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骤起风云罹党祸 忘机鸥鸟老沧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075
颗粒名称: 第九节 骤起风云罹党祸 忘机鸥鸟老沧州
其他题名: 朱熹在考亭的讲学活动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14
页码: 126-139
摘要: 绍熙二年正月,朱熹已闻长子朱塾在金华患病突然去世,在二月便上了乞宫观札子,归治丧事。精神上遭受沉重打击的朱熹,直至五月二十四日,北上回到建阳,暂时寓居在城关的同繇桥头,不欲回崇安五夫紫阳楼居住,打算在建阳考亭买地定居。数年来,母亲、妻子、二女、长子等亲人先后撒手人寰,朱熹认为五夫风水恶薄,紫阳楼不再适合其居住,不复归潭溪之上,生怕睹物伤情,于是就决定择居建阳,实现先父卜居考亭的未遂之夙愿。考亭之会绍熙二年九月,朱熹的考亭营建尚未完成,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的赵汝愚入朝为吏部尚书,路经建阳,同朱熹见面,共议政事。
关键词: 朱熹 考亭 讲学

内容

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朱熹已闻长子朱塾在金华患病突然去世,在二月便上了乞宫观札子,归治丧事。精神上遭受沉重打击的朱熹,直至五月二十四日,北上回到建阳,暂时寓居在城关的同繇桥头,不欲回崇安五夫紫阳楼居住,打算在建阳考亭买地定居。数年来,母亲、妻子、二女、长子等亲人先后撒手人寰,朱熹认为五夫风水恶薄,紫阳楼不再适合其居住,不复归潭溪之上,生怕睹物伤情,于是就决定择居建阳,实现先父卜居考亭的未遂之夙愿。
  考亭位于建阳城西五里许,北面背负玉枕山,东、南、西三面为麻阳溪,有大片的沙洲,方圆五里无滩濑声,环境十分清幽,是理想的居住、读书之地。朱熹买来别人的老屋旧址,建成新居,绍熙三年六月正式定居于此,与崇儒好学、人才辈出的陈氏家族为邻,甚是有益,致政归里的陈昭远就是朱熹晚年最好的朋友之一。 朱熹定居考亭后,有丘义、丘膺、严士敦、刘淮、方伯起、汪逵、祝康国、卓伯玉、陈昭远等新朋老友时常来会晤。当代名流路过建阳,也常折道来考亭访问宿儒,交流学术思想。除绍熙五年仕宦和庆元三年避难之外,朱熹在此生活了十年时间,直至庆元六年春三月逝世。 在绍熙三年六月之前,朱熹居住在同繇桥(即今童游桥头一带),而其长子灵柩却暂厝于建阳县兴贤里的黄杨庵,至十一月才将亡子安葬于大同北麓天湖,因此,黄杨庵也成为朱熹迁移到新居前的栖隐著述的重要地方。考亭之会绍熙二年九月,朱熹的考亭营建尚未完成,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的赵汝愚入朝为吏部尚书,路经建阳,同朱熹见面,共议政事。
  绍熙三年六月,闽宪辛弃疾来建阳贺考亭新居落成,面论政事。
  绍熙三年十二月,布衣陈亮入闽访问朱熹于考亭,留二十余日。
  绍熙四年正月,辛弃疾从福州来到考亭再访朱熹,恰好陈亮在场,此时的朱熹64岁,辛弃疾54岁,陈亮51岁。朱辛陈三人聚会,是闽浙赣三省代表人物的大聚会,也是当时道德领袖、军事伟才的大聚会。他们对政局、时事、军事等问题进行交流,谈论内容甚多。三人的经世济民的基本思想一致,对整顿收拾君心、军心、民心等问题并无二致,在振兴宋室、恢复中原的大原则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三人的见面是愉快的,甚至可以说是振奋的。正月初五以后三人才相互握手道别,辛弃疾入朝汇报,陈亮则随辛弃疾北上入都赴考。在此前后,诗人陈亮提笔分别为三人作赞。赞文云: 其服甚野,其貌甚古。倚天而号,提剑而舞。惟禀性之至愚,故与人而多忤。叹朱紫之未服,谩丹青而貌取。远观之一似陈亮,近视之一似同甫。未论似与不似,且说当今世,孰是人中之龙,文中之虎。——陈龙川自赞。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之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辛稼轩画像赞。
