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498
颗粒名称: 黄道周
分类号: K827
页数: 2
页码: 28-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黄道周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官员,以高尚的节义和忠诚著称。他主张任用贤能,全力抗清,敢于犯颜直谏,曾遭遇崇祯皇帝的酷刑、冤狱、被罢官,但仍然不计个人恩怨为民族效忠。他也是一个苦学勤教、坐怀不乱的人,教育学生严于律己、忘我为人,私生活中谨严毫不苟且。
关键词: 漳浦县 黄道周 明朝时期

内容

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明漳浦县铜山岛(今东山县)人。生于1585年,卒于1646年,是一个为人们所传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生平事迹的文字散见书籍报刊,但比较杂。为对这位伟大人物有一个简单明瞭的认识,特归纳有关史料,作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
  本文试从三方面来对黄道周作一个概括,以重要事例来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治学精神以及他的情操。
  一、节义千秋
  黄道周生于农家,少时半耕半读,既深知民间疾苦,又深明民族大义。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在朝廷任经筵展书官,后为谏官。为人正直,主张任用贤能,反对专制暴虐;主张全力抗清,反对姑息偏安,敢于犯颜直谏,以致惨遭崇祯皇帝的酷刑、冤狱、被罢官。但他见到国难深重,还是不计较个人恩怨,为民族效忠。当崇祯皇朝覆亡,凤阳总督马士英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他奉召入京任吏部尚书。但福王昏庸,马士英专横,南京小朝廷未几即为清军消灭。群臣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隆武帝,黄道周又出任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但兵权掌握在由海盗降明的郑芝龙手里,郑芝龙心怀降清的打算,拥兵不动。黄道周感到在朝廷无可作为,毅然自请上前线杀敌。与学生们带兵三营计一千一百五十名,从福建出发,经过江西信州(上饶),转战浙江一带。沿金群众纷纷参军助饷,发展到数千人。但在强敌面前,总是以寡敌众,又没有可靠的后援,终于在安徽婺源明诚里兵败被俘,押解南京囚禁。
  在狱中,黄道周大义凛然,绝食以示必死之志。狱吏请他喝“清茶”,他掷杯于地,严词呵斥:“我清粟尚且不吃,还喝什么清茶!”清廷派汉奸来劝他剃头,这不是小事,剃不剃头表示降不降清。他说:“剃头国打来你就剃头,要是穿心国打来,难道你就穿心吗?”清廷派降敌受封为经略大臣的洪承畴来劝降,黄道周百般讽刺,说:“我的老朋友洪承畴前年率精兵十三万出关抗清,已在松山兵败时以身殉国,崇祯皇帝为他祭奠十六坛,褒扬三代,真是生哀死荣,留芳青史,你是何人?胆敢冒认,莫非鬼魂?”洪承畴无地自容,老羞成怒,乃奏请清廷予以杀害。
  黄道周从容就义,学生赖继谨、蔡春溶、赵士超、毛玉洁特地前来从难。临刑时,道周裂帛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托交夫人。
  二、苦学勤教
  黄道周少时耕读铜山岛(现在还保存着他的读书处“石斋”),廿五岁移居漳浦县城东部,设“东皋书舍”(即明诚堂)进行讲学。他一生讲学的地方还有东山风动石附近的深井里,平和的大峰山,漳浦的北山,漳州江东桥附近的邺山等处。远近学者前来就学的往往达到千余人。
  黄道周虽然学识渊博,但并不自满,还是抓住时间学习。有一天,他往访郑观察,适值郑观察在用“日观”测星度,就和黄道周谈起天文学来。黄道周当时不懂,很感惭愧,决心研究天文学。回到家里,用土坯把门堵塞起来,闭门谢客,日夜苦心钻研,整整两年,终于把天文学会。后来传授学生,明诚堂讲学处现在还保存着他教天文用的“天地盘”石砌。
  黄道周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三易洞玑》、《易象正》、《洪范明义》、《春秋揆》、《续离骚》、《石斋集》等。后人编了一部《黄漳浦全集》、凡四十多卷。他用毕生精力研究“易”,即使处在那为崇祯打入冤狱的逆境中也毫不放松。有一次,黄道周在狱中正专心致志地草绘易图,忽然武士来提他往北寺对讯,他要求绘完一图再去,武士不准,把他心血结晶的著作撒在地下。他到北寺在酷刑迫讯下,手指破裂,鲜血淋漓。受刑回到狱中还是忍住疼痛继续写作,经过五个月,终于把一部二十万言的“易象正”写成于狱中。
  三、坐怀不乱
  道周罢官回到漳州邺山讲学,他讲堂的宗旨是“严于律己,忘我为人”八字。以《榕颂》来激发学子,以榕树“自为蔽兮,行同日月,弃细从大,实有所学,四季常青,立身坚确”。的精神为人伦的表率。鼓励他们“翠幕高张,便于坐谈,凉荫行人,忘归卸担”。为人民服务。黄道周的言行感动了众多的学生,以老师为学习的榜样。所以后来在他勇赴国难时,学生们热烈响应,在他爱国精神的感召下,有的甚至在他临行时自愿从难。
  黄道周以忠著称。他的私生活也是谨严毫不苟且。金陵余中丞组织一个文社,邀友吟诗谈文,也召歌姬作乐,这是当时官场的习气,独黄道周不来这一套。余中丞故意拉他下水,在宴中把他灌醉,当夜叫名姬顾氏与他伴宿。道周半夜酒醒,才知道身边依偎着如花似玉的美人。顾氏百般引诱,但遇到这个柳下惠,毫不动心。翌早顾氏遍告诸文友,黄道周“不二色”的美谈就此传开。
  (合订编者按,此则故事出自清方苞《方望溪集·石斋黄公逸事》,收录在《漳浦县志·杂志·丛谭》。)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黄道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