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老年教育 唱响夕阳之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85
颗粒名称: 发展老年教育 唱响夕阳之歌
其他题名: 漳浦县老年大学建校五周年回顾
分类号: G777
页数: 4
页码: 1150-1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老年大学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老年大学的指导下,于1994年创办。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在校人数从最初的60多人发展至现在的239人,设置专业从6个发展到12个,还创办分校1所30人,附属学校(村级)1所320人。老年大学的发展带动了乡镇场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成为全县老年教育的龙头。一大批老年人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在“五个老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县老年大学于1996~1997年被评为漳州市、福建省老年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的成功经验包括:领导班子健全,坚持办学宗旨和施教方针,师资队伍素质高和教材建设完善,以及实施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 漳浦县 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内容

漳浦县老年大学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市老年大学的指导下,于1994年6月4日在漳浦县老年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的。建校五年来,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老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把老年大学办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树新风,丰富老年人生活的阵地。老年大学由小到大,初具规模,在校人数由创办初期的60多人发展至现在的239人,设置专业从6个发展到12个,还创办分校1所30人,附属学校(村级)1所320人。老年大学的发展带动了乡镇场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成为全县老年教育的龙头。到目前为止,全县创办乡镇场老年中心校25所,学员1375人,村(街)老年学校150所,学员9275人。全县各类老年学校180所,学员10889人,占全县老年人口7.9万人的13.3%。一大批老年人通过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学习,在“五个老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县老年大学于1996~1997年分别被评为漳州市、福建省老年教育先进单位。
  回顾5年来的办学历程,究其取得成绩的原因,一是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关怀,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二是有一个比较健全的领导班子;三是坚持办学宗旨,实施施教方针,重视师资队伍和教材的建设;增强老年大学的活力;四是加强教学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老年大学成为全县老年教育的龙头,带动全县老年教育的发展,在老年群体和群众中有很好的反响。
  一、有一个比较健全的领导班子,加强老年大学的领导。
  老年大学创建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老年大学的班子建设,县长亲自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校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校委会副主任,指定一位副部长兼管老年大学工作。县长、组织部长关心学校工作,亲自到大学讲课,鼓励学员努力学习。又从离退休干部中选配5位有丰富办学经验,热心老年教育的同志担任副校长、教导主任,其中担任过教育局长的1个,担任过职专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完中教导主任和学区教导主任的各1个。他们都是行家里手,有几十年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他们分工合作,1名副校长负责拳功操等健身课的教学管理,1名副校长负责专业课、公共课及日常事务的管理;教导主任则负责日常教学的组织安排工作。他们既当领导,又当学员,每天跟班听课,深入实际了解教学情况和学员的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为保证老年大学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县政府每年从县财政拨款15000元作为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逢节假日全县性庆祝活动,县长又批拨专款从财力上大力支持。
  二、坚持办学宗旨,实施施教方针,增强老年大学的活力。
  我们对老年教育办学宗旨的理解是:通过老年教育使学员“增长知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发挥余热,再做奉献”。它也是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办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增长知识是丰富生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发挥余热方面的核心。离开学习、离开知识的再输入,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获得。所以,我们把抓教学、制订教学计划当作实施办学宗旨的核心问题来抓。5年来,我们通过抓教学这一中心,实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发挥余热的目的。我们把“学、乐、为”的结合作为施教方针,以学习知识为出发点,寓“乐”于“教”和“为”之中。