  体备阳刚之纯,气含喜怒之正。睟面盎背,吾不知其何乐;端居深念,吾不知其何病。置之钓台捺不住,写之云台捉不定。天下之生久矣,以听上帝之正命。——朱晦庵画像赞。
  三幅画像,三首赞文,为人们勾勒出气质非凡的南宋三大人物之形象。
  当今许多读书人通过诗词的阅读而熟悉辛弃疾、陈亮,却对南宋儒宗朱熹不甚了了,观此应有所启发。现将到考亭与朱熹会面的赵汝愚、陈亮、辛弃疾的资料罗列如下,以便综合考察朱熹与他们的交往经过、思想异同、历史影响等等诸多问题。
  赵汝愚(1140—1196年),字子直,宋宗室,居饶州余干。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及第,授宣义郎,知信州、台州、江西转运判官,升敷文阁侍制。淳熙七年为吏部侍郎。淳熙九年正月劾罢王抃,七月因得罪皇帝而以朝奉郎、充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府、充福建路安抚使,与朱熹交流甚洽,朱熹荐门人林用中入其幕府,赵汝愚则请朱熹为其父作墓志铭。淳熙十年,朱熹有《与赵帅书》致之,与之论政,谋划闽中附籍、盐法诸事,谢绝动用官帑营建武夷精舍。同年八月,朱熹南下泉州吊唁傅自得,十一月中旬,到福州与其论政,同游近两个月,共谋西湖开浚、闽中盐法、《国朝名臣奏议》编辑等事宜。福州城西古湖疏浚后,陈俊卿等名流作有游记。淳熙十二年十二月加直学士、任四川制置使,次年春三月北上经武夷山,与讲学于武夷精舍的朱熹见面论政,盘桓相处。绍熙元年十一月以敷文阁学士、中奉大夫再任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朱熹致书与论举子仓、盐法诸事。次年五月,在福州会见卸漳州任北归的朱熹,十月入朝任吏部尚书,过建阳考亭,与朱熹见面论政。绍熙四年三月为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次年,兼权参知政事,举荐朱熹入朝,与左相留正大量提拔道学名士,形成道学朝党。因定策立赵扩为宋宁宗有功,晋升宰相,再荐朱熹。庆元元年二月,被韩侂胄授意右正言李沐以其宗姓,谋危社稷加以弹劾,二十二日罢相,改授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再遭弹劾,降职为提举临安洞霄宫。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因监察御史胡纮奏,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谪永州安置。次年正月二十日被守臣钱鍪所窘,服药而卒于衡州。卒后,朱熹作《祭赵丞相文》,刘光祖为作墓志铭。
  赵汝愚为人清正廉洁,品格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尊崇儒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与张栻、朱熹、吕祖谦、汪应辰、胡铨等正派官员或学者名流交厚,能仔细倾听他们抗敌、施政方面的主张和建议,以资政鉴。曾主编《太祖实录举要》、《笃行事实》、《国朝名臣奏议》,著有诗文集。就中兴诸相而言,朱熹认为其晓事,有才,好贤乐善,处置得好,而大义不甚分明,以致被小人所害。
  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儿时才气超群,自少喜欢谈兵论政,下笔至数千言方罢。十九岁时写成《酌古论》,总结汉唐以来许多军事活动的经验教训,作为抗金斗争的借鉴。郡守周葵授以《中庸》、《大学》且爱而荐之,由此结交四方豪杰。其擅谈兵法,又潜心钻研经世致用之学,直接上承薛季宣学术,形成永康学派,治学以功利之学为主,成为浙江学术界著名人物。陈亮长期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之说。
