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麟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362
颗粒名称: 祥麟塔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44-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祥麟塔是位于梅岭半岛腊洲山上的八角形七层石塔,高24.5米,塔基周长24米。塔身有门,首层正门镌刻“嘉庆三年三月谷旦祥麟塔知安县事鞠清美教谕包梦魁训导柯辂”,二层以上各有小门,东门刻“朝阳”,西门刻“挹晖”,南门刻“迎薰”,北刻“拱辰”,第四层门面海还刻“气势凌霄汉,文章大海潮”的对联。塔后有新石器遗址,同祥麟塔交相辉映。
关键词: 诏安县 梅岭半岛 祥麟塔

内容

耸立在我县东南海滨梅岭半岛腊洲山上的祥麟塔,是县境内三座宝塔中较为古朴雄伟、端庄完整的一座。
  塔,原是佛教的建筑物,叫做佛塔,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等。由于佛教徒用“七宝装饰其塔”,故又称宝塔”,或称“浮图”“浮屠”。自从唐太宗贞观期间,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慈恩寺内的雁塔题名其间(所谓“雁塔题名”)之后塔又有祈望人才辈出、文运昌盛的象征。我县清代嘉庆期间兴建的祥麟塔,与佛教无关,纯粹为了县邑“文光辉映”,促进“科第蝉联”。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广东东莞人黎天祚就任诏安知县,他见到诏安依山面海、气候温和,地理环境不错,但却民众贫穷、文教未昌,想从中找出症结。他对堪舆学颇有研究,便在公余之间,出外踏勘,发现全县地形倾斜,东南方地势低洼,尤其是县邑之南的南山大小峰,均不高耸,便策划建塔其上,以助文峰。在鸠工建造了石基之后,接到调令,只好中止。隔了数年,浙江嵊县人郑化麟接任知县,在重修龙尾桥(即洋尾桥,又称广南桥)后,又组织民工到南山小峰培土,使其成高锐之势。据说,在南山小峰培土后的百多年间,科第即“稍稍蝉联而起”。
  一百九十年后的清嘉庆二年丁已(1797)夏天,西校场被人“掘伤龙脉”。举人沈丹青发起,县里一些乡绅文士聚集在明伦堂开会商议,大家认为要振兴诏安文运,应该建塔、培龙(填补校场龙脉)、修峰(修高南山大峰)。此议请示于知县鞠清美,鞠知县十分支持,带头捐出俸银;教谕包梦魁、训导柯格等也很热心,表示要参与督造。庠生(秀才)林建昌“慨然以修造南山大峰为已任”;庠生李朝东等表示要负责“结龙脉”;主持明伦堂会议的举人沈丹青,则同举人林梦椿、贡生叶观海、许时犹等,负责兴建石塔。
  经过发动土绅商民捐资,翌年(嘉庆三年,1798年),建塔、培龙、修峰先后动工,一年之中,三事俱举。庠生林建昌负责的修造南山大峰,“即黎侯旧址,实筑厥土,下宽顶锐,顿成耸秀之观。”(叶观海《修造南山大峰记》)
  举人沈丹青等负责建塔之事,首先选址在东南海滨的腊洲麒麟山上。这里,“襟双溪而连七屿,衔青山而吞碧海”,其外洋在望,内则面对南峰。嘉庆三年三月开始动工。在兴造庋石时,“祥光闪烁者久之,因以祥麟名塔”。经过一年三个月的努力,至四年六月塔建成,全部以花岗岩规格条石砌建,“塔计七级八角,高八丈八尺,周围如其高之数”,“虚中玲珑,石磴盘纡,登临其间,振衣千仞,流览靡穷”(沈绚《建祥麟塔并修峰培龙记》),一共费去番银三千多两。建成后的祥麟塔,古朴雄伟,山光水色,美如图画,“腊屿祥麟”,成为当时诏安二十四景之一,与南山山峰“文光辉映,亦一邑文运所关也”(民国安县志》)。
  清代至民国期间,祥麟塔因雷击、地震、台风,年久失修,塔墙震裂,第五层以下有裂痕,第六、七层部分倒塌,损坏严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已成为危塔。
  1985年,诏安县人民政府批准祥麟塔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居新加坡的爱国侨胞许木泰先生热心桑梓文物保护,慷慨捐资人民币8万元,作为修复祥麟塔之用。福建省文化厅、漳州市文化局、诏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县委对台工作部、交通局、水产局和梅岭乡人民政府,也筹集人民币5.5万元支持重修石塔。这些资金,加上村民献工,于1987年5月动工,10月竣工,塔貌恢复原状,还增设石栏杆,铺筑石阶路,开辟腊洲公路和塔山道路,同时植树数万株。修整后的祥麟塔及其配套设施,“面貌一新,景色增丽”,成为我县的一处著名名胜和旅游景点。
  现在,人们见到的祥麟塔,巍巍矗立在海拔92.5米的腊洲山上(故俗名腊洲塔),是座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的空心石塔,塔高24.5米,塔基须弥座周长24米,塔内有石圈阶供人拾级上下,塔身层层有门。首层正门镌刻“嘉庆三年三月谷旦祥麟塔知安县事鞠清美教谕包梦魁训导柯辂”;二层以上各有小门,东门刻“朝阳”,西门刻“挹晖”,南门刻“迎薰”,北刻“拱辰”,第四层门面海还刻“气势凌霄汉,文章大海潮”的对联,均系举人沈丹青所书。
  1985年,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和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到我县考察,发现在祥麟塔南北边有大量印纹陶片、石器、石料散布,有大片的断崖贝壳层,贝壳层中也有印陶纹、陶纺轮、蚌器、石、石簇等,文化层厚约20-30厘米,遗物分布范围达2.5万平方米。经专家以碳14测定,属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遗址。当年县府也把它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处新石器遗址,同祥麟塔交相辉映,更添光彩。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梅岭镇概况、经济、文化、旅游风光、人物春秋、史事回眸、诏安政协大事记、红星概况、经济纵横、教育春秋、烽火岁月、旅游风光、古往今来、史事回眸、读者、作者、编者、文化天地、教育之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崇毅
责任者
郑化麟
相关人物
沈丹青
相关人物
鞠清美
相关人物
包梦魁
相关人物
柯格
相关人物
林建昌
相关人物
李朝东
相关人物
林梦椿
相关人物
叶观海
相关人物
沈绚
相关人物
许木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