  1、从提高老年教育的信誉、从发展老年教育的高度来设置课程。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是学员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课程的设置便以实用性为主,结合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据此,开设2门公共课(根据季节特点和老年人常发病开设专题讲授)。老年大学根据学员知识层次和兴趣爱好,开设时政、法律、音乐、摄影、国画与书法、老年卫生保健、舞蹈、花卉、剪纸、烹调、拳功操等12门功课,除公共课外,其他专业任人选学。做到天天早晨有拳、功、操、剑、舞锻炼的强身课,星期一至星期五天天有老师讲课,使学员选读的课有兴趣、听得懂、有用途。
  2、重视师资素质的提高与教材建设,保证教学方针的实施。
  师资素质关系到办学的质量,没有优秀的教师教不出优秀的学生,办不出优秀的学校。我们一贯十分重视师资工作,聘请的14位教师都具备身体健康,乐为老年教育作奉献,有业务专长能胜任教学工作和会做学员思想工作的社会名流,他们深受学员的欢迎。但社会在发展,教师必须再学习,充实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所以对教师采取既使用又培养,争取机会让他们参加外地培训,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给他们提供参考资料,鼓励他们认真总结经验,大胆编写教学小册子。我们还负责对乡镇场老年学校师资的培训。两年来共培训3期,124人次参加培训。
  学校还把教材建设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教师讲课有讲稿,学员学习有教材。我们把教师的讲稿装订成册,有“国画水墨山水画”4册132页(郑平风老师手稿),音乐歌本8本160首,陈秋日剪纸集(书店发行),杨南泰老师《老年生活卫生保健》讲稿,潘老师的《烹调》教材讲稿,还购置新华书店发行的有关教材,如《摄影》、《卫生保健》、《花卉》、《书法》丛书,太极拳7种套路录像带,以提高学员学习信心与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践告诉我们,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学、乐、为”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把教材讲准、讲活、有用处。卫生课近年来讲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10个专题,讲疾病概念、发病特点、发病原因、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方法。学员越听越爱听,认真做课堂记录。听课学员一次比一次多。许多高血压患者消除巩惧心理,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采取了科学的治病措施。学员总结了老年人保健(养老)“三要素”: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柱,科学是法宝。“四疗”养生保健法:即体疗(体育锻炼)、神疗(建立精神支柱)、食疗(科学安排生活)、医疗(掌握医疗常识)。靠养老“三要素”和养生“四疗法综合保健”,使学员拥有一个健康的老年人生,呈现第二个春天。广大学员还把音乐课当成健身开心治病良药。通过音乐课化解愁苦,开怀欢乐。真是“唱一唱,笑开颜,跳一跳,解千愁!”拳功操课,坚持每天早晨活动,风雨无阻,每天清晨2个教学班120多个学员集中在西湖公园进行晨练,快班的同学已掌握太极拳7种套路,学木兰剑、木兰扇、交谊舞等。她(他)们有的已成为骨干和小老师,经常到城关的东西南北村(街)老年学校教授太极拳、剑、舞。现在,晨练已成为城关老人的爱好,每天有数百人集中在体育场、西湖公园,各老年学校,晨练热情越来越高,队伍越来越大。
  3、走出校门与社会大课堂相融洽,扩大老年教育的效果,提高老年大学知名度,吸引更多老年人入学。
  实践告诉我们,要全面实现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提高老年群体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光依靠老年学校的小课堂是不够的,必须把课堂扩大到社会,把学员带进社会、有意识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拓宽服务社会视野,自觉与社会相融洽,才能办到。我们的做法:
  ①开设专业实践课,把小课堂学到的知识搬到社会大课堂去实践。如我们的摄影艺术课教师,认真设计教学实践内容,在学员掌握摄影技术基础知识上,带领学员到美丽宏伟的建筑群中,到大自然、工厂、农村去实地拍照。两年来,摄影班师生到县内20个景点去实践,再把自己拍摄的照片拿到课堂上分析讨论,逐步加深对摄影技术的掌握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摄影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学员越学越有趣。这个专业班学员从原来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51人,学员不仅能照,而且还有一定的评析水平,实践吸引了老年人,为他们所欢迎。
  ②组织文艺轻骑队。下农村宣传党的十五大、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宣传老年教育方针政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扩大老年学校的社会影响。
  我们的音乐、舞蹈现共有学员近200人,多是中小学退休的有文艺素养的女教师,我们从她们中间选择22名组成文艺轻骑队,自编歌颂漳浦改革开放成就,建设漳浦的“三句半”、“快板”,自编舞蹈10多个到绥安、官浔、盘陀、旧镇等八个乡镇、村老年学校(老协会)去表演、联欢、宣传,深受老年群众的欢迎。轻骑队学员热情高、无私奉献,他们高兴地说:“当了奶奶上舞台,儿孙老友笑开怀,我像年轻20载,划得来1”
  ⑧组织教学成果展览,鼓励学员参与社会竞赛活动。我们认识到要吸引更多老年人入学,就要让社会了解我们的办学成果,所以我们重视这方面工作,除参加市老年大学、市老年教育年会书画展、文体竞赛活动外,凡是县组织的竞赛活动都努力争取参加。98、99两年春节,县宣教系统在县幼儿园、西湖公园举办花卉、国画书法、摄影、剪纸作品展览,我校选择摄影艺术作品72张和剪纸作品66幅参展,博得观众赞赏,有观众在题言簿上写下这样的话:“看了老年大学老人的作品,他们在我的脑海中好象变年轻了!”