  隆兴元年上中兴论,淳熙五年三次上疏,孝宗赫然震动,欲官之,因朝中大臣阻梗,未被采用,筑室于永康龙窟以讲学。淳熙九年正月,闻浙东提举朱熹到武义县明招山哭祭吕祖谦墓,便赶去见面,二人于明招堂讲论数日,相偕至永康龙窟小住而别,成为好友。朱熹称其抱膝长啸之人,平时自处于法度之外。同年,朱熹奏劾唐仲友时,以义胜私,采取相劝不相助的态度,不得罪亲戚唐家、何家,也未为唐、何游说,遭至唐仲友不满,以致相疑进谗。淳熙十年九月寄《水调歌头》贺寿词给朱熹。淳熙十一年以药杀卢氏之诬被缧绁大理狱,次年五月二十五日辩白得释。
  其与朱熹展开学术辩论,辨义利王霸思想,持续四年,至淳熙十二年十二月结束。淳熙十四年九月十五寄词《洞仙歌》贺朱熹五十八岁寿,约朱熹、辛弃疾会于紫溪,未果。淳熙十五年三月北上入都,五月上恢复书,此乃第四次上疏,根据“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的历史教训,指出南宋绝不可能“安坐而久之”,建议朝廷应“痛自克责,誓必复仇,以励群臣,以振天下之气,以动中原之心”。提出运用“奇变”,建立攻守据点,“开今日大有为之略,决今日大有为之机”。以图报仇雪耻,恢复中原失地。
  同年五月下旬,于临安城同前来奏事的朱熹见面论政。绍熙元年十二月,再度入狱,辛弃疾、朱熹、叶适、陈傅良、张枃等人大力营救,后经大理少卿郑汝谐申明其冤,被羁押年余于绍熙三年二月方得释。朱熹致书慰问,恳其为朱塾作墓志铭。绍熙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左右,入闽到建阳考亭访问朱熹,讲学论政,并为朱熹画像作赞语。绍熙四年正月,与北归的辛弃疾会于考亭,三人聚首,随后同辛弃疾入都,赴临安南宫春试。韩淲作《送陈同甫丈赴省》。在廷对时,提出道德性命与文章政事统一而不可偏废的新说,博得道学派主考官和光宗的欢心,因此登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进士第一,五月赐陈亮以下三百九十六人礼部进士及第出身,并授予签书建康判官公事。绍熙五年正月,在即将赴任时因大病而逝,其子、婿到建阳考亭求墓铭,朱熹为之书写“宋龙川先生陈君同父之墓”碑文。至宋理宗端平元年,朝廷追谥文毅。陈亮与周葵、吕祖谦、朱熹、韩元吉、叶适、辛弃疾为至交,是位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爱国诗人。著有《孟子提要》、《经书发题》、《伊洛正源书》、《伊洛礼书补亡》、《三先生论事录》,刊印《程氏易传》、《杨氏中庸解》,有《龙川词》、《陈龙川文集》存世。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坦夫,号稼轩,齐州历城人。卓萦奇才,疏通远识,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领兵到济州俘叛徒张安国,绍兴三十二年奉表归宋。历官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坚决主张抗金,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轺车每出,必著能名;制阃一临,便收显绩。乾道六年应诏入对,在都下与张栻、吕祖谦同游。淳熙二年,任江西提点刑狱,曾镇压赖文政领导的茶商起义。淳熙五年七月为湖北转运副使,先归上饶。八月,与从崇安来迎接刘珙灵柩的朱熹见面于上饶,告之“粪船亦插德寿宫旗子”之怪事,未引起朱熹太大关注。之后赴任湖北转运副使,与张栻同僚。重阳节在江陵游龙山,作诗《寿朱晦翁》遥寄五夫,祝贺朱熹生日,推朱熹为唐尧以后儒家圣人之一。淳熙七年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为整顿乡社,创建飞虎军。同年年底除江西安抚使,与南康知军朱熹共同修举荒政,通书往来,相互借鉴成功之举。淳熙八年被台臣王蔺劾罢,归上饶,在带湖建新居,朱熹入都奏事路过访其于新居。淳熙九年九月,与卸浙东提举任归乡路过上饶的朱熹相会,并与韩元吉、徐安国等人游南岩,作诗唱酬。淳熙十五年四月初,朱熹进京奏事路过信州,在其间逗留,两人相晤,面论“天理”等诸多问题,接受朱熹“明理克己、向里用心、克服轻躁之病”的建言与忠告。