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30003876 |
颗粒名称: | 抗战时期的花生油灯 |
分类号: | TQ55 |
页数: | 3 |
页码: | 42-44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抗战时期,云霄县因上海、厦门、汕头、广州等城市的沦陷,海运交通和贸易中断,煤油短缺,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当时的照明方式主要是使用式样大小不同的煤油灯,但煤油供应不足,人们开始转向使用花生油点灯。为解决照明问题,名匠黄谦的徒弟陈三研制出一种可戴玻璃筒罩的花生油灯,经过多次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制造花生油灯的工序相当复杂,需要各种自制工具和精湛手艺。这种新型灯具得到了商行、商店、摊点和民家的使用,产品还远销到其他县市。 |
关键词: | 云霄县 花生油灯 制造工艺 |
出版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云霄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回顾杜塘水库”、“云霄县人民会堂的兴建”、“云霄县供销合作社的创建”、“云霄县程控电话与邮电综合楼”、“解放前鱼商公会”、“三葫芦棕木屐”等约30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