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婺源的讲学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084
颗粒名称: 朱熹在婺源的讲学活动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4
页码: 159-162
摘要: 与婺源、歙县一带有名的儒学先辈和诗人如俞靖、洪撙、张敦颐、滕洙、董琦、程鼎、李缯等人广泛接触,朱熹在众多的歆羡者面前所讲论的不外乎介绍读书与记诵方法,但朱熹是用程学开导新安学子,这个讨论还延续到朱熹回到闽北之后,苏轼、王安石、程颢、程颐诸人的学识皆高。朱熹受父亲朱松、武夷三先生的教育,应以《论语》、《孟子》、《离骚》、《诗经》为本、出入陶柳门径的诗教,绍兴二十年春与朱熹交游,并向朱熹征求让自己的孩子读《周礼》入手治学的意见。朱熹与擅长风水术的蔡元定奔走山间,率领县学诸生热情延请朱熹入县学讲学。
关键词: 朱熹 婺源 讲学

内容

朱熹第一次回徽州故里,与婺源、歙县一带有名的儒学先辈和诗人如俞靖、洪撙、张敦颐、滕洙、董琦、程鼎、李缯等人广泛接触,叙说科举考试经过,讲论诗词歌赋,以新科进士的身份在故里收了第一批弟子。时隔二十多年后,朱熹再回老家时,又有许多人从游受学。朱熹两次婺源之行,先后收新安弟子多人,如程洵、程先、程珙、程永奇、程端蒙、滕璘、滕珙、李季子、汪晫、吴昶、汪莘、许文蔚、谢琎、董铢、董景房、汪清卿、张珍卿、赵师端兄弟等,这些人先后执礼受学,即统称朱熹的新安门人,亦即汪佑所说朱熹“淳熙丙申再至,则西山蔡氏从之游。其时思返故庐,迟留数月,教泽所振兴起,郡从执礼者三十人”,其中婺源程洵、滕璘、滕珙、李季子,绩溪汪晫,歙县吴昶,休宁程先、程永奇、汪莘、许文蔚,祁门谢琎等人学有造诣,称为高弟。
  朱熹第一次在故里的讲学,显然不同于在课堂上常规的授课,现有的文献也未提供朱熹正式上私塾讲堂的佐证。按推测,朱熹在众多的歆羡者面前所讲论的不外乎介绍读书与记诵方法,自身参加科举考试的经验,以及新近读书的收获,属于沙龙聚会式的宽泛的散论,但朱熹是用程学开导新安学子,引领他们重视义理的钻研,这对徽州朱子理学派的建立,起了前导的作用。
  最典型的是朱熹的表弟程洵,他是程鼎的儿子,刻意专攻诗文,与朱熹结识时,其“文字只今多可喜”,给朱熹留下很好的印象。程洵做诗文,套路学步北宋眉州苏轼,而朱熹的以往所学,则尊崇河南程颐,二人承袭前人的脉络不同,行文属对的风格不同,如此则有美文与义理的不谐调性,为此,二人展开了关于诗学的学术讨论,这个讨论还延续到朱熹回到闽北之后,朱熹还写信给他的表弟,要求其回归到钻研正统的儒学路径上来,以阐发文章义理为务,不要经年徒习美文,耗费时光,难济于世。北宋时期,苏轼、王安石、程颢、程颐诸人的学识皆高,苏氏重文学、王氏重政学、程氏重理学,三氏之学,各领风骚,而学派倾向带上政治色彩之后,彼此之间的倾轧却很深。朱熹受父亲朱松、武夷三先生的教育,偏好讲义理的程学,对苏王之学带有排斥倾向,认为苏轼为文肆意洒脱,而理不正,不足为法,应以《论语》、《孟子》、《离骚》、《诗经》为本、出入陶柳门径的诗教,为诗作文蕴涵义理,则为可取。徽州歙县人祝直清,也是朱熹的表弟,绍兴二十年春,与朱熹交游,面论程学,得到朱熹的器重。徽州婺源人汪次山,为汪绍裔孙,绍兴二十年春与朱熹交游,请朱熹作《四友堂记》,以纪念其祖上辟义学、教授乡里子弟之功。次山叩问读经之法,并向朱熹征求让自己的孩子读《周礼》入手治学的意见,朱熹作《答汪次山书》给予回复,要?治学必须先究本经,参以注疏,累年读书穷理,循序渐进,当有成就。
  朱熹第二次回老家是在淳熙三年夏,师徒二人于四月二十一日到达婺源。朱熹与擅长风水术的蔡元定奔走山间,寻访祖墓故地,征询蔡元定的意见,又通过地方官恢复修葺了婺源始祖的墓园。完成此大任务之余,朱熹的精力则投入讲学活动。
  与第一次回故乡相比,年届中年的朱熹,既有仕途的磨砺,也有学术的成就,更多的是教育的经验,其社会影响力已被朝野所重视。在婺源任县宰的张汉,早已久闻朱熹盛名,率领县学诸生热情延请朱熹入县学讲学,朱熹辞之。朱熹虽然没有登坛讲学,但不会轻易放弃给新安学子传授进学圣域的机会,在与徽中士子交游的同时,学子多来执经问学,且随其资禀,诲诱不倦。虽然未见文字详细记载朱熹登堂讲座的具体内容,但从此前朱熹的攻读儒家经典著作来看,朱熹的讲学内容甚丰富,重点还是讲求穷理修身。朱熹把带来的《二程文集》、《程氏遗书》、《程氏外书》、《经说》和《司马氏书仪》、《高氏送终礼》、《吕氏乡仪乡约》等书籍赠送给县学,朱熹在参观县学之后,还作《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这些表明朱熹十分重视学校的图书建设。
  徽州婺源人李缯(1117—1193年)字参仲,号钟山,从学于尹焞门人吕广问。曾出入释老,求之者数年,知其说不出乎吾宗,乃益自信,遂厌科举之习,隐居不仕。绍兴二十年春,朱熹到婺源祭扫祖坟期间,与之交往,讨论诗学。朱熹评论其诗文“笔力奔放,而法度谨严,学者所难及”。淳熙三年夏,朱熹再回老家时,李缯率其子李季子从游。李氏父子同朱熹朝夕论诗讲道,还邀请朱熹和蔡元定来到他的私立学校——钟山书院——参观、讲学。李缯喜好佛学,朱熹却着力排佛,二人对佛学的态度与见解不一致,朱熹批评禅家异端,也批评江西金溪陆九渊不立文字的心学,对李氏及同时随游者都有影响。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