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百遍读书无技巧 但归六法有章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2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百遍读书无技巧 但归六法有章循
其他题名: 朱熹提倡的读书六法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11
页码: 498-500
摘要: 朱熹在淳熙十三年所订的《童蒙须知》中讲到儿童读书写文字,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成为后人研究朱熹读书法的主要文献之一,而朱熹在给门生的大量书信以及一些著作的序言或跋文中,如《朱子全书·答张元德书》中云,朱熹给出读某些书籍的具体方法,莫先穷理,读书乃学者第二事,即为朱子教人读书三纲领。朱熹不仅重视读书,朱熹对读书方法有透彻的见解。
关键词: 朱熹 读书六法 文字

内容

朱熹在淳熙十三年所订的《童蒙须知》中讲到儿童读书写文字,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能到乎?”黎靖德所辑的《朱子语类》,专辟卷第十、第十一论朱熹的《读书法》,成为后人研究朱熹读书法的主要文献之一。而朱熹在给门生的大量书信以及一些著作的序言或跋文中,也都讲到读书之法,如《朱子全书·答张元德书》中云:“《大学》近已刊行,今附去一本,虽未是定本,然亦稍胜于旧也。临漳《四子》、《四经》各往一本,其后各有跋语,可见读之之法。”朱熹给出读某些书籍的具体方法,这对读者了解作者编写书籍的目的,掌握读书方法与要点,显然有帮助。
  朱熹认为“为学之道,莫先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乃学者第二事”。“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玩,二也。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此三者,即为朱子教人读书三纲领。
  朱熹不仅重视读书,而且讲究读书方法,将“读、思、记、用”结合在一起,提高读书效率。朱熹对读书方法有透彻的见解,并将之传授给门人。在《朱子语类》有李方子、杨至、萧佐、廖谦、魏椿、陈淳、甘节、叶贺孙、曾祖道、沈僩、潘植、万人杰、李杞、窦从周、杨道夫、黄子耕、潘时举、林夔孙、林赐、滕璘、张洽、郑可学、潘履孙、余大雅、徐寓、王力行、吴寿昌、辅广、杨若海、周谟、董铢、游儆、黄杲、黄义刚、王过、童伯羽、包扬、李季札、陈芝、汤泳(或胡泳)、吕焘、袭盖卿、陈文蔚、钟震、吴必大、李儒用、杨方、程端蒙、廖德明、吴振、李闳祖、周明作、邵浩、林学蒙等大批学者记录朱熹的读书法。后来朱熹门人辅广等进行系统的归纳,取名叫《读书之要》,即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六种大法。这六条读书之要,后人也叫《读书六法》,对后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读书法之一:居敬持志朱熹认为,为学以立志为先,志是心之所向和为学的目的,目的不明,无以为学。即所谓“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朱熹指出:“今日学者不长进,只是心不在焉。”伊川先生程颐说,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若非此心收拾一处,何从下多闻多见多读工夫。待及知之至而一旦豁然贯通,则此心湛然虚明,众理具备,又须在何处再安顿此一敬字,而此心亦自无不敬。朱熹认为,“圣贤千言万语,大事小事莫不本乎敬”,“敬不是万虑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居敬即随时警惕,正心诚意,存养收敛。可见敬字工夫,乃是圣学之入门,非是圣学之归宿。居敬是个收敛执持底道理,穷理是个推究底道理。即做学问,求知识,要思想集中,不管是动是静,都要专一,长期坚持下去,定能达到理明悟彻。在《朱子语类》中,朱熹说:“敬者,一心之主宰,万物之本根也,”“人之心惟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一言乎此,更无同外精粗之间,敬则天理常明。敬则德聚,不敬则散了,”“居敬则是专一。”读书要有纯静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方无事时,敬以自持……乃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朱熹提出,读书做学问,除居敬外,还有穷理的一面,将居敬与穷理二事比作人的双足行走,实际支撑着的就是明理。朱熹门人辅广记载:“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居敬、穷理两者互相促进。读书法之二:循序渐进朱熹认为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力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按照一定的次序、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读书,就是循序渐进。
  早在绍兴十九年年底朱熹回婺源祭扫祖墓,与故乡诸人交流学问时便涉及读书之法,次年归闽后仍有汪次山叩问读经之法,征求让儿子读《周礼》入手治学的意见,朱熹复信说:“《周礼》文字此所无有,令郎今几何年矣,他经何所不治,而必为此,何哉?大凡治经之法,且先熟读正经,次则参考注疏,至于礼乐制度名数,注疏得之尤多,不知令郎曾如此下工夫否?若资质大段警悟,亦须着下三年工夫,于此自然精熟贯穿,何待他求?彼学成而名显者,岂必皆有异书乎!”这是朱熹在二十岁前就从苦读经书中参悟出来的一条重要的方法。治学必须先究本经,参以注疏,累年读书穷理,循序渐进,成为朱熹终身奉行的基本读书治经之法。
  朱熹说:“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绎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先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又说:“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其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于彼。如此循序而渐进,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就一书说,篇、章、文、句、首尾等,亦各有序而不可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含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他们的道理。只有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钻研清楚了,长年累月,积少成多,这样才有大的成绩。“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认为读儒家圣贤之书要有顺序,先易后难,就《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而言,他也给出先后次第,要求“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可再读其他经书,如《五经》等。读通了一书,再去读另一书。
  性子急的读书人,往往一打开书就匆忙朝前赶,前面的意思还没等搞懂,就急着要看后面的内容,大有囫囵吞枣之意。朱熹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有时还要频频回顾,消化前面未消化的,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不要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简言之,循序渐进就是要求读书必须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量力而行,而不能好高骛远。