绍熙二年底,起任福建提点刑狱,迁大理少卿,加集英殿修撰、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次年二月始赴任,经建阳考亭与朱熹见面论政,采用朱熹的“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的建议,取得许多成绩。同年六月,朱熹考亭新居落成时,辛弃疾特地前往祝贺,并与朱熹讨论经界、钞盐诸政事。当年十二月召入朝为太府卿,绍熙四年正月,北上经过建阳与朱熹、陈亮聚首于考亭,随后与陈亮北上入都,过上饶,留带湖山居,陈亮作《辛稼轩画像赞》。绍熙四年八月摄福建路安抚使,九月过建阳与朱熹会,游武夷山,作《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将朱熹称为“山中有客帝王师”。辛弃疾在福建为帅,仿照朱熹社仓法,在福州建备安库,倡修福州州学,有政绩,绍熙五年七月却遭台臣黄艾以用钱如泥弹劾,遂丐祠归上饶,筑居于“期思堂”。绍熙五年八月底朱熹自湖南安抚使离任东归至上饶,与之会见讲论。庆元四年,官复集英殿修撰、主管武夷山冲佑观,朱熹致书以“克己复礼”相互勉励。庆元六年三月朱熹卒后,填词致哀。至嘉泰三年,辛弃疾再起任浙东安抚使,推广闽中治法,消弭鬻盐之害,得朝廷称赞。开禧三年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追谥忠敏。著有《稼轩长短句》、《辛稼轩诗文钞存》等传世。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赵汝愚、陈亮、辛弃疾三人先后到过考亭,与朱熹讲论,显然与一般的学者之论学不同,他们的面论,多侧重于政局、时事,是要拿出平生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大交流。我们不能忽略他们见面与讲论所产生的影响,故于文中用较多篇幅做了介绍。考亭精舍·竹林精舍·沧洲精舍朱熹在考亭龙舌洲上建考亭新居,起初规模很小,只是买来他人旧屋加以修葺,另外造了一座小书楼——清邃阁,朱熹给《黄子耕》的第七封信中写道:“今且造一小书院,以为往来干事休息之处,它时亦可藏书宴坐。”作为晚年定居、著述、拜祀先圣之所,但财力已显不足,朱熹只好向人借贷续工方得告成。此后才将家从崇安五夫的潭溪边的紫阳楼——由刘子羽出资修建的、朱熹家居日常生活之处——迁出,迁居考亭新居,才算朱熹真正的迁家,结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潭溪寄居的生涯,也实现了其父、其子的卜居考亭的遗愿。清邃阁的取名,实与朱熹之先父朱松尝以“考亭溪山清邃可以迁居”有关。
  绍熙三年三月,朱熹在住宅之东创建竹林精舍,以供讲学。这是继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之后,朱熹亲自创办的又一所私立学校,学校规模随学员增多而逐渐扩大。因来求学的生员日见增多,绍熙五年十二月,朱熹又扩建竹林精舍(据陈荣捷《沧洲精舍辨》言,黄榦与陈淳文章皆无言沧洲精舍,只呼竹林精舍,朱熹死后他人改名沧洲精舍。淳祐四年改名考亭书院。后世文章,称呼各不相同)。继续讲学授徒、读书著述。从此之后,这里便成为朱熹晚年讲学的重要场所。与原先的精舍相比,竹林精舍规模比较大,但一样无华丽之称。朱熹以其渊博的知识,大家的风范,强劲地吸引来众多的学者。
  沧洲精舍,成为闽北乃至东南最有吸引力的一所书院,闽浙赣苏皖湘川粤的学子不远千里负笈而来,一时间群贤毕至,朱熹与士子高朋论道其中,发明义理,对宋代各学派的优点与长处兼采并收,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考亭学派。许多有名的弟子都在此处从游于朱熹门下,而且朱熹许多语录都在此精舍被弟子记载下来。
