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淳熙间在玉山讲学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103
颗粒名称: 朱熹淳熙间在玉山讲学活动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7
摘要: 朱熹携女婿黄榦离开崇安北上,与南康知军朱熹认识而从游。朱熹赴京城奏事路过玉山,朱熹要长子朱塾出面邀约浙东各派学者到玉山相会,前来的有吕祖俭、汪伯时、汪逵、潘景愈、潘景宪、康文虎、叶适、高应朝、刘炳等人。朱熹在众弟子的簇拥下来到信州府玉山县留数日,凭吊汪应辰遗迹、留连怀玉山水,并陪同朱熹游南山、登紫霄峰,由门人写信告诉远在长沙的赵蕃。未及随杖履而行的诗人赵蕃有四首诗专门反映了这次的聚会与游玩,与卸浙东提举任后路过玉山县的朱熹初识、聚会,到建阳考亭沧洲精舍见朱熹,朱熹为作《怀玉砚铭》。
关键词: 朱熹 玉山 讲学

内容

任南康知军的朱熹,因救灾措施得力,赈济工作及时,使得一军三县二十万的灾民困顿得纾,于是得到朝廷嘉奖,得以转官,淳熙八年四月十九日回家,七月除秘阁,九月改除提举浙东茶盐常平公事,十一月二日应诏赴京城奏事。朱熹携女婿黄榦离开崇安北上,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延和殿面奏孝宗皇帝。翁婿路过玉山县,与刘允迪见面,未做长时间的逗留。
  刘允迪,字德华,信州玉山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曾任德安县宰,为政惠爱以得民心。淳熙六年至八年间,与南康知军朱熹认识而从游。淳熙八年其待次家中,于义学教授族子弟及乡人,朱熹赴京城奏事路过玉山,与之见面论学。
  淳熙九年九月四日,朱熹要长子朱塾出面邀约浙东各派学者到玉山相会,前来的有吕祖俭、汪伯时、汪逵、潘景愈、潘景宪、康文虎、叶适、高应朝、刘炳等人。众人聚首,讲论学问。束景南先生说聚会地点在衢州府常山县。其后的重阳节,朱熹在众弟子的簇拥下来到信州府玉山县留数日,凭吊汪应辰遗迹、留连怀玉山水,在玉山的徐文卿、徐焕、段钧、赵善期前来聚会,并陪同朱熹游南山、登紫霄峰,留南山一日,且有留名。朱熹在玉山的活动,由门人写信告诉远在长沙的赵蕃。未及随杖履而行的诗人赵蕃有四首诗专门反映了这次的聚会与游玩,诗收载于《淳熙稿》卷十中。其中有:闻道朱夫子,南山尽日留。经行还阻见,会合信难谋。湛辈我无与,颜徒君好修。题名凡几字,好为刻岩幽。 徐文卿,字斯远,号樟丘,徐人杰之子,信州府玉山人。淳熙九年重阳节,与卸浙东提举任后路过玉山县的朱熹初识、聚会,并同段钧、赵善期陪朱熹游南山。此后的淳熙十六年九月,徐文卿又问学于武夷精舍。其早年嗜游山水,绍熙二年与赵蕃等人唱和,诗学与赵蕃、韩淲齐名。庆元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到建阳考亭沧洲精舍见朱熹,并赠玉砚,朱熹为作《怀玉砚铭》。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及第,未授官而死。著有《萧秋诗集》。叶适作《徐斯远文集序》。
  徐焕,字彦章,信州玉山人。曾在玉山道上与朱熹见面,探讨“子夏为狷介,只是把论交处说”。后来又问学于建阳考亭,参与讨论天体运行问题。与朱熹书信往来,朱熹作《答徐彦章》书四通。其与赵蕃友善,有诗作往来酬唱,官福州福清县。著有《周官辨略》等。
  段钧,字元衡,其先邯郸人,南渡后侨居信州上饶。淳熙六年与南康知军朱熹同僚,四月共游,栖贤摩崖石刻留名。七月同游三峡,朱熹有《立秋日同子澄寺簿及佥判教授二同僚星子令尹约周君段君同游三峡过山房登折桂分韵赋诗得万字辄成十韵呈诸同游》,重阳节,与朱熹等人登高,作诗酬唱。淳熙九年九月重九,与卸浙东提举任后路过江西玉山的朱熹聚会,并同徐文卿、赵成父陪朱熹游南山。其与赵蕃兄弟等友善,赵有《段元衡出示与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诗及手帖并及贾八十兄诗既敬读之得三绝句》。赵善期,字诚父、成父,号定庵,赵蕃之弟,宋太宗七世孙,迁居信州玉山县。以荫入仕,淳熙六年,为巴州化城丞。淳熙九年九月与卸任后路过信州玉山的朱熹聚会,并同段钧、徐文卿等陪朱熹游南山。此后的绍熙五年,陪朱熹从杭州南归,在郑次山亭园有题名“绍熙甲寅闰十月癸未,朱仲晦父南归,重游郑君次山园亭,周览岩壑之胜,徘徊久之。林择之、余方叔、朱耀卿、吴宜之、赵诚父、王伯纪、陈秀参、李良仲、喻可中俱来。”赵善期后官至通判,善作词。叶适有《赵成父筑亭上饶即用东里旧圃榜曰鱼计》。
