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辨古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214
颗粒名称: 朱熹辨古乐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3
页码: 444-4746
摘要: 儒家一贯把音乐看成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孔子提倡“依于仁,游于艺”之后,朱熹则强调说:“艺”亦不可不去理会。如礼、乐、射、御、书、数,一件事理会不得,此心便觉滞碍,唯是一一理会,这道理脉络方始一一流通,无那个滞碍。朱熹所谓无滞碍的状况,按当今时下之语叫通畅、和谐,这是一个易说不易得的高境界。而滞碍——失谐所导致的后果,朱熹则举具体的例证来表述。朱熹注意到作乐只用七声的问题,提出即使是合律之乐,演奏还须视场合而定,“惟宫声宴席不敢用,用则宾主失欢”。仁宗喜好音乐,令胡瑗同阮逸修《乐书》,令天下名山藏之,朱熹认为这种做法甚好。
关键词: 朱熹 合律之乐 音乐

内容

儒家一贯把音乐看成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孔子提倡“依于仁,游于艺”之后,朱熹则强调说:“艺”亦不可不去理会。如礼、乐、射、御、书、数,一件事理会不得,此心便觉滞碍,唯是一一理会,这道理脉络方始一一流通,无那个滞碍。朱熹所谓无滞碍的状况,按当今时下之语叫通畅、和谐,这是一个易说不易得的高境界。而滞碍——失谐所导致的后果,朱熹则举具体的例证来表述。
  朱熹注意到作乐只用七声的问题,提出即使是合律之乐,演奏还须视场合而定,“惟宫声宴席不敢用,用则宾主失欢”。他还注意到,时行的音乐,不是主流社会所需要的音乐,朝廷与庙堂所需要的音乐,必须是庄重的、和谐的音乐。朱熹所追求的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音乐。那么,对歌词内容、音乐声调的要求就要求相当严格。而古代流传下来的音乐,在朱熹看来,就是经过时间考验、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因此,朱熹的音乐思想,不是从俗随流,具有崇古的一面,也就是讲求经典音乐。
  朱熹倡导儒家的中和思想,终身努力,就是要维系人伦,使中庸之道畅行,而礼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稳定。朱熹将音乐与世运、德行联系在一起考察,对音乐的要求也是以中律为准。以律管而言,只吹得中声为定。大抵声太高则焦杀,低则盎缓。史中记载,刘歆为王莽造乐,乐成而莽死;后荀勖造乐于晋武帝时,即有五胡之乱;和岘造乐于周世宗,世宗亦死。李照造乐,仁宗得了心疾。唯宋太祖,初不曾理会乐律,但听乐声,嫌其太高,令降低一分,其声遂和。朱熹认为唐太宗与宋太祖所定之乐,皆平和,所以世祚久长。且对门人说,音律如尖塔,阔者浊声,尖者清声。宫以下则太浊,羽以上则太轻,皆不可为乐,故取五声者中声也。朱熹不把音乐当作孤立的娱乐艺术看,而是将音乐对人的性情、修养乃至与世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研究,表明朱熹的见解远比俗论高明,后世未有将音乐的作用提高到这样的层面。
  北宋时期,司马光与范镇、胡瑗与阮逸、李照等朝廷官员为古乐发生过争议。朱熹认为是一场“空自争辩”,他们都不曾去看杜佑编撰的《通典·乐典》所载内容。南北朝中原离乱,中华雅乐中绝,又因唐末经历黄巢之乱,乐师离散,中国原有的古乐失传,而西域传来的胡乐畅行。唐代杜佑书中,仍收入部分古乐。北宋时期,俗乐流行,却只有宫、商、羽三种曲调。而宋廷的重大活动,几乎又离不开音乐,使许多朝臣伤透脑筋。提倡雅乐,对现实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朱熹说:“今世无人晓音律,只凭器论造器,又纷纷如此。”以至于宋仁宗时,李照造乐,范镇谓差过了一音,每思之为之痛心。这种不协调的音乐,使仁宗皇帝听了之后得了心疾。这是朱熹引用典型事例对当时音乐现状的批评。
  朱熹对北宋音乐歌词做了分析,说:“今朝廷乐章长短句者,如《六州歌头》,皆是俗乐鼓吹之曲。四言诗乃大乐中曲。本朝《乐章会要》,国史中只有数人做得好,如王荆公做得全似《毛诗》,甚好。其他有全做不成文章。横渠只学古乐府作,辞拗强不似,亦多错字。”实际上也是对时儒提出严肃的批评。
  仁宗喜好音乐,令胡瑗同阮逸修《乐书》,令天下名山藏之,朱熹认为这种做法甚好。有个现象,引起朱熹的注意,就是北宋时期之乐没有徵调,宋徽宗令人作之,作不成,只能以徵音起,而不能以徵音终。此乃匮乏精通音乐人才的结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朱熹认为谱不成徵调,怀疑必是“其中有个什么欠缺处,所以做不成”。这似乎是个音乐悬案,未知后世是否有人破解。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