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随分讲论与因材施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298
颗粒名称: 2.随分讲论与因材施教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34-35
摘要: 朱子在给方伯谟的一封信中说:“近尝一至云谷,留十余日。朋友来集,随分有少讲论。”综观朱子在寒泉、云谷的讲学实践,这种“随分讲论”主要是根据门人的不同情况,如年龄、阅历、爱好、专长等,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以不同的课程或研究课题。因此,这种,“随分讲论”亦可称为因材施教。如蔡元定家学渊源深厚,长于易学和乐律。朱子每与之探讨这两方面的学术问题,所著《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周易参同契考异》,得蔡元定所助尤多。魏应仲是朱子学友魏拨之的长子,因其年少,故朱子对其学业要求与众弟子不同,专门作了安排。
关键词: 朱熹 讲学 因材施教

内容

朱子在给方伯谟的一封信中说:“近尝一至云谷,留十余日。朋友来集,随分有少讲论。”②此即“随分讲论”的由来。综观朱子在寒泉、云谷的讲学实践,这种“随分讲论”主要是根据门人的不同情况,如年龄、阅历、爱好、专长等,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以不同的课程或研究课题。因此,这种,“随分讲论”亦可称为因材施教。
  如蔡元定家学渊源深厚,长于易学和乐律。朱子每与之探讨这两方面的学术问题,所著《周易本义》《易学启蒙》《周易参同契考异》,得蔡元定所助尤多。
  门人范念德,因在外做官,朱子除授以应“当官廉谨”“事上以礼,接物以诚,临民以宽,御吏以法”等为宦之道外,还告诫其“益加穷理之功”,③“暇时速须收敛身心,或正容端坐,或思泳义理,事物之来,随事省察,务令动静有节,作止有常”④。所论为从政之道与穷理致知、涵养体察等认知、修养功夫紧密结合。朱子给弟子们的答疑诸书,内容则涉及《论语》《诗经》《周易》等。
  魏应仲是朱子学友魏拨之的长子,因其年少,故朱子对其学业要求与众弟子不同,专门作了安排。劝诫其“宜自知力学”“不可自比儿曹,虚度时日”①,并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安排其课程为:逐日早起,依本点《礼记》《左传》各二百字,参以《释文》,正其音读,俨然端坐,各诵百遍讫,诵《孟子》三二十遍……大抵所读经史,切要反复精详,方能渐见旨趣。诵之宜舒缓不迫,令字字分明。更须端庄正坐,如对圣贤,则心定而义理易究。②魏应仲是朱子最早的少年弟子,后来随着少年弟子的增多,朱子还曾刊刻管子的《弟子职》一书,作为学规,并由此产生了分小学、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理论和思想。
  根据朱子“随分讲论”的教学方法,后来有的学者如清儒朱彝尊在《经义考》一书中,将朱门弟子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诸如传易弟子方仕繇、林用中、连嵩卿;授礼弟子许升;授易、诗、礼弟子廖德明、刘爚等。

附注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与方伯谟》,《朱子全书》第22册,第2017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范伯崇》,《朱子全书》第22册,第1784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范伯崇》,《朱子全书》第22册,第1786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与魏应仲》,《朱子全书》第22册,第1767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与魏应仲》,《朱子全书》第22册,第1767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