  考亭书院图绍熙五年正月,朱熹再辞湖南安抚使,不获朝廷批准,只好决定抱老出山,为君王效力。四月上旬离开建阳考亭,在弟子黄义刚、杨至、黄榦等人的陪同下向湖南进发,五月三日到达长沙。八月六日又应诏离开长沙,东走入朝为皇帝侍讲,讲学四十六天又离开朝廷,在十一月二十日回到考亭。十二月,朱熹辞焕章阁待制,拜祠命提举南京鸿庆宫,作《水调歌头》词表露心迹,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继续隐居在山野里倡导救人心。 卸任后回到考亭的朱熹,继续营建精舍,“精舍功夫渐见次第,远方朋友已渐有来者”。十二月十二日精舍主体成,第二天,朱熹按古礼在新成的精舍里举行庄重的释菜仪式,礼毕,开讲,就着地润的小厅堂对门人邻曲长幼讲授为学之要,贯彻《白鹿洞书院学规》的精神,强调知行结合、实做力行的教育思想,确定沧洲办学的基本路线,培养有德行与实学的社会所需之人才。
  朱熹书《沧洲精舍谕学者》,谆谆教导学子,讲学内容分四书、六经、史传、辞章、天文历法,讲学依次第进行。讲授与提问、辩论与回答,灵活进行。如在绍熙二年,朱熹给叶贺孙等永嘉学者讲《孟子》,讲仁义,以对抗永嘉学派只强调讲功利。庆元三年,朱熹给曾祖道讲“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给吴振说“《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工夫全在行上”。受学门人多有记录朱熹的讲授内容,并以《语录》的形式流传至今。
  庆元二年(1196年)党祸起,朱熹结束了政治生涯,但仍“日与诸生讲学于竹林精舍。有劝以遣散生徒者,笑而不答。”而杨楫在为朱熹《楚辞集注》作跋云:“庆元已未,楫侍先生于考亭精舍。时朝廷治党人方急。丞相赵公谪死于永。先生忧时之意,屡形于色。忽一日出示学者以所释《楚辞》一篇。某退而思之,先生平居教学者,皆以《大学》、《语》、《孟》、《中庸》四书,次而六经,又次而史传。至于秦汉以后词章,特余论及之耳。乃独为《楚辞》解释,其义何也?然先生终不言,某辈亦不敢窃有请焉。”此跋给出朱熹平时讲授的内容,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政局给朱熹造成的精神压力很大,而朱熹的悲愤之情流于《楚辞》的字里行间。
  庆元三年三月,因朝臣权力争夺,政敌较量,反道学势力猖獗,得势的韩侂胄等人采用高压手段,把反对自己而支持赵汝愚的人统统以“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罪名,定为“逆党”,将赵汝愚、朱熹等人著于“伪学逆党籍”给予无情的打击。他们所开列的庆元党籍名单有:宰执者赵汝愚、留正、周必大、王蔺四人,待制以上者朱熹、徐谊、彭龟年、陈傅良、薛叔似、章颖、郑湜、楼钥、林大中、黄由、黄黻、何异、孙逢吉十三人,余官则有刘光祖、吕祖俭、叶适、杨方、项安世、李埴、沈有开、曾三聘、游仲鸿、吴猎、李祥、杨简、赵汝谠、赵汝谈、陈岘、范仲黼、汪逵、孙元卿、袁燮、陈武、田澹、黄度、詹体仁、蔡幼学、黄颢、周南、吴柔胜、王厚之、孟浩、赵巩、白炎震等三十一人,武臣则有皇甫斌、危仲壬、张致远三人,士人则有杨宏中、周端朝、张衜、林仲麟、蒋傅、徐范、蔡元定、吕祖泰八人,共五十九人。以学术见长的朱熹被定为伪学之首。
  这是朱熹平生以来第一次遭受如此巨大的政治迫害,有些门人迫于当时情势也不敢问学,相继离开考亭。
  庆元三年清明节前,朱熹在部分门人的陪同下离开考亭,前往政和扫墓,之后应门人林用中、余隅等人之力请,并由林夔孙等人护送、李友直陪同前往古田杉洋等地避难,足迹涉及建安、宁德、长溪、罗源、连江、福州、闽清、古田、剑浦(时为七月中)、顺昌、将乐、泰宁(时为中秋节前后)、邵武,当年十月初回到建阳考亭。十月八日汪逵到建阳考亭沧洲精舍,请朱熹为其所藏字画作跋。当月朱熹招陈文蔚来建阳教诸孙。作为一位不断探求真知的教育家,无书可教是很难受的事。庆元三年被贬斥的蔡元定致信朱熹,劝散遣诸生,朱熹认为不妥,有言“众至之患,贤者所未免,乃以散遣诸生见教,何耶?此亦任其去来,若有患难,虽杜门齰舌,亦未必可免也”。因此,朱熹仍欲重操旧业,只是精舍来者不多,日益萧条。
  庆元四年六月,朱熹再入五夫避居,诸生遂皆散去,今则其室皆虚。秋后,从学者所剩无几,精舍就更显冷寂。
  庆元五年秋冬, “精舍朋友往来不常,早晚颇有讲论之乐。”此际,有黄义刚、林夔孙、黄榦等人受学。
  庆元六年春,包扬携子包恢及众生徒来考亭问学,使得原先就热闹起来的精舍又充满了生机,而此际已接近朱熹生命的结束。三月九日前,有蔡沈、林夔孙、陈埴、叶贺孙、徐寓、方伯起、刘成道、赵惟夫、范元裕、朱在、祝穆兄弟等受学,这些人也成为朱熹生命终结的见证者。
