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之麓忆蔡新先贤继往开来谱漳浦新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938
颗粒名称: 梁山之麓忆蔡新先贤继往开来谱漳浦新篇
分类号: K827
页数: 7
页码: 166-17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名人蔡世远和蔡新,他们是同宗同祖的叔侄“两帝师”,都出生在下布村,具有爱国爱民、勤奋博学、清正廉明的崇高品质。文章还介绍了蔡新的丰功伟绩,他是漳浦县历史上职位最高、任职时间最长的历史名人,受到皇帝器重嘉奖之多,是闽南历史上任何官员无法相比的。文章强调了学习蔡新高尚的官德人品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关键词: 漳浦县 蔡新 政治家

内容

漳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清朝康雍年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蔡世远及乾隆年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蔡新更是漳浦历代名人中的佼佼者。蔡世远、蔡新是同宗同祖叔侄“两帝师”,他们都生于梁山之麓的下布村,在漳浦同一村落出现“两帝师”,这是个奇迹,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经历了300年历史长河的淘洗,“两帝师”至今仍被传诵纪念,先贤的事迹永垂不朽。
  2007年12月28日是蔡新诞辰300周年纪念日。为了让世人永远铭记这两位清朝的历史名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联系乡情亲情,团结海内外华人和朋友,加强中外经济往来,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展现漳浦丰厚的文化底蕴,提高漳浦的知名度,加快漳浦的经济社会发展。漳浦县隆重举行了纪念蔡新诞辰300周年暨世界蔡氏文化经济论坛活动,共同学习了蔡世远、蔡新爱国爱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明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体国恤民、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益、为百姓谋幸福的思想;学习他们深明大义、注重伦理、至孝至善的传统美德;学习他们仗义疏财、乐善博施的义举。“两帝师”的爱国爱民、勤奋博学、宽和大度、勤政廉洁的精神以及对外开放的经济思想值得后人学习。
  一、学习蔡新丰功伟绩,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蔡新是我省清代职位最高,任职时间最长的历史名人,他从官莅政,清正奉廉,爱国爱民,是一位深受崇敬的政治家。蔡新,字次明,号葛山,又号辑斋,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出生于漳浦县大南坂下布村,嘉庆四年(1799年)卒,享年93岁。蔡新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历任工部、礼部、吏部、兵部、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尚书房总师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太子太傅。他辅弼乾隆君侧,受到朝廷的器重,皇帝对他的勤政廉洁,谨诚尽职,言不及私,体国公忠的品德赞赏备至。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赐蔡新母亲“欧荻延禧”。蔡新67岁时出任礼部尚书,乾隆皇帝特赐他可以骑马进入紫禁城,照顾在澄怀园办事。蔡新任兵部尚书,乾隆皇帝赐给他“武库耆英”和红绒结顶冠服、“黄扉宿彦”褒匾。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典试礼闱,蔡新任会试典官,为了避嫌,蔡新令儿子蔡本俶回避不参加应试,乾隆为了表彰其正直无私,将蔡本俶提为工部屯田司主事任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参加正月千叟宴、二月辟雍讲学的朝廷盛典,蔡新以大学士兼国子监坐讲《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隆皇帝亲临御讲,朝中三品以上官员300多人参加听讲,乾隆赐茶赠文绮,并为蔡新赋诗,典礼完毕,蔡新面恳乞休,乾隆允许以原官致仕,加封太子太师,亲执玉如意等物赐给蔡新,令驿站用车马送回漳浦。蔡新80大寿时乾隆在同乐园设宴请他并赐人参1斤。嘉庆元年,仁宗御赐“绿野恒春”匾额及诸多珠宝。蔡新逝世时嘉庆加恩晋赐太傅,并赐祭葬、谥号文恭。蔡新一生得到皇帝器重嘉奖之多,是闽南历史上任何官员无法相比的。
  蔡新勤奋博学,学问深醇,是一位著名文臣,其政绩主要在文化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巨著《四库全书》,蔡新付出了后期心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设《四库全书》馆、《钦定四库全书勘阅缮校诸臣职名》历任的16名正总裁官中,蔡新名列第14位,负责《四库全书》的最后完善,主持编撰工作十余年,为这部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巨著沤心沥血。蔡新入直上书房以后,由师傅升总师傅,辅导皇子读书达40年之久。清入关后,历朝都以有学问的汉臣为师傅教皇子皇孙读书。满族征服汉族,最终被汉文化所同化。蔡新在上书房教皇子读书对传播汉文化有很大的贡献。