  上述诸人的资料透露了朱熹的行踪。而在淳熙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已被朝廷闲置整整六年的朱熹得到朝臣杨万里、周必大的举荐,除江西提刑,朱熹不得辞,应诏北上,由门人李闳祖、陈文蔚陪同,但在途徘徊不前,观望朝中时局变化,密切关注时势的演变,四月初四到达玉山,在此稽留至五月十七日方离开。这是一次为时特别长的盘桓逗留,四十余日里,朱熹都到过什么地方呢?在做些什么事? 在玉山古道上,朱熹接纳了徐昭然,向他面授主一学说。抛弃陆学而专心一意学禅的刘尧夫也来谒见,遭到朱熹诘责。最引人注意的是四月中旬与离开朝中来到玉山的杨万里邂逅。这是朱熹与杨万里的初次见面,以弟昆相呼,两人神往已久,谈论甚多,各自发表对朝政的看法,两人的观点基本一致,为他们日后的交往奠定了基础。而朱熹在玉山遇到翰林学士洪迈,两人为太极之说展开争论,留下一段悬案。为进一步了解该群体的讲论及影响,现简单介绍诸人资料如下,读者或可从中寻找到朱熹在玉山的所作所为。 徐昭然,字子融,号潜斋,信州铅山人,朱熹门人。淳熙十五年三月,受学于铅山县境永平驿,时朱熹过此徘徊不前。后随同往玉山,留止月余,随行聆教,受益匪浅。同年七月闭馆同余大雅到五夫受学,次年在武夷精舍续学。朱熹称其“志气刚决,操守非他人所及,文章痛快直截,无支离缠绕之弊”。朱熹曾指出其认心为性近似佛氏的错处。朱熹以其老成有守,欲延之家塾,为诸子师范。绍熙五年十一月十五日,朱熹罢侍讲归,子融还与陈文蔚、黄子功护送朱熹自上饶登临分水岭,在分水铺留一宿而别。徐昭然还于鹅湖寺旁结舍,聚徒讲学。其与陈文蔚过从甚密,后来陈文蔚曾书其遗事,介绍其从学朱熹的经过。
  刘尧夫在十七岁时就成为陆九渊等人弟子。淳熙五年七月经吕祖谦引荐,入闽访朱熹,到崇安五夫从学数日,言陆氏之非,为朱熹所责,以为“子静之学即有未当,尧夫不可如此诋之。”淳熙六年三月同陆九龄拜访赴任南康军、路过信州铅山县留宿于观音寺的朱熹,却不参与朱陆讲论,因不满两人极论无猜,只在一旁学道家打坐,遭朱熹批评。淳熙十五年四月,在信州玉山县,见到入朝奏事而又徘徊不前的朱熹。次年学禅,出家为僧,未几病卒。这是朱熹辟佛中始终未能将之改造过来的典型人物之一。
  杨万里(1125—1207年),字廷秀、庭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调零陵尉。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遂以诚斋名书房。隆兴初知奉新县,以荐为国子监博士。后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主张抗金,正直敢言。早年未识朱熹,从张栻处听说朱熹学问并仰望之。淳熙十二年五月,官吏部郎中,以朱熹“学传二程,才雄一世,虽赋性近于狷介,临事过于果锐,若处以儒学之官,涵养成就,必为异才”而向时宰王淮荐举。淳熙十四年七月向周必大举荐朱熹为江西提刑。又向孝宗皇帝上《旱谟应诏上疏》,直接为朱熹因弹劾唐仲友被闲置六年鸣不平。淳熙十五年四月中旬因争议高庙配飨被罢出朝,遭排斥到筠州为官,在玉山与将入朝奏事的朱熹初次见面。杨万里支持朱熹的学说思想,并希望朱熹能为世所用。
  此后的淳熙十六年八月自筠州入都,官秘书监,十月特过武夷山,同朱熹相会论政。绍熙元年正月有咏武夷精舍组诗寄给朱熹。同年十一月,出为江东漕运官。绍熙三年八月,得罪时相,罢职,奉祠归里,退隐南溪。次年十月寄诗、礼物给朱熹。绍熙五年四月,与朱熹见之于吉水朝元岭南溪,得朱熹以“廉介清洁,直是少”之评。庆元元年二月,复信朱熹,表示乐知天命,高蹈不仕之志。庆元三年名列庆元党籍。后来的开禧间为宝谟阁学士,二年于病中书韩侂胄罪状,次年愤极而卒,谥文节。著有《千虑策》、《诚斋易传》、《诚斋诗话》、《诚斋乐府》、《诚斋诗集》、《诚斋集》等。
