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莆仙的讲学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056
颗粒名称: 朱熹在莆仙的讲学场所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5
页码: 97-101
摘要: 朱熹到莆田、仙游,曾访问夹漈草堂、红泉书院、白湖仰止堂,并在那里讲学。十六岁时父客死姑苏,便发奋读书,不事科举,深居于夹漈山草堂中,闭门著述三十年,于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完成巨著《通志》,遂入京献是书,受到朝野的关注,十二月,被授予枢密院编修官。任时不到两个月,便遭朝中奸小诬陷,当即挂冠重归林泉。乾道六年四月,致书朱熹论学,其经学思想,对朱熹有重大影响,朱熹与门人多论及之。金石书院,在金石山仙宫西,乾隆十四年知县陈兴祚申请昌建,后立紫阳祠奉祀朱子,春秋释菜,用谷二十石。紫阳朱子祠,最早是南宋嘉祐初知县赵与泌建,位在县学宫尊经阁后。清雍正间徐万安改建于金石山中,为正堂祀朱子,以蔡西山、黄勉斋配祀。
关键词: 朱熹 莆仙 场所

内容

朱熹到莆田、仙游,曾访问夹漈草堂、红泉书院、白湖仰止堂,并在那里讲学。
  夹漈草堂:绍兴二十三年,朱熹赴任泉南时,曾路过莆中,到夹漈草堂访问著名学者郑樵,相与讲论。郑氏所撰《诗传辨妄》力诋《诗序》之非,深深启发朱熹之诗学。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世称夹漈先生,郑国器之子,兴化军莆田人。十六岁时父客死姑苏,便发奋读书,不事科举,深居于夹漈山草堂中,闭门著述三十年,于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完成巨著《通志》,遂入京献是书,受到朝野的关注,十二月,被授予枢密院编修官。任时不到两个月,便遭朝中奸小诬陷,当即挂冠重归林泉。次年三月二十三日,含恨而逝。后来朱熹路过莆田特往夹漈草堂凭吊之。
  红泉书院:绍兴二十三年夏间,朱熹在莆中见林光朝,相与讲论,由此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林光朝(1114—1178年),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人。少时从尹焞弟子陆景端学二程之书,又问道于林霆、施廷先。宋室南渡之后,倡二程之学于东南,专心践履,被尊为“南夫子”。其通《六经》,精于治《易》。在族叔林国钧的资助下,于莆田壶公山下创办红泉义学授徒讲学,受学者众。还到城山“松隐精舍”、金山“蒲弄书堂”和福清海口龙山“绿野草堂”讲学,时间长达二三十年,学术影响不小。
  五十岁的林光朝登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第,授左迪功郎,调任袁州司户参军。乾道三年,论内侍龙大渊、曾觌以“潜邸旧恩”受宠幸和进用,孝宗不悦,改授为左承奉郎,知福州府永福县。乾道五年七月召试馆职,入为秘书省正字、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历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乾道六年四月,致书朱熹论学,其经学思想,对朱熹有重大影响,朱熹与门人多论及之。乾道八年,迁任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次年,因不去祝贺张说再授签书枢密院事,而被外调广西提点刑狱,淳熙元年,改调广东提点刑狱,屡破茶寇。淳熙四年官中书舍人,缴奏不书黄,遂补外任,于六月三日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婺州,引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著有《中庸解》、《艾轩集》等。
  白湖仰止堂:朝臣陈俊卿所居之所在莆田木兰溪下游之白湖,其坊在望仙门内,面对壶公山,宋孝宗曾题“旧弼”,淳熙间朱熹三入此地拜访陈俊卿而馆于斯,后来俊卿之子陈宓命名为“仰止堂”。黄榦作《陈师复仰止堂记》云:仰止堂者,丞相正献陈公旧第之东偏,晦庵文公朱先生尝馆焉。文公乐其道而忘人之势,不远千里而勤馆人;正献公乐道而忘势,折辈行馆而与之友。二公之在此堂,道相与也。堂之面其山曰壶公,峻拔端重,若正人端士,翔拱而进也。文公之馆于此,正献公之子皆抠衣焉。太府丞宓,长而益嗜学,思文公而不得见,登其堂,望其山,如见其人焉,取“高山仰止”之义以名之。