  蔡新通晓政治、军事、史地、理学、易学等,知识出类拔萃,才华横溢。在哲学方面,蔡新继承儒家理学,在学术上以“求仁”为宗旨,以孟子的“不动心”为指归,他著作有《事心录》、《辑斋诗文集》等。蔡新还精于书法,还有许多手书笔迹,散失在民间,有待进一步征集。
  二、学习蔡新高尚的官德人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蔡新从官50年,始终人品端正,宽和大度,尽忠职守,清正廉明,值得后人学习。他在乾隆后期腐败成风的官场中能独善其身,做到相府虽然堂皇壮观,相爷却是财尽囊空,两袖清风,保持廉洁、奉公守法的优良作风。这与跻身九门提督、军机大臣、大学士之列的和珅当官20年,贪污受贿9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12年财政总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蔡新的体国恤民,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兵于务农、且耕且守”,寓兵于农的“屯田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散利薄征,账穹恤民”等思想,他呼吁朝廷要关心农民的疾苦,注重农耕民食,努力巩固邦本,社稷才能长治久安。
  蔡新为官不结党营私,却仗义疏财,乐善博施,在家乡设置书田,创办义学,使无力延师的农家子弟得以入学,使赴乡会试的文人得到资助。他还捐资劝粜,设置义仓,积粮以救灾民。又建义冢,给穷人有地埋葬亲属。他回漳浦家居时,遇典史巡检之类小县吏,都以礼相待,对当地父母官非常尊重,认为维护父母官的尊严可以减少乡人犯法。族人与邻村溪南发生纠葛,他劝说,“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教育乡人不得倚势压人,被传为历史佳话。
  蔡新的传统伦理美德,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楷模,首先是孝。蔡新中进士后第二年即回家为父营坟。乾隆十八年、二十二年两次请假回家探望母亲,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母亲逝世后守孝3年。不当高官侍奉母亲,真为孝子。蔡新位高权重而左右没有妻妾,身边只有何夫人贤慧理家,孝顺婆婆,深明大义,注重伦理,性和平易,更值得后人学习。
  先贤的优秀品德,高风亮节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蔡新文化需要挖掘整理。几年来,漳州市蔡新研究会和蔡新故里委员会致力于蔡新文化的研究、维护。编写出版了蔡新文集、故事专辑,收集了蔡新书法遗墨、诗词文章、木刻、石刻、牌匾等文物40多件,还收集蔡新90岁寿诞时,刘墉、纪晓岚等文武百官73帧贺寿贴,都是七言、五言诗句,这些贺寿帖书法风格多样、弥足珍贵。我们还要进一步收集和保存这些文化瑰宝,并对外展览开放,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鉴赏,进一步展示漳浦的文化底蕴。
  三、学习“两帝师”文化学术,挖掘中华文化遗产。
  蔡世远、蔡新堂叔侄“两帝师”现象国内绝无仅有。蔡世远(1681—1734年)字闻之,号梁村,学者称“梁村先生”,漳浦县大南坂下布村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曾主持福州鳌峰书院、雍正元年被召入京,授翰林院编修,入直上书房侍诸皇子读书,历任待讲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蔡世远学识渊博,精于性理研究。在哲学方面研究和继承二程、朱熹、周敦颐、张载等名家学说。蔡世远的著作有《二希堂集》十五卷、《古文雅正》十四卷,有《朱子家礼辑要》、《鳌峰学约》、《合族家规》、《先儒遗书汇编》;与朱轼合编的《历代名臣、名儒、循吏传》四十八卷等。蔡世远因其学识渊博,得到大学士李光地的赏识,举荐为《性理精要》的分修编纂。蔡世远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史称蔡世远是一个有理想、有气节、为人正直,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好人。他认为,一个人要有正气和节操,要有向上奋发的精神,他说:“血气之气不可有、义理之气不可无。……见理明而浩然之气胜也。……”。蔡世远心地纯正,乐于行善。康熙四十九(1710年),他回漳浦省亲、途经浙江,听说漳州、泉州闹饥荒,即向在浙江的同乡借款,并劝说他们捐银买米数千石,将粮食由海上运回漳泉,平价卖给百姓。他回下布村家居时,设族规,置大小宗祭田,每月资助粮食给孤寡老弱者维持生活,使他们能正常过日子。乡人受到感化,周围300多户人家,20余年没有出现赌博等不良现象。他一生廉介,淡泊为怀。所得俸禄多半赞助族人,死时几乎一无所有,家属无力发丧,清世宗特赐银500两,诸皇子赠银300两为他料理后事。
  蔡世远的理学、儒学思想直接影响到堂侄蔡新。蔡世远是乾隆皇帝师傅,蔡新是嘉庆皇帝师傅,“两帝师”现象与蔡氏家族重视教育有密切关系。蔡新先祖人文鼎盛,仕途辉煌,书香门第。蔡世远的祖父蔡而煜是蔡新的曾祖父,蔡世远是蔡新的堂叔父。蔡新自幼进入堂叔创办的下布村学堂“梁麓书室”读书,接受蔡世远的理学思想教育,继承蔡世远的清廉正直、笃实忠厚、谦虚谨慎的优秀品德,尊奉“操履端谨,言行必忠于礼”的儒家学说,守从蔡世远家法。