  吴琮问朱熹按《白鹿洞书院学规》教人有无躐等之患。朱熹说:“躐等何害?若果有会躐等之人,自可敬服。”吴琮问:“何故?”朱熹举人登山之例而说:“今若有人在山脚下,便能一跃在山顶上,何幸如之!政恐不由山脚,终不可以上山顶耳。”这个从山脚往上一步一步登高才能到达山顶的例子,用来说明学习的循序渐进,最为贴切不过。读书法之三:熟读精思读书活动,实际上是人类的大脑神经的活动,是外在信息刺激神经系统并保存信息的活动,因此,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熟读,就是反复诵读原文,“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精思,就是理解原文意思,“更须反复玩味”。朱熹继承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认为思考是读书治学之根本,读与思是读书学习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朱熹曾强调:“学与思须相连,才学这事,须使思量这事合如何。”朱熹说:“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成诵精读注中训释文章、事物、名义,发明经旨,有相穿组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读书须是成诵,方能精熟。”这些都是强调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在精思的指导下再进一步熟读,边读边思,读思交替,才会有无穷心得。“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可也。”朱熹认为读书应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所谓“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当然,朱熹所言的书,多指寓意深刻的儒家经典著作。
  熟读能促进理解,理解能促成记忆。更重要的是,熟读,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能“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些道理,显然是朱熹在读书过程体悟出来的,并在教学过程中毫无保留地告诉给众多的从学者,使后学者也能体会出反复读书对理解文义、记住文章的作用。读书法之四:虚心涵泳朱熹认为读书要有虚心的态度,仔细认真,沉浸其中,周密思考,反复琢磨,多方验证,才能明辨是非,解决疑难。朱熹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以为有功尔。”即要求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朱熹要读者善于领会作者所创设的主旨,志于作者的意愿,不可先入为主,更不能穿凿附会。他要求读者必须保持公正的态度,既要遵从原作者意图,又要自己不失独立思考,坚持新的见解,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朱熹治学虚心、客观,而且包容、大量。“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朱熹认为,大凡读书,须且虚心参验,久当自见,切忌硬作见解主张也。朱熹还主张读书要熟读原著原文,反对任意杜撰原著使之附合己意的不良做法。“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朱熹认为,书之知识有大本大原和大底处,有大纲大同处,要求学者“学须先理会那大底,理会大底了,将来那里面的小底自然通透”。④所谓大本、大底,即源头,大纲即要领,如果读书不抓住要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无安身立命之处了。掌握了读书的源头和要领,也就为做好学问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为今后进步和发展明确了方向。
  朱熹门人叶贺孙记录其用修建房屋做比喻,说:“识得道理源头,便是地盘,如人要起屋,须是先筑好基址,基址坚牢,上面方可架屋,若自无好基址,空白今日买得多少木去起屋,少间只起在别人地上,自家身已没顿放处。”绍熙二年十二月,长乐刘砥刘砺兄弟结伴而往建阳考亭精舍问学于朱熹。初见面,朱熹问刘砥:曾做甚工夫?对以近看《大学章句》,但未知下手处。曰:且须先操存涵养,然后看文字,方始有浃洽处。若只于文字上寻索,不就自己心里下工夫,如何贯通?朱熹向学者强调要思索义理、涵养本原。认为“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索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两项都不相离。读书法之五: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即读书要求得经文本义,将书中道理结合自己的经验或生活去体验省察,并以此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将自个己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切己,则圣贤之言不为虚说。……学者当以圣贤之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须是晓然无疑,积日既久,当自有见。”治学要求联系自身,注重实践,见于行动,“诵说虽精,而不成其实,君子盖请耻之。”同时,朱熹认为读书要有主见,但又不可以固执己见,以免发生偏差。“观书以己体察,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同,欲径急而反疏缓也。”切己体察,就是要将书上的“圣贤语言,体之于身”,考察体验自己能否如此力行。它包含阅读的文义理解和知识的内化两层意思,即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和理解,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之组成,有可能的话,还要将阅读之所得形诸文字,将读书所获得的意义予以文字的表达。朱熹在同安县学、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所出的诸多《策问》,让诸生阅读、理解并谈自己的感想,就是切己体察。现代教育中,教师给出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读后感之属,也是属于切己体察。当然,无论是古代科举考试,还是当代高考,抑或时政学习,这种要求更是不乏其例。它与学以致用意义相近。读书法之六:着紧用力朱熹把读书进取,看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鼓励学者读书要勤奋,抓紧不松懈,舍得下苦功夫,下大气力,以冀成功。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用当今通俗说法,就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朱熹说:“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缓。”朱熹鼓励学者用功读书,必须不怕困难,克服障碍,一鼓作气,一往无前地进行。“为学不进,只是不勇。”“万事须有精神做得”,“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朱熹重视情感在阅读中的作用,要求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不懈努力的精神来做学问,并坚持到底,特别是遇到因难时,斗志不能松懈。
  “人气须是刚,方做得事,如天地之气刚,故不论甚物事皆透过。人气之刚,其本相亦如此,若遇着一重薄物事便退转去,如何做得事。”“圣人千言万语,无非只论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读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将一事无成。朱熹一生的读书、著述,成就之大,是最佳的注解。
  降至元代,程端礼撰《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循朱熹本意,引朱熹语录,就六条读书法逐条加以注释,收入《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明清之季的教育实践影响颇大。
  就当今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朱熹强调的读书三到原则和读书六法,仍不失其价值,仍有指导作用。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