之问疑与先生之解惑,就成了教与学之两端。但先生对学生的问疑也有一定要求,并非不着边际地乱问一气,朱子对此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对课程内容熟读精思,由此而产生的疑问,方予解答。公之意,自道此是不晓者,故问。当郭友仁把他的模糊认识说出后,朱子才根据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区分了语出《孟子》的“尽心知性”与佛氏的“知性”的不同之处,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点上,朱子颇为赞赏陈淳。朱子这一教学方法,是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以此对照朱子的教学实践,朱子对此既有继承,又有新的发展。 |
关键词: | 朱熹 教学方法 问疑 |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