  我们把组织大学学员参与社会竞赛活动看成提高老年群体声望,提高老年教育地位,改变社会对老人看法的好形式,1997年7月1日县委、县政府在灯光球场举办有各界(20队)参加的以“庆回归、颂祖国”为主题的歌咏大会,我们克服困难,组织120人的合唱队参加大会,老年学员服装体式朴素大方,精神振奋,歌声嘹亮,歌词体现时代气息,唱出老年学员对伟大祖国、对伟大的党的热爱,对香港回归、洗雪国耻的欢心,博得与会的县、市领导、群众与电视机前的10万干群称赞,荣获一等奖。我们还多次参加县、市门球、拳功操、国家门球比赛,获得好成绩。还在县妇女庆“三八”节体操比赛场上表演中老年人活力操,太迪健身球操,在县第8届体育运动会上表演太极拳、太极剑,均扩大老年大学知名度。
  ④组织旅游参观活动,让学员目睹改革、开放20年来的伟大成就,提高老年学员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组织外出参观活动是开阔学员眼界的好形式。两年来,我们组织学员490多人次到本县的革命胜地清泉岩、东罗岩、海月岩、古雷半岛灯塔、六鳌半岛虎头山、威惠庙、天后宫、天福茶庄以及绥安开发区、西湖公园等20个名胜古迹参观,还到莆田市湄洲湾、泉州、平和、诏安和东山等地参观学习。1998年暑假组织三批18人远游北京、南京、苏州、无锡、杭州、上海、泰山、济南、曲阜、黄山、庐山等地名胜古迹,参观学习。他们亲自目睹祖国美丽山川胜景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接受活生生的爱国爱党教育,效果非常好。
  ⑤开设关心下一代讲座,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全面实施“学乐为”相结合的施教方针。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无私奉献,才能体现老年人自身应有的地位和价值。这是人到老年之后的理想和愿望。而关心下一代是老年人再好不过的“为”的位置之一,符合我们老年大学学员的特点。我校80%以上的学员是离退休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对教育,对年青一代有浓厚的感情,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有知识,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支不可取代的力量。我们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出发,重视发挥这支力量的作用,组织他们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反复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以及邓小平有关这方面的理论。1999年初,我们还向学员传达省委书记陈明义、市委书记李敏忠在福建省漳州关心下一代表彰会上的重要讲话,提高学员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和投入工作的自觉性。我们经常举行关工知识、经验的讲座,从关工委性质、任务、工作方针、工作方法以及涉及工作范围开展学习、讨论,给他们提供信息,介绍工作经验。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找发挥余热的路子;要求学员从自己做起,做个好老人,从教育、关心自己的儿孙着手,进而关心左邻右舍青少年,继进于亲戚朋友中的青少年,再拓开至社会青少年。明确每个人所关心的主要对象。据调查,我县老年大学学员的儿孙辈及其亲戚中的青少年没有一个触犯刑律而受审受罚,更无坐牢的人。还有70%的学员找到发挥余热的门路。其中有35人在学校、村街关工委工作,有32人当校外辅导员,有15人当科教员,有28人参与创办家长学校,当家教员,有18人当扫盲班教员,有14人到村街老年学校当辅导员,有25人自办托儿所、幼儿班,有6人在老协办爷爷奶奶班,有8人返聘再上讲台,有4人下乡传播育苗种果新技术,他们找到发挥余热的新位置,在那里再创新业,创造第二个春天。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2300个老年学校学员参加县、镇、村、街关心下一代工作。
  三、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老年教育本是一种松散型的成人教育,要保证学校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就要使其形成整体。这除了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学员树立主人翁思想外,还要靠学校规章制度来保证,用纪律约束人、引导人。据此,我们建立8项制度:①学员考勤制度(有课必查);②学员代表会议制(每学期一次,征求教学与管理意见);③班长责任制(考查出勤、收集学员反映、主持班会、组织参观);④学生大会(开学、闭学式);⑤评优表彰制(一年一次);⑥学员互访制(对有病或家里发生重大不幸事者进行访问);⑦校长办公会议(每周一次);⑧校委会议(一年一次)。从而保证学校师生讲学习、讲纪律、讲团结、讲互助、讲奉献的良好校风。每学年全校都联评出一批优秀学员,大大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老年大学的发展,带动了全县老年教育的发展。几年来,老年大学的领导配合老干局、老龄委深入基层,从老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度进行宣传发动,积极建议组织部门加强乡镇场老龄委、老年协会班子的建设,总结绥南村老协会创办老年学校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还得到《福建老年教育》杂志刊载。创造以老龄委、老协会为依托创办老年中心学校的经验,使全县老年教育形成工作网络。我们还及时总结推广六鳌、长桥、赤湖、湖西的办学经验,加强对乡村指导,为基层培训教师,组织文艺轻骑队到官浔等老年中心学校演出、联欢,扩大老年大学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全县老年教育的迅猛发展,使我县成为省市老年教育的先进单位,长桥镇的办学经验今年在全省全面推广。
  当然,老年教育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新的工作,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探讨、提高。我们经验不足,办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将努力探索,竭尽全力办好老年大学,为我县老年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耀文
责任者
詹金龙
责任者
郑平风
相关人物
陈秋日
相关人物
杨南泰
相关人物
陈明义
相关人物
李敏忠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漳浦县老年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