  淳熙十年十月和十一月,朱熹两度过莆田拜见赋闲于家的陈俊卿,与陈俊卿、林元仲、方秉白、林亦之等人交游唱酬,陈氏子孙陈寔、陈守、陈定、陈宓及陈垕、陈址等人抠衣问学,朱熹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孟子集解》等书赠送给他们。 陈俊卿(1113—1186年),字应求,陈诜之子,兴化军莆田人,家居感德乡胡公里木兰溪畔。自幼孤苦,勤奋读书,与郑樵、林光朝等人交厚。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第二名,授泉州观察推官,不附秦桧,改南剑州通判,继任泉州南外敦宗院教授。绍兴二十三年,在莆田接见南下赴任泉州同安主簿的朱熹。后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兼王府教授,曾为太子赵昚讲经。其为主战派代表人物,绍兴三十年弹劾主和派人物汤思退,次年,以兵部侍郎奏请起复张浚。绍兴三十二年为吏部侍郎,与汪应辰、凌景夏、陈康伯举荐朱熹。
  隆兴元年,陈俊卿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协助张浚北伐。次年,出知泉州。自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赴阙。乾道元年正月,入朝为吏部侍郎,寻兼侍读、同修国史,与陈康伯共举朱熹。听用朱熹之说,力诋王茀之说,遭主和派宰辅钱端礼排挤,得罪宋孝宗赵眘,同年七月出知建宁府,与朱熹往来。乾道三年十一月,除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击去近习龙大渊、曾觌,与刘珙共举朱熹、张栻。次年十月除右仆射。乾道六年六月,因与右相虞允文政见不合,为孝宗所不喜,以观文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为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乾道七年,支持朱熹在崇安县五夫里行社仓,留粮储库。乾道八年七月奉祠,九月因政绩进秩为银青光禄大夫进京为官,得罪权贵,以提举临安洞霄宫归乡隐居。
  淳熙二年三月,陈俊卿以观文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福建安抚使再知福州。淳熙四年七月奉祠,九月告归,朱熹致信慰问,寄予重望。淳熙五年九月,除江南东路安抚使,赴阙奏事,途经崇安,与朱熹相晤,专门讨论奏论近习之事,并向皇帝举荐朱熹。淳熙七年帅江东,南康知军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修复后派人往金陵并致信求书。同年七月,以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为少保。淳熙十年十月,朱熹南下吊唁傅自得,十一月,与林用中南游泉州数日后,北归到莆田,住其仰止堂,进行学术交流与游赏酬唱,其子孙向学于朱熹。淳熙十二年十一月,朱熹致书论政。终以两朝元老,以少傅致仕。
  朱熹两谒陈俊卿于木兰溪畔,有诗称颂其力主道学的功德和从容进退的高风亮节,且有书信致之。陈俊卿卒于淳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次年春,朱熹在门生陪同下,到莆田吊唁及送葬,作《祭陈福公文》,自称“我从公游,出入三纪。晚途间关,遂托知己。”淳熙十五年十二月,朱熹又作《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朱熹与门人论当世人物,有“魏公为莆人中淳朴无伪者”之说。 朱熹在仙游的影响力,后世文章每有见载。 陈谠作《道庆堂》记云:兴属仙游为壮邑,四民士风为盛。士风盛,故多世家宦族。今有合族祠堂置祭田以供祀事者,仿文公家礼而行。
  金石书院,在金石山仙宫西,乾隆十四年知县陈兴祚申请昌建,后立紫阳祠奉祀朱子,春秋释菜,用谷二十石。 会心书院,在连江里塔斗山,旧为庵,嘉靖元年知县萧宏鲁以淫祠撤之,四年知府朱衮倡建。萧知县率里人郑德清、林汝和、薛文源成之,中为崇正堂祀朱子,左右为海曙、剑光二楼,后有亭曰摘斗,东曰观海,西曰景行及仰止堂、文昌宫,万历年间、康熙年间皆有重修。 紫阳朱子祠,最早是南宋嘉祐初知县赵与泌建,位在县学宫尊经阁后。明嘉靖间知县刘进修改建于城北东岳庙,匾为紫阳书院,郡节推章蘖视篆,聚诸生讲易于此。万历四年知县胡朝宾修,三十八年殷宗器重修。清雍正间徐万安改建于金石山中,为正堂祀朱子,以蔡西山、黄勉斋配祀。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