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200
颗粒名称: 大地变化
分类号: P1
页数: 2
页码: 430-431
摘要: 这是依据当时的地质学知识,高山上有贝壳化石,说明当年此地为河海,说明世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朱熹站在高山之巅,看到群山起伏如波浪状,认为是很早以前大水流动造成的,确又高出世人的想象。充分肯定朱熹的研究与推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朱熹用“思之至深”来启发学生,要求由此格物致知,引发学生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 朱熹 地球板块 地壳

内容

朱熹说:“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验者。”“今高山上多有石上蛎壳之类,是低处成高。又蛎须生于泥沙中,今乃在石上,则是柔化为刚。天地变迁,何常之有?”朱熹还明确说:“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什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这是依据当时的地质学知识,高山上有贝壳化石,说明当年此地为河海,说明世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朱熹站在高山之巅,看到群山起伏如波浪状,认为是很早以前大水流动造成的,确又高出世人的想象。仅有毛泽东“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胸襟堪与并举。
  由于地球板块运动的挤压与抬升,地壳发生变化,从汪洋中逐渐突起山峰,原先生活在海洋的动物因失去生存的环境而死亡,有些被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被埋进沙岩中,成为化石被保留下来。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朱熹的说法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朱熹因化石而推论及于地质演变之一端,另一位英国科学史家梅森说:“朱熹的这一段话代表了中国科学最优秀的成就,是敏锐观察和精湛思辨的结合。”充分肯定朱熹的研究与推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朱熹用“思之至深”来启发学生,要求由此格物致知,引发学生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朱熹门徒马子严亦善于观察事物变化,如《潮汐说》:“朔后三日,明生而潮壮;望后三日,魄见而汐涌。”就是说潮汐生成及运行规律。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