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兼备德才排首位 立人教育算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7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兼备德才排首位 立人教育算成功
其他题名: 朱熹的德育教育思想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9
页码: 404-411
摘要: 朱熹是儒家教育实践者,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自觉地将道德教育当作核心内容,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并自始至终的反复告诫门人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把学校教育当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求学生立志,朝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发展。自古以来,凡是有见地的教育工作者,莫不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家朱熹也是一样,且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五伦即儒家所言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因为,社会的稳定,光靠法律的约束还不够,还得有纲常的维系,故理学家朱熹十分重视这些伦理思想,对青少年施以教育,使其知道并掌握这些伦理思想。
关键词: 朱熹 妇女 社会道德

内容

朱熹是儒家教育实践者,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自觉地将道德教育当作核心内容,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并自始至终的反复告诫门人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把学校教育当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求学生立志,朝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发展。
  朱熹在庆元元年(1195年)六月所作的《学校贡举私议》中说,国家教育“所以必立德行之科者,德行之于人大矣。然其实则皆人性所固有,人道所当为。以其得之于心,故谓之德,以其行之于身,故谓之行。非固有所作为增益而欲为观听之美也。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自古以来,凡是有见地的教育工作者,莫不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家朱熹也是一样,且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赵宋王朝是一个以文官为主体的封建官僚社会,贯彻学而优则仕,士阶层实质上就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其道德风范直接关系着社会政治的稳定,因此要求士人注重心性修养以树立道德人格,修己治人,即加强内圣外王的儒家修养,显得相当重要。
  书院教育与官办学校教育有差异,前者所具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能遵循古代圣贤立教办学的旨意,体现在重视对人的道德的教育与培养,能把个体内心的精神修养与劳动技术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先教以做人的本领,然后才教以做事的能力,使其明人伦,识大体,有了与人相处的能力,而不是孤立于人群,才能为人着想,为人做事,为人谋利。也就是当今所提倡的我为人人,奉献在先,人人为我,获得在后。为己之学,是强调个人心性修养,而不是以我为中心,事事以满足我的欲求为衡量准则。
  就当今教育活动而言,学校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总体上缺乏道德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如果忘本逐末,怀利去义,只单纯追求知识而缺乏高尚德行的人,整个社会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教育不能只仅仅传授劳动技能,仅仅让人能从事生产,获得物质报酬,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只简单地传授技能,而不是将其塑造成为能为社会进步服务的人,与训练动物表演技能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甚至更可怕的是仅仅只有技术技能的人,他们所起的作用并不一定都是合乎人类进步的要求,比如精熟计算机编程制造攻击性病毒的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能制造毁灭性武器的人,掌握生物学技术克隆希特勒之属的人物,最终所造成的对人类的危害就不能低估。
  回过头来看,朱熹强调的德育教育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虚言。
  一、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科举制度的正面作用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负面作用是引诱士子趋利忘义。这种制度下所造成的教育现状是“圣学不传,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教养无法,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以故风俗日衰,士气不作,长老忧之”。历来提倡师道尊严的学校尚且存在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鱼龙混杂的社会更不用说有长幼之分、上下之别。鉴于此,朱熹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德育教育,明确地提出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
  朱熹所言“学之本”,便是求圣人之意,明性命道德之归,就是理学家所说的理,通俗地说就是道德法则。人类最终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个体的内心拥有道德法则,并以道德法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随而行的,有道德修养的人类,才能拥有真正的文明,人处其中,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
  朱熹说:“古者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其民,由家及国,大小有序,使其民无不入乎其中而受学焉。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物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者。及其学之既成,则又兴其贤且能者,置之列位。是以当是之时,理义修明,风俗醇厚,而公卿、大夫、列士之选,无不得其人焉。此先王学校之官,所以为政事之本、道德之归,而不可以一日废焉者也。至于后世学校之设,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虽以汉、唐之盛隆,而无以仿佛乎三代之叔季。然犹莫有察其所以然者,顾遂以学校为虚文,而无所与于道德政理之实。于是为士者求道于老子、释氏之门,为吏者责治乎簿书期会之最。盖学校之仅存而不至于遂废者,亦无几耳。” 先王之学,就是以明人伦为本。朱熹说:“昔者圣王作民君师,设官分职,以长以治。而其教民之目,则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盖民有是身,则必有是五者,而不能以一日离;有是心,则必有是五者之理,而不可以一日离也。是以圣王之教,因其固有,还以道之,使不忘乎其初。然又虑其由而不知,无以久而不坏也,则为之择其民之秀者,群之以学校,而联之以师儒,开之以《诗》、《书》,而成之以《礼》、《乐》。凡所以使之明是理而守之不失,传是教而施之无穷者,盖亦莫非因其固有而发明之,而未始有所务于外也。夫如是,是以其教易明,其学易成,而其施之之博,至于无远之不暨,而无微之不化,此先王教化之泽所以为盛,而非后世所能及也。” 由于人们一日不能离开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此五者之关系,也不能一日离开亲、义、别、序、信此五者之理,因此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教育之目揭示出来,并把它作为定本,贯彻于书院教育之始终。
