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碑汇两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664
颗粒名称: 一碑汇两朝
分类号: K878.2
页数: 2
页码: 25-26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焕塘村的开元寺(黄氏家庙)中,现存一块石碑,上面同时刻有南明隆武和清朝康熙两个年号。这块石碑长93cm,宽55cm。铭文记载了当地一些善人购买开元寺田地的契约内容,约定了每年四月八日敬拜五帝所需的酒肉费用。虽然这本只是一份普通的买卖契约,但碑文中同时出现了南明隆武和清朝康熙两个年号,两个年份相差40年,使得这块碑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焕塘村 开元寺 石碑

内容

在诏安县秀篆镇焕塘村开元寺(黄氏家庙)现存一块石碑,同时出现南明“隆武”和清朝“康熙”两个年号。碑长93cm,宽55cm,铭文如下:“福牌。诸善新买开元寺田种四斗,坐址牛栏坑大路唇,上一丘下三丘,租谷九石为五帝四月八日酒肉之用。谨题。隆武丙戌秋月旦吉。康熙丙寅年桐月鼎建募缘,坝里黄祖公谨题。”该碑所记载的内容为当地一些善人,为开元寺购买田地四丘,并约定九石租谷为四月八日敬拜五帝的酒肉之资。这本来是一通寻常的买卖契约,但由于碑铭中同时出现了“隆武”和“康熙”两个不同的年号,且两个年间又相差40年。这就使得这碑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据相关史料,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后清军入住中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抵抗满清政权,史称南明。南明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隆武政权是南明第二个政权,是唐王朱聿键于顺治二年(1645年)在福州建立的,年号隆武,史称“隆武政权”。次年,清军入福建,朱聿键被俘而死。隆武只历经短短两年,跟清朝的顺治年间交叠,因此隆武年间碑铭,实弥足珍贵。
  明朝的“隆武丙戌”为公元1646年,即清朝的顺治三年。康熙丙寅即公元1686年,该碑立于隆武丙戌,还是康熙丙寅?为什么相差40年的两个落款会出现在同一块碑中?初看似乎是康熙年的题款“加塞”进去的。但古人勒石不至于如此不依常理。笔者认为,该碑应为清朝康熙丙寅年所立,黄氏祖公立碑记录开元寺重建之事时,将之前可能损坏的契约碑重新抄录。依据有三:一,细看字体风格一致,应属同一时期、同一人所书丹,文字造型简拙,行间布局随意潦草,水平不高,应属乡下一般工匠所为。二,一般明代的碑刻,碑首必具“大明”字样,而该碑仅具“明”字,似有闪烁其词,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嫌疑,毕竟彼时已是清朝的天下。三,从“康熙丙寅年桐月鼎建募缘”可知开元寺曾在康熙年间重建过。该碑立于康熙年间,依然又录入了南明的碑铭,其中应有怀念明朝又不敢过于声张的含义?
  据笔者所知,目前在漳州市乃至闽南地区,南明的碑记少之又少,除诏安县秀篆镇开元寺这方碑记外,也仅在漳州市芗城区发现一方隆武元年募缘建庙的碑记。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本书讲述了史海钩沉、人物春秋、文化守护、薪火传承、往事纪实、田园流光、艺苑掇英、乡土风味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幼仙
责任者
桐月鼎
相关人物
李自成
相关人物
朱由检
相关人物
朱聿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秀篆镇
相关地名
焕塘村
相关地名
南明区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煤山镇
相关地名
中原区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大明镇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