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忠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88
颗粒名称: 一曰忠恕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1
页码: 411
摘要: 就人类道德而言,它主要体现人际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朱熹的道德之实践,也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朱熹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这便是儒家的忠恕之道,朱熹继承了这一道德传统,并将此进一步发挥与推广。在《中庸集注》中,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又解释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
关键词: 朱熹 德育 人类道德

内容

就人类道德而言,它主要体现人际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朱熹的道德之实践,也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朱熹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这便是儒家的忠恕之道,朱熹继承了这一道德传统,并将此进一步发挥与推广。在《中庸集注》中,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又解释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世间之人,真正做到了“忠恕”,也就达到了“仁”的道德境界。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