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头村的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823
颗粒名称: 坑头村的美
分类号: K928.5
页数: 4
页码: 99-1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靖县坑头村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坑头村位于深山之中,拥有原生态的土楼、古树和自然风光,被保护得很好。村民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了良好的卫生环境。坑头村还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村落,有着黄氏宗祠和许多民间传说,这些传说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坑头村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很频繁,包括迎神接福、闹元宵等。
关键词: 南靖县 坑头村

内容

坑头村的美,是那依山而上修建的一座座灰墙黑瓦的土楼;坑头村的美,是那点缀在楼前屋后的老树古木;坑头村的美,是那四通八达的石阶古道;坑头村的美,是那穿岭而下的两条蜿蜒山涧;坑头村的美,是那一丘丘梯田和一垅垅茶园……
  第一次发现坑头村的美,是两年前的事。那时,我正在为一家民营旅游公司写一部《八仙围棋山的传说》故事集。初次上八仙围棋山,驱车路过该村,透过车窗,惊鸿一瞥,就给我留下初恋般美好的印象。从此,坑头村成了我的“梦中情人”,时不时在梦里与我相会。
  今日,梦想成真!我应南靖县文联之邀,前往坑头村采风。此村此景,风光依旧,没有遭到人为的污染和破坏,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当然,也渐渐吸引了不少远客前来观光旅游。
  我想,一个古村落,要想遗存百年千年,就要像坑头村这样保护原生态。如何保护原生态呢?村主任黄进中告诉我,坑头村地处海拔700多米的深山里,是南靖县长方形土楼最密集的古村落,共有“一”字形土楼102座,由于是泥瓦土墙,且顺山势逐高而建,错落有致,就形成具有向阳、通风、干燥、卫生的特点,加上村庄座落在两水汇合处,又有39棵古树庇荫,空气特别清新。自从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后,村民们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绿色家园。近年来,村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村口建有垃圾池,各户配置垃圾桶,由保洁员集中焚烧处理垃圾,村中央建有冲式公厕,各家建有卫生间和沼气池自行进行污水处理。
  坑头村是南靖县船场镇的一个行政村,距县城32公里,距镇区10公里,距福建土楼景区28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人。
  坑头村四面环山,森林面积6000余亩(其中茶园450亩),耕地面积700多亩。村民们以耕田种粮为主,抚育山林为副,祖祖辈辈过着农耕生活。因村庄后有山形如官帽,古人取村名为纱峰,解放后之所以改为坑头村,是因为村两边的山涧有很多泉眼,涧水丰富,汇成源头坑水,东高西低地流向九龙江支流船场溪。
  坑头村自1773年先祖黄文通、黄文卦、黄文振三兄弟开基以来,世世代代和睦相处,互助互爱,艰苦创业,聚下了古村落这份宝贵的产业。为纪念祖德宗功,先民们在村里建了三座黄氏宗祠:宝光堂、肃清堂和燕翼堂,并分别在宗祠前刻下大门联。宝光堂门联是:“宝树蕃荣,椒衍瓜绵追祖德;光前□赫,水源木本念宗功。”肃清堂门联为:“肃善勤廉承祖德,清酤即酌荐宗功”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基祖留下的《黄氏祖训格言》:“勤耕勤读是荣华,交商买卖不乱花。天花乱酒无利益,诤讼赌博破丁家。”“勤与俭是治家上策,忍而和是处世良规。”“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耕与读”“莫求黄金重重贵,恳望儿孙代代贤”等等。这些格言警句,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具有勤俭、孝悌,敬业、修身等为人处世之道,激励后人奋发有为。
  坑头村的美,除了村中的宝光堂、燕翼堂、肃清堂三座黄氏宗祠及全县唯一的盘古大王庙外,村外的主要名胜古迹还有神秘的八仙围棋山和灵威远播的西天禅寺。
