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目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68
颗粒名称: 大学教育的目的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2
页码: 373-374
摘要: 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明此事之理”,即“格物穷理”,研究义理,探究天理,以明人伦,让接受教育的人的思想超凡入圣,造就道德高尚的人。按时下通俗的说法是,大学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只为发文凭的教育。朱熹认为,培养“圣人”、“贤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体现在人类社会中的“人伦”,就反映了“天理”的内容。学校为十五岁以上的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就是要受学者弄明白“事物的理之所在”,并能掌握与应用这些“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这种“理”,既有事物的道理与规则,也有处理事物的技能技巧。
关键词: 朱熹 大学 教育目的

内容

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明此事之理”,即“格物穷理”,研究义理,探究天理,以明人伦,让接受教育的人的思想超凡入圣,造就道德高尚的人。按时下通俗的说法是,大学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只为发文凭的教育。
  朱熹认为,培养“圣人”、“贤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圣贤是人人可为的,儒家提倡的孝悌忠信、仁义礼智、修身齐家之类的事,每个人能尽善尽美地做好这些事,便达到圣贤的思想境界,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朱熹在修复白鹿洞书院后所制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就明确了接受教育的人日常需要做的事,人人都能明白这些道理,并能一以贯之,就会成为“满街都是圣人”的社会。 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万物的本原,也是万物运行的目的,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也是“理”的载体,是第二性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的“人伦”,就反映了“天理”的内容。“明人伦”就是要体认天理,穷尽天理。
  朱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天然的理性的本能,“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自然万物都包含着一定的“理”,依靠这种本能的“心灵之知”,就可以接触体认事物,体认理,即了解掌握事物的规则,这个过程就叫做“即物穷理”或“格物致知”。
  其途径有两条,一条途径是就眼前事上体认,另一条途径是读圣贤书,从理学典籍《近思录》,进入《四书》,再深入《五经》及史籍。朱熹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是化入圣贤之学的门户,人人必须学好《四书》,至于进一步学习《五经》,那是专门研究的事了。
  学校为十五岁以上的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供的服务,就是要受学者弄明白“事物的理之所在”,并能掌握与应用这些“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这种“理”,既有事物的道理与规则,也有处理事物的技能技巧。大学的教育目的,就是使受学者明白做人的道理,能修身,能济事,能立世,发挥个人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能接受大学系统教育的人,有的成为同时代的佼佼者,有了实际的工作能力,走上社会,或从事教育活动,或从事政务,有的在各种知识领域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成为时代的精英。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