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精舍泛:朱熹对馆藏图书数量与质量的要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263
颗粒名称: 求精舍泛:朱熹对馆藏图书数量与质量的要求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2
页码: 513-514
摘要: 朱熹对图书的采集,重视图书的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求精而不支持图求数量上。江西抚州金溪人彭兴宗,为陆九渊的门人,学问很高,从事教育活动,教学有法度,深得九渊称许。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于江西贵溪县应天山中构筑精舍,名为象山精舍,作为其师陆九渊的讲学之所,聚集众多生徒受学,陆九渊的心学体系和陆学学派在此最终成熟和完成,彭兴宗之功大也。宋宁宗庆元二年正月,彭兴宗专程入闽,到建阳考亭沧洲精舍访问大儒朱熹,告诉朱熹此行目的,为其书院求购图书。因此说,朱熹对馆藏图书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明显倾向于求精舍泛。
关键词: 朱熹 馆藏图书 图书质量

内容

朱熹对图书的采集,重视图书的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求精而不支持图求数量上。这里举个例子说明。江西抚州金溪人彭兴宗,为陆九渊的门人,学问很高,从事教育活动,教学有法度,深得九渊称许。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于江西贵溪县应天山中构筑精舍,名为象山精舍,作为其师陆九渊的讲学之所,聚集众多生徒受学,陆九渊的心学体系和陆学学派在此最终成熟和完成,彭兴宗之功大也。宋宁宗庆元二年正月,彭兴宗专程入闽,到建阳考亭沧洲精舍访问大儒朱熹,告诉朱熹此行目的,为其书院求购图书。其坚守陆氏顿悟之说,盛言象山山上有田可耕,有圃可蔬,池塘碓硙,色色皆备。朱熹曰:“既是如此,下山来则甚?”兴宗曰:“陆先生既有书院,却不曾藏得书,某此来为欲求书。”朱熹曰:“紧要书能消得几卷?某向来亦爱如此。后来思之,这般物事聚者必散,何必役于物?”朱熹说的这段话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朱熹对书院藏书提出“紧要书能消得几卷”的问题,直白的告诉对方,不要一味图求图书的数量;第二层意思是朱熹早年也有过追求馆藏图书数量的做法与切身经历;第三层意思则是牵涉到图书的管理,图书聚多而不善于管理则易致散佚。因此说,朱熹对馆藏图书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明显倾向于求精舍泛。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