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亭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唯一号: 130735020230000850
作品名称: 临江亭
文件路径: 1307/01/object/PDF/130710020230000064/001
起始页: 0170 .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1
主题词: 古建筑-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临江亭,位于甲洲村东部海滨,元末儒士陈汶辉、陈原震隐居垂钓时所建,后扩建为楼阁,面积16平方米,高6米,两层八角出檐,斗拱为一斗三升式。石匾榜书“临江亭”三字,门柱对联曰:临水饶佳景,看惊涛拍岸,海鸟翔空,自是隐士乐土;江山震盛铭,仰谢聘乞休,清潭垂钓,长留高风中朝。亭左竖立一石碑,题额为《明皇圣旨》,碑文曰:“公讳原震,字复雍,别号临江,后更少皋,系出颍川忠肃公之后,……雅怀恬澹,少善诗词……与宗公南皋翁汶辉、南众翁德谦诸哲士磨砻理义、讲圣、论仁……千万言及语道公,曰君子忧道忧不可无也,至谈论之余,则泛舟临流对酌吟咏陶遣,虽家计不裕,怡然自乐……国初岁在甲子,天子以人材避徽,时邑人杨允恭翁及辉陡大理寺少卿恭拜常州别驾,公耽泉石不出历三聘诣,谢辞不仕……”(原文见附录)至今保存完好。《诏安陈氏族谱》记载,甲洲九世祖陈原震“公晋明经,精通儒学,兼识阴阳之奥,涵熏道艺,聪明谋略过人。素与明王朝开国功臣刘基(字伯温,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宗兄大理寺少卿陈汶辉(字耿光,四都梅岭人),壮游于燕赵越,临衡阳,溯潇湘,洞观世事,详察民情。”明初时,明廷要刘伯温邀请陈原震入朝谋事,但陈原震不愿为官,便弄瞎自己的眼睛,隐居垂钓临江亭,终老于兹。又据1999年新版《诏安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征聘经明行修科遗才,陈汶辉上京应试,得第一,称“八闽元士”,累官至大理寺少卿,攫嘉议大夫,执法不阿,直言敢谏,结果因忤旨而于南京投水自尽,在《明史》第103卷《列传》中也有相关记载。明嘉靖、万历年间,乡贤报请朝廷,准在此镌石立碑、扩建临江亭奉祀陈汶辉、陈原震二人雕像,后增祀玄天上帝等神像,1937年、1997年进行两次较大的修葺。据清康熙《诏安县志》所载,临江亭“西溪自华岭、象江逶迤而下,兹亭则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挟龟山、龙渚诸流以入海。芦花浅水,虽折必东。”东溪之水绕亭而入海,亭边巨石,又有榕高数丈,可观看水天山色,远望万顷汪洋,烟波浩渺,临亭抑可垂钓,故有“耕云钓月”、“钓屿临江”之美称,系诏安二十四景之一,1996年入选诏安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获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汶辉
相关人物
陈原震
相关人物
刘基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