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与学结合——问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327
颗粒名称: 3.教与学结合——问疑
分类号: B244.7
页数: 5
页码: 58-63
摘要: 书院教学,既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则学生之问疑与先生之解惑,就成了教与学之两端。但先生对学生的问疑也有一定要求,并非不着边际地乱问一气,朱子对此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对课程内容熟读精思,由此而产生的疑问,方予解答。公之意,自道此是不晓者,故问。当郭友仁把他的模糊认识说出后,朱子才根据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区分了语出《孟子》的“尽心知性”与佛氏的“知性”的不同之处,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点上,朱子颇为赞赏陈淳。朱子这一教学方法,是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以此对照朱子的教学实践,朱子对此既有继承,又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 朱熹 教学方法 问疑

内容

书院教学,既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则学生之问疑与先生之解惑,就成了教与学之两端。但先生对学生的问疑也有一定要求,并非不着边际地乱问一气,朱子对此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对课程内容熟读精思,由此而产生的疑问,方予解答。
  庆元四年(1198),郭友仁至考亭问学,“初参拜毕,出疑问一册,皆《大学》《语》《孟》《中庸》平日所疑者。”但朱子只是“略顾之”,对他说:公今须是逐一些子细理会,始得,不可如此卤莽。公之意,自道此是不晓者,故问。然其他不问者,恐亦未必是。岂能便与圣贤之意合?须是理会得底也来整理过,方可。⑤门人滕璘初见之时,“问:‘做何工夫?’璘对以未曾。曰:‘若是做得工夫,有疑可问,便好商量。若未做工夫,只说得一个为学大端,他日又如何得商量?”①甘节初到书院,即向先生询问《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质”一章,朱子不答,而对他说:不思量后,只管去问人,有甚了期?向来某人自钦夫处来,录得一册,将来看。问他时,他说道那时陈君举将伊川《易传》在看,检两版又问一段,检两版又问一段。钦夫他又率略,只管为他说。据某看来,自当不答。②朱子为何不作答呢?这是因为,他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即“学者于理有未至处,切不可轻易与之说”③。像张栻那样,由于“为人明快,每与学者说话,一切倾倒说出。此非不可,但学者见未到这里,见他如此说,便不复致思,亦甚害事。某则不然。非是不与他说,盖不欲与学者以未至之理耳”④。同时,他还认为“今欲理会这个道理”即义理之学,是“天下第一至大至难之事”,而发问者“不曾用得旬月功夫熟读得一卷书,只是泛然发问,临时凑合,元不曾记得本文,及至问著,元不曾记得一段首尾,其能言者,不过敷演己说,与圣人言语初不相干,是济甚事!”⑤这样的问疑,是临时凑合的泛然发问,不着边际,“多是不疑其所当疑,而疑其所不当疑。不疑其所当疑,故眼前合理会处多蹉过;疑其所不当疑,故枉费了工夫”⑥。因此,当门人刘砺问疑《论语》《孟子》时,他说:今人读书有疑,皆非真疑。某虽说了,只做一场话说过,于切己工夫何益!⑦那么,应如何问疑,才好作答呢?朱子对门人甘节说:大抵问人,必说道古人之说如此,某看来是如此,未知是与不是。
  不然,便说道据某看来不如此,古人又如此说,是如何?①朱子认为,这才是“真疑”,要达到“真疑”的水平,他认为,首先必须熟读,其次是精思,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②。所以他对门人一再强调:“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③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朱子认为还是远远有够的,接下来,他告诫门人:熟读精思既晓得后,又须疑不止如此,庶几有进。若以为止如此矣,则终不复有进也。④这个过程,就是熟读精思,思而有疑的过程。朱子曾向门人描述这个过程。他说:某向时与朋友说读书,也教他去思索,求所疑。近方见得,读书只是且恁地虚心就上面熟读,久之自有所得,亦自有疑处。盖熟读后,自有窒碍,不通处是自然有疑,方好较量。今若先去寻个疑,便不得。⑤因熟读而生疑,此疑点便是窒碍不通处,知道了此疑点或窒碍不通处,“方好较量”——先生的答疑解惑作用至此方能显现出来,方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疑难问题作出恰切的解答。《朱子语类》记有庆元四年(1198)从学于考亭的门人郭友仁的一段问疑:问:“圣门说‘知性’,佛氏亦言‘知性’,有以异乎?”先生笑曰:“也问得好。据公所见如何?试说看。”曰:“据友仁所见及佛氏之说者,此一性,在心所发为意,在目为见,在耳为闻,在口为议论,在手能持,在足运奔。所谓‘知性’者,知此而已。”曰:“且据公所见而言,若如此见得,只是个无星之称,无寸之尺。若在圣门,则在心所发为意,须是诚始得;在目虽见,须是明始得;在耳虽闻,须是聪始得;在口谈论及在手在足之类,须是动之以礼始得。‘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如公所见及佛氏之说,只有物无则了,所以与圣门有差。况孟子所说‘知性’者,乃是‘物格’之谓。”①儒、佛两家均言“知性”,那么二者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问题,须是学生在涉猎儒、佛二家典籍,熟读而精思之后方能提出,故朱子称赞他“问得好”,接着他启发学生,说说你的看法,先生谆谆善诱的辅导作用在此体现了出来。当郭友仁把他的模糊认识说出后,朱子才根据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区分了语出《孟子》的“尽心知性”与佛氏的“知性”的不同之处,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点上,朱子颇为赞赏陈淳。他对门人叶贺孙说:“漳州陈淳会问,方有可答,方是疑。”②学生经熟读精思后,产生的疑问“方是疑’’,先生“方有可答”,解惑释疑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朱子曾反复向门人传授这一经验: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③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④到无疑处不必问,疑则不可不问。⑤至此,可将这个教学过程完整地表述为:熟读精思→思而生疑→疑而后问→问而解惑。前两条为学生根据先生布置的阅读内容,独立完成的过程,也是从无疑到有疑的过程,后两条为师生共同完成的过程,也是从有疑到无疑的过程。其总体而论,仍体现了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先生讲学为辅的特点。
  朱子这一教学方法,是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即不到学生思考问题欲通而未通之时,不去开导他;不到欲说而又说不出之时,不去启发他。程颐对此的认识是“盖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固;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学者须是深思之,思而不得,然后为他说便好”①。以此对照朱子的教学实践,朱子对此既有继承,又有新的发展。

附注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朱子十三·训门人四》,第2803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训门人六》,第2843—2844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五《朱子十二·训门人三》,第2785—2786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胡氏门人·张敬夫》,第2605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胡氏门人·张敬夫》,第2605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第2918页。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第2927—2928页。⑦〔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朱子十六·训门人七》,第2872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五《朱子十二·训门人三》,第2786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学四·读书法上》,第168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学四·读书法上》,第168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学四·读书法上》,第168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读书法下》,第186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释氏》,第3020—3021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训门人五》,第2833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读书法下》,第186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学四·读书法上》,第163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第2931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