  学习蔡新开放的经济思想,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建设。
  清朝乾隆年代,蔡新主张开海禁,和外国通商贸易。这种主张强国利民,相当于当今的“改革开放”。这种经济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这对促使沿海地区海上通商贸易更加繁荣,增加国家的收入,提高沿海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交流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乾隆六年(1740年),噶喇吧发生荷兰殖民者屠杀华侨,福建官吏奏请朝廷要求禁止和南洋各国通商往来。这件事朝廷一时议决不下,内阁大学士方苞写信询问蔡新,蔡新在向方苞的复信中建议,不宜一律禁止与南洋各国通商,这一主张得到了朝廷采纳,避免了一概断绝与南洋通商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研究“两帝师”文化,对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重大意义。与蔡新同时代的漳浦人吴沙、许山河等人迁徙台湾开拓发展,还有林成祖及闽南地区迁台的很多著名实业家,至今子孙繁衍台湾。蔡新和蔡世远都十分关心、重视台湾的稳定和发展,都主张不能另眼看待台湾疆土与百姓。在漳州守将蒋为光调任台湾期间,蔡新给他写的诗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台湾自入版图近百年,设官置吏与内地同。盖漳泉之外官,全国之屏蔽,而沿海7省要害之区也”。说明台湾与内地的重要关系。蔡世远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回漳浦家居时,台湾朱一贵起义,得悉朝廷出师台湾,急修书给总督满保,建议清军入台后要告诫将士不要随意杀人。台湾局势平定后又建议朝廷选用贤能者担任台湾地方官员,得到朝廷采纳,使得台湾官民团结、社会治安稳定。
  在这次纪念蔡新300周年暨世界蔡氏文化经济论坛上,把蔡新的这种对外开放经济思想以及蔡世远、蔡新的治台方略运用到现实中,对促进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美丽的金漳浦是一个文明古县,文物大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县共有包括蔡新故居、蔡新相府等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诒安堡、孔庙、锦江楼等4处,有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天福茶博物院和东南花都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天福石雕园、东南花都等2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近年来,漳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品牌的打造,坚持以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以文化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构成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规划将“两帝师”故居、永清堡、著名古刹清泉岩、“闽中之望”梁山等整合成大型的自然和人文风景旅游度假景区,进行招商引资,加大开发力度。
  我们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牵线搭桥,携手合作,抢抓发展商机,寻找合作领域,把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挖掘资源,以多渠道、多信息、多领域、多方合作为基础,开展资讯交流,加强经贸合作,共创共赢,共谋发展。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本书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的情况。其中包括文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回顾、蒲台关系、人物春秋、文化艺术、文物古迹、史海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仲文
责任者
蔡世远
相关人物
蔡新
相关人物
蔡本俶
相关人物
刘墉
相关人物
纪晓岚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周敦颐
相关人物
张载
相关人物
李光地
相关人物
吴沙
相关人物
许山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溪南镇
相关地名
梁村镇
相关地名
福州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南洋镇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