  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号容斋,洪皓之季子,饶州鄱阳人。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 145年)中进士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出为福州教授。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绍兴二十九年八月为吏部员外郎,与校书郎王淮同舍相好。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次年春,金世宗完颜雍遣使议和,其为接伴使,力主“土疆实利不可与”。朝廷欲遣使赴金报聘,其慨然请行,于是以翰林学士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七月回朝后,殿中御史张震弹劾迈“使金辱命”,论罢之。隆兴元年知泉州,次年离任。乾道二年,知吉州。淳熙六年,后改知赣州,到任,重视教育,建学馆,造浮桥,便利民。淳熙七年,知建宁府,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五月放罢。淳熙十一年知婺州,大兴水利。后孝宗召对,洪迈建议于淮东抗金边备要地修城池,严屯兵,立游桩,益戍卒,并应补充水军,加强守备,得到孝宗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淳熙十三年入史馆主修《四朝帝纪》,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拜翰林学士。
  淳熙十五年五月,洪迈出知镇江,由鄱阳北上,六月中旬,在玉山相遇从临安归闽的朱熹,出示《四朝国史》,在《周敦颐传》中,将周敦颐所言“无极而太极”改为“自无极而太极”,使无极、太极本是同一关系的理,分为有先后生成的关系,朱熹对此深为不满,要其拿出依据并修改之,但遭到拒绝。
  此后的淳熙十五年九月,洪迈改知太平府,密友沈继祖作《送洪内翰知太平府》。绍熙元年为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次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著有《史记法语》、《经子法语》、《南朝史精义》、《容斋五笔》、《野处类稿》、《夷坚志》等。
  文中小插曲:淳熙十五年十二月,朱熹作《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直斥洪迈为奸佞小人。在庆元二年底党禁开始,道学魁首朱熹遭受政治迫害,而风烛残年的洪迈开始奋起反扑,以道听途说虚构了浙东提举朱熹严刑拷打台州营妓严蕊的故事,收入在《夷坚志》中流布开来。朱熹比洪迈早二年弃世,故无以辩白去污。自古文人相轻,由此可见一斑。降至当今,仍有小文人拾人旧唾,说“我读史书,知道了朱熹的一些逸闻趣事。比如,当年他在提举浙东刑狱任上,眼馋那位美貌有才的营妓严蕊。可是人家严蕊名花有主,爱的却是老先生的同事、台州知州唐仲友。严蕊虽是个妓女,却颇忠实自己的感情,坚决不从。朱老先生一怒之下,向皇帝赵扩递上奏章,弹劾唐仲友。又以有伤风化罪将严蕊关进大牢,严刑拷打。大有‘我摸不得,谁敢去摸’之气概”。自号读史书的人,却只关注一些逸闻趣事,却没有将朱熹的身份弄明白,对历史事件也没有弄清楚,连皇帝是赵眘、还是赵扩都分辨不清,却横加指责前贤,于是有“我一听别人骂朱熹就特别高兴”,实乃浅薄至极。写《齐东野语》的宋人周密不可能再生,写《二刻拍案惊奇》的明人凌濛初也不可能再生,大文豪鲁迅先生过世了多年,不知罗思鼎是否尚健在?希望那些爱在网上活跃发表“高见”之人,去读读南昌大学历史系俞兆鹏教授的文章《从朱熹按劾唐仲友看南宋贪官与营妓的关系》,也许会有所受益。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