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80
颗粒名称: 一、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4
页码: 404-407
摘要: 科举制度的正面作用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负面作用是引诱士子趋利忘义。这种制度下所造成的教育现状是“圣学不传,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教养无法,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以故风俗日衰,士气不作,长老忧之”。历来提倡师道尊严的学校尚且存在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鱼龙混杂的社会更不用说有长幼之分、上下之别。鉴于此,朱熹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德育教育,明确地提出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朱熹所言“学之本”,便是求圣人之意,明性命道德之归,就是理学家所说的理,通俗地说就是道德法则。强调德育教育,就是要使接受教育者,成为明理之人,有用之材。
关键词: 朱熹 道德教育 科举制度

内容

科举制度的正面作用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负面作用是引诱士子趋利忘义。这种制度下所造成的教育现状是“圣学不传,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教养无法,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以故风俗日衰,士气不作,长老忧之”。历来提倡师道尊严的学校尚且存在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鱼龙混杂的社会更不用说有长幼之分、上下之别。鉴于此,朱熹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德育教育,明确地提出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
  朱熹所言“学之本”,便是求圣人之意,明性命道德之归,就是理学家所说的理,通俗地说就是道德法则。人类最终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个体的内心拥有道德法则,并以道德法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随而行的,有道德修养的人类,才能拥有真正的文明,人处其中,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
  朱熹说:“古者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其民,由家及国,大小有序,使其民无不入乎其中而受学焉。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物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者。及其学之既成,则又兴其贤且能者,置之列位。是以当是之时,理义修明,风俗醇厚,而公卿、大夫、列士之选,无不得其人焉。此先王学校之官,所以为政事之本、道德之归,而不可以一日废焉者也。至于后世学校之设,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虽以汉、唐之盛隆,而无以仿佛乎三代之叔季。然犹莫有察其所以然者,顾遂以学校为虚文,而无所与于道德政理之实。于是为士者求道于老子、释氏之门,为吏者责治乎簿书期会之最。盖学校之仅存而不至于遂废者,亦无几耳。” 先王之学,就是以明人伦为本。朱熹说:“昔者圣王作民君师,设官分职,以长以治。而其教民之目,则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盖民有是身,则必有是五者,而不能以一日离;有是心,则必有是五者之理,而不可以一日离也。是以圣王之教,因其固有,还以道之,使不忘乎其初。然又虑其由而不知,无以久而不坏也,则为之择其民之秀者,群之以学校,而联之以师儒,开之以《诗》、《书》,而成之以《礼》、《乐》。凡所以使之明是理而守之不失,传是教而施之无穷者,盖亦莫非因其固有而发明之,而未始有所务于外也。夫如是,是以其教易明,其学易成,而其施之之博,至于无远之不暨,而无微之不化,此先王教化之泽所以为盛,而非后世所能及也。” 由于人们一日不能离开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此五者之关系,也不能一日离开亲、义、别、序、信此五者之理,因此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教育之目揭示出来,并把它作为定本,贯彻于书院教育之始终。
  朱熹对门人说:“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皆是定本”。朱熹把人之大伦,作为全国各级学校的共同教育目的,“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这样就把道德教育当作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
  强调德育教育,就是要使接受教育者,成为明理之人,有用之材。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