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间讲学(1150—1162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034
颗粒名称: 绍兴间讲学(1150—1162年)
分类号: G40-09;B244.7
页数: 1
页码: 44
摘要: 徽州婺源人朱德和,在绍兴十九年底与回婺源的朱熹交游。次年夏天,自婺源到崇安五夫问学,至秋间回,朱熹有《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诗送之。这是朱熹早期门人之一。朱熹登仕后,开始向儒家学问靠拢,特别是师从延平先生李侗之后,在理学方面大有进展,对邻近的青年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如蔡元定、林用中于绍兴二十七年年底到五夫投晦庵门下问学。范念德于绍兴二十七八年到五夫紫阳楼问学。刘爚刘炳兄弟、许升于绍兴二十八年夏到五夫求学。刘清之于绍兴三十年四月到五夫向朱熹问学,遂志于理学,盛年壮气,清节直道,发轫进途。
关键词: 朱熹 儒家 朱德和

内容

徽州婺源人朱德和,在绍兴十九年底与回婺源的朱熹交游。次年夏天,自婺源到崇安五夫问学,至秋间回,朱熹有《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诗送之。这是朱熹早期门人之一。朱熹登仕后,开始向儒家学问靠拢,特别是师从延平先生李侗之后,在理学方面大有进展,对邻近的青年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如蔡元定、林用中于绍兴二十七年年底到五夫投晦庵门下问学。范念德于绍兴二十七八年到五夫紫阳楼问学。刘爚刘炳兄弟、许升于绍兴二十八年夏到五夫求学。刘清之于绍兴三十年四月到五夫向朱熹问学,遂志于理学,盛年壮气,清节直道,发轫进途,闻于当世。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