  在考亭沧洲精舍受学的门人,主要有蔡元定、蔡沈、陈淳、陈刚、陈光泽、陈萃、陈华、陈履道、陈文蔚、陈希真、陈希周、陈朝瑞、陈仲卿(疑为陈昭远二子)、董铢、度正、辅广、范念德、范瑄、范元裕、方士繇、符叙、傅定、胡安之,黄榦、黄义刚、黄柟、蒋叔蒙、李伯诚、李蕃、李燔、李方子、李煇、李季札、李梦先、李儒用、李唐咨、李维申、李文子、李闳祖、李相祖、李友直、李约之、李之翰、梁谦、廖德明、廖晋卿、林补、林成季、林赐、林恭甫、林贯之、林恪、林夔孙、林蒙正、林宪卿、林学履、林学蒙、林亚卿、林仲参、林子渊、刘成道、刘砥、刘砺、刘黻、刘居之、刘君房、刘席、刘源、刘子寰、陆深甫、吕焕、吕焘、吕炎、欧阳谦之、潘履孙、潘时举、潘植、钱木之、丘膺、任忠厚、邵汉臣、沈僴、石洪庆、苏实、苏宜久、孙稽仲、孙自任、孙自新、孙自修、谭君、汤泳、陶安国、滕璘、滕仲宜、滕仲宣、万人杰、万人英、汪德辅、汪正甫、汪逵、王过、王汉、王壬、王岘、魏瑛、翁易、吴昶、吴伦、吴仁甫、吴雄、吴泳、吴振、吴知先、吴雉、袭盖卿、向士伯、萧景昭、萧增光、辛适正、徐来叔、徐琳、徐容、徐文卿、徐寓、许闳、许俭、严世文、杨道夫、杨复、杨楫、杨若海、杨骧、杨至、叶贺孙、叶武子、叶湜、游敬仲、游开、游倪、余宋杰、余无兢、余正甫、袁子节、曾极、曾兴宗、曾祖道、詹淳、詹体仁、张仁叟、张以道、赵崇度、赵崇遵、赵唐卿、赵惟夫、甄述祖、郑南升、郑师孟、周标、周朴、周季宏、周季俨、周介、周李卿、周良、周明仲、周明作、周僩、周震亨、周庄仲、朱飞卿、朱季绎、朱在、祝穆、祝癸等人。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曾在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受学的人,也有在闽、浙、赣、皖、湘等其他地方听讲过的学者。朱熹自京城归来,“庆元初先生自讲筵归,日与诸生论学于竹林精舍,命叔重(门生董铢)长其事,然后即先生而折衷焉。” 新老学者聚集在考亭,构成十分壮观的新儒学讲授之图景。
  他们年龄不同,学识不同,仕履不同,地域不同,但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目标,纷纷奔向考亭,投奔理学大师朱熹,而以聆听教诲为荣。当然,因怕庆元党禁的政治迫害,有一部分学生另择师门,也有的隐姓埋名,没有留名于考亭书院史上。据《四朝闻见录》作者叶绍翁言,朱熹门人詹体仁的学生真德秀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 199年)登进士第,迫于当时严酷的庆元党禁的政治压力,不敢从浦城到邻县建阳考亭沧洲精舍登门受学于晦翁门下,而仅得私淑于朱夫子,以为憾事(但其终能力明正学,卒后与蔡元定、黄榦、刘爚祀于建阳考亭书院的朱子祠里,却是幸事)。
  晚年的朱熹,精神上经受了失子和庆元党禁的双重打击,意志却没有消沉,除外出讲学,还在黄杨庵、沧洲精舍里著述,虽坦言“某便是被这事(著述)苦”,甚至身患足疾、目疾,也不忘著述,先后完成《孟子要略》、《楚辞集注》八卷、《楚辞辨证》二卷、《楚辞音考》、《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韩文考异》十卷等,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庆元六年三月九日,五十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朱熹与世长辞。但朱熹所创立的考亭学派没有就此终结,朱熹物色若干弟子以绪传,对高弟与女婿黄榦的期望最殷,在绍熙五年甲寅作成竹林精舍时就有书信致之,有“他时便可请直卿代即讲席”之语,后来又在考亭为女婿筑屋而居,且在易箦前一日致书黄榦曰:“吾道之托在此者,吾无憾矣。”黄榦不负重望,于闽江浙鄂等地讲学,传播朱熹思想,培养人才,特别是绪传金华四先生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成为朱熹与元代新儒学之桥梁。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