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德教育的分段进行与基本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81
颗粒名称: 二、道德教育的分段进行与基本方法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5
页码: 407-411
摘要: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因为,社会的稳定,光靠法律的约束还不够,还得有纲常的维系,故理学家朱熹十分重视这些伦理思想,对青少年施以教育,使其知道并掌握这些伦理思想。这种变动的结果,还有待光阴的检验。朱熹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可见,在朱熹看来,小学的道德教育是大学道德教育的基础,大学道德教育是小学道德教育的扩充和深究。
关键词: 朱熹 道德教育 德育

内容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因为,社会的稳定,光靠法律的约束还不够,还得有纲常的维系,故理学家朱熹十分重视这些伦理思想,对青少年施以教育,使其知道并掌握这些伦理思想。如是,社会基本秩序才不会混乱,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即便是当今社会,这个基本秩序也照样存在,只有夫唱妇随这一条在女权解放、男权逐渐旁落之后被颠覆、被改写、被赋予新的内涵。这种变动的结果,还有待光阴的检验。朱熹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要按照忠、孝、悌、信的道德规范去做,便可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义理的理解——打下牢固的基础。十五岁的人,开始接受大学教育,为“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童蒙德育和大学德育是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朱熹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可见,在朱熹看来,小学的道德教育是大学道德教育的基础,大学道德教育是小学道德教育的扩充和深究。
  当然,童蒙教育、大学教育,除德育教育外,还有其他相应的学习内容,这些将在另外章节中进行叙述。
  那么,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又有哪些呢?审视朱熹的教育实践,他所强调的立志、博学、居敬、存养、省察、力行、忠恕诸条,便是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之体现。
  一曰立志。立志是人生立大本的头等重要的事。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有了远大志向的人,就有了人生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胸无大志,则人生目标不明,茫然无方向,“直是无著力处”。朱熹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圣人是道德高尚者,足可为后人的行为之楷模。
  一曰博学。人的知识与技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故朱熹提出“博学之”,唯有探究事理与守道循理、诚心正意才能修身成大器。叶贺孙记录朱熹所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于帝,无非取诸人以为善。孔子说,礼,‘吾闻诸老聃’;这也是学于老聃,方知得这一事。”就朱熹个人的渊博知识而言,也是得益于平生孜孜不倦的学习。就朱熹个人的思想高度而言,也是得益于对前贤、时儒思想精华的摄取。
  一曰居敬。居敬是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敬不同于静,后者为身心安静不旁骛,前者为专心致志,谨慎认真,随事专一认真。朱熹强调“居敬”,对此有多次的解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在《小学辑说》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朱熹认为,坚持“居敬”的修养工夫,能使天理常明,即天理粲然,人欲消退,人心不为物欲所蔽而湛然。
  一曰存养。孟子有“存其心,养其性”和“求放心”之说。
  朱熹秉承先哲之说,认为人皆有心性,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所以要进行修养以存其正。朱熹认为每个人都要“存养”即“存心养性”,用“存养”的工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朱熹对石洪庆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中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存养”就是不使本心丧失,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而圣贤千言万语,就是要人不失其本心,因此,收敛人心,将心安顿在义理上而不使其旁骛,就是存养。
  一曰省察。朱熹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曾子有句名言: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性理精义》)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还始终记住其师刘子翚所赠的“不远复”三字诀,“不远复”与“反省检察”有同等意义。
  一曰力行。朱熹十分重视“格物致知”,又强调“身体力行”。我们可以将此视为德育过程。“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朱熹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由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道德的层面上,不付诸实践。也就是“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遵循“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后世多将致知力行并举,既有探索真理的过程,也有以获得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环节。
  一曰忠恕。就人类道德而言,它主要体现人际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朱熹的道德之实践,也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朱熹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这便是儒家的忠恕之道,朱熹继承了这一道德传统,并将此进一步发挥与推广。在《中庸集注》中,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又解释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世间之人,真正做到了“忠恕”,也就达到了“仁”的道德境界。
  儒家常言仁,把仁当做完美的人性,其实质是人类良知的体现。“圣人亦只教人求仁”,求仁属于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其过程,就是道德塑造的过程;通过道德修养的求仁结果,可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换言之,仁蕴涵着儒家的价值信念,这种价值信念只能在个人真实生命的内在体验中被呈现出来。
  朱熹在德育教育中一再强调体仁,通过体悟去把握、回复人善良的本性。朱熹的教育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从学者的道德培养与人格塑造。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