  朱熹对门人说:“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皆是定本”。朱熹把人之大伦,作为全国各级学校的共同教育目的,“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这样就把道德教育当作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
  强调德育教育,就是要使接受教育者,成为明理之人,有用之材。
  二、道德教育的分段进行与基本方法朱熹将明五伦作为德育的目标,把三纲五常作为基本内容,将人生分为童蒙教育与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使接受教育者得到道德教育。这是按照人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理解能力不同而划分的两个阶段,各阶段施教内容与深度有所差异,但两个阶段又是有机统一的,总的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
  五伦即儒家所言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古代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恪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三纲即儒家所言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儒家所言的仁、义、礼、智、信。朱熹把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进行概括与阐述,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因为,社会的稳定,光靠法律的约束还不够,还得有纲常的维系,故理学家朱熹十分重视这些伦理思想,对青少年施以教育,使其知道并掌握这些伦理思想。如是,社会基本秩序才不会混乱,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即便是当今社会,这个基本秩序也照样存在,只有夫唱妇随这一条在女权解放、男权逐渐旁落之后被颠覆、被改写、被赋予新的内涵。这种变动的结果,还有待光阴的检验。朱熹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要按照忠、孝、悌、信的道德规范去做,便可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大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义理的理解——打下牢固的基础。十五岁的人,开始接受大学教育,为“大人之学,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童蒙德育和大学德育是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朱熹说,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可见,在朱熹看来,小学的道德教育是大学道德教育的基础,大学道德教育是小学道德教育的扩充和深究。
  当然,童蒙教育、大学教育,除德育教育外,还有其他相应的学习内容,这些将在另外章节中进行叙述。
  那么,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又有哪些呢?审视朱熹的教育实践,他所强调的立志、博学、居敬、存养、省察、力行、忠恕诸条,便是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之体现。
  一曰立志。立志是人生立大本的头等重要的事。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有了远大志向的人,就有了人生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胸无大志,则人生目标不明,茫然无方向,“直是无著力处”。朱熹说:“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又说:“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圣人是道德高尚者,足可为后人的行为之楷模。
  一曰博学。人的知识与技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故朱熹提出“博学之”,唯有探究事理与守道循理、诚心正意才能修身成大器。叶贺孙记录朱熹所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于帝,无非取诸人以为善。孔子说,礼,‘吾闻诸老聃’;这也是学于老聃,方知得这一事。”就朱熹个人的渊博知识而言,也是得益于平生孜孜不倦的学习。就朱熹个人的思想高度而言,也是得益于对前贤、时儒思想精华的摄取。
  一曰居敬。居敬是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敬不同于静,后者为身心安静不旁骛,前者为专心致志,谨慎认真,随事专一认真。朱熹强调“居敬”,对此有多次的解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在《小学辑说》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朱熹认为,坚持“居敬”的修养工夫,能使天理常明,即天理粲然,人欲消退,人心不为物欲所蔽而湛然。
  一曰存养。孟子有“存其心,养其性”和“求放心”之说。
  朱熹秉承先哲之说,认为人皆有心性,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所以要进行修养以存其正。朱熹认为每个人都要“存养”即“存心养性”,用“存养”的工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朱熹对石洪庆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中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存养”就是不使本心丧失,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而圣贤千言万语,就是要人不失其本心,因此,收敛人心,将心安顿在义理上而不使其旁骛,就是存养。
  一曰省察。朱熹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曾子有句名言: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性理精义》)因此,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还始终记住其师刘子翚所赠的“不远复”三字诀,“不远复”与“反省检察”有同等意义。
  一曰力行。朱熹十分重视“格物致知”,又强调“身体力行”。我们可以将此视为德育过程。“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朱熹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由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道德的层面上,不付诸实践。也就是“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遵循“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后世多将致知力行并举,既有探索真理的过程,也有以获得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环节。
  一曰忠恕。就人类道德而言,它主要体现人际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朱熹的道德之实践,也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朱熹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这便是儒家的忠恕之道,朱熹继承了这一道德传统,并将此进一步发挥与推广。在《中庸集注》中,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又解释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世间之人,真正做到了“忠恕”,也就达到了“仁”的道德境界。
  儒家常言仁,把仁当做完美的人性,其实质是人类良知的体现。“圣人亦只教人求仁”,求仁属于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其过程,就是道德塑造的过程;通过道德修养的求仁结果,可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换言之,仁蕴涵着儒家的价值信念,这种价值信念只能在个人真实生命的内在体验中被呈现出来。
  朱熹在德育教育中一再强调体仁,通过体悟去把握、回复人善良的本性。朱熹的教育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从学者的道德培养与人格塑造。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