  八仙围棋山海拔949米,山顶有一片百亩大的盆地,盆地中有石笔、石旗、石鼓、石棋盘和石棋子,棋子上刻有一“帅”字。石鼓旁,有“天官赐福”四个大字和一个与成年人相仿的五趾分明的“仙脚印”。盆地四周,有狮头山、虎头山、天台山、纱帽山、观音山、凤凰山、金龟背印山、银象朝月山等8座山岗,所以统称为“八仙围棋山”。
  八仙围棋山半山腰,有一座古庙,叫西天禅寺,原称金石庙,1564年,乡人从云霄县西霞寺“挂”来释加牟尼佛祖的香火在此建庙,庙因灵验而香火鼎盛。站在庙顶眺望,但见十八座岗峰,像十八支大鼓凉伞正在为它开路。西天禅寺就像即将出巡的神轿,在忽浓忽稀的岚雾中摇晃显灵。运气好的话,你还可能看到奇异的七彩佛光。西天禅寺周围还有阿秋法王舍利塔、灵龟池、灵鹫飞来石、千年一笑石、小风动石等景观可供游览。
  有名胜古迹,就有民间传说。与神仙有关的故事,除了盘古大王庙签的许多灵验事迹外,还有八仙围棋山中的盘古心(特大风动石)、无底洞(传为与地狱之门相邻)、龙船石、出米石等;与张果老、铁拐李等八仙有关的故事,有棋盘石、仙脚趾、石鼓、石钟、石棋子、仙澡塘等;与开漳圣王陈元光有关的故事,有金石庙、金石洞、紫云殿等;与现代人物李开瑞(土匪头)有关的故事有土匪坑、土匪林、土匪洞等。这些民间传说,或神仙鬼怪、或历史人物,无一不带有传奇色彩,均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其实也是坑头村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更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这里的民俗文化活动。
  坑头村的民俗文化活动很频繁,每个月都有举行。主要节日习俗有:正月初一拜大年,正月初二女婿拜望岳父母。正月初五的迎神接福,全村参与,各家门前备有清茶、水果,燃香放鞭炮,迎接巡村神明的到来。正月十五闹元宵,凡新添丁的户主都要在各祠堂里点灯。二月初一,要请道士或和尚在西天禅寺释加牟尼佛祖神坛前祈愿合境平安。三月清明节,要先到本县丰田镇祭拜开基上祖,接着公祭祖公祖婆,然后才祭祠各家祖坟。四月初八日,家家备三牲果品,宰猪祭拜盘古王,在盘古庙前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插艾草榕枝,中午用“午时水”泡雄黄,沾艾枝草,挥洒在房前屋后,以驱蛇辟邪气,再到坑水边洗澡,以清毒洁身。六月初一,庆“半年圆”,户户都水煮甜汤圆,敬拜各路神明。七月十四,过“七月半节”,要在祠堂里跪拜列祖列宗,还要在村外祭祀孤魂野鬼。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中秋节期间,全村宰鸡杀鸭,备办猪头五牲,米糕果品,与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信众们一起上山,祭拜释迦牟尼佛祖。那天,车来人往,热闹非凡,村庄道路,彩旗招展,气球飘扬。西天禅寺前要上演大班戏、歌舞和木偶戏。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各房族长与村“两委”干部们都要带上红包和刚煮好的甜面线,上门慰问90周岁以上的老寿星。十月是“酿酒节”,女主人们用木制的酿酒器具,自酿白米酒,以备全年饮用。那酒甘醇可口,具有御寒增温,舒筋通络,解除疲劳之功效。十一月过“谢冬节”,此时节,水稻等农作物已颗粒归仓,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羊,在盘古庙前供上猪头五牲和自酿的白米酒,请道士引领全村人跪拜进香,以谢神恩。到那时,盘古庙前的楹联就要新贴上“昔日祈求合境平安,今朝答谢众位神明”和横批“村泰民安”。此楹联虽不合联律规则,却表达了村民们的一片虔诚之心,也就年年贴此联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此后开始忙碌到除夕围炉过大年。除此每月都有的民俗文化活动外,每逢初一、初二祈神明保佑,每逢月底“做月尾”答谢众神明也成了家家户户必做的“功课”。
  坑头村的美,还有很多很多,如村民的忠孝节义等美德,就够你说上三天三夜。因时间关系,我无法作深入了解,只作此浮光掠影之文以赞之。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讲述南靖县的抗灾和革命历史; 第二部分史海钩沉,探讨南靖县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部分本地风情,介绍南靖县的茶业、土楼和民俗风情; 第四部分家风家训,讲述南靖县的传统家风家训; 第五部分靖商风采,介绍南靖县的商业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唐崧
责任者
黄进中
相关人物
黄文通
相关人物
黄文卦
相关人物
黄文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坑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