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汤氏族谱文献三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134
颗粒名称: 云山汤氏族谱文献三篇
分类号: K810.2
页数: 6
页码: 106-11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汤家族谱序和汤氏族刊行宇派文,以及云岭都(云山社)汤家族谱序。谱序中描述了汤家族的起源和分派情况,以及族人的历史功勋和所居之地。族谱的记录和修订对于家族的团结和传承非常重要,有助于维系族人之间的亲情和睦相处。作者希望通过族谱的编纂和传布,让族人们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来源和关系,培养感恩和爱族之心,互相尊重和坚持家族的传统。
关键词: 汤家族 族谱 传承

内容

一、汤家族谱序
  夫家之有氏,族之有谱,则本源系焉。余闻之,洪其流者,浚其源,蕃其支者,厚其本,故祖宗积德以培后人,启其基以衍奕世。世其德者因以世其家;间世胤昌,簪缨盛胄,皆由于此也。
  我始祖汤智公,先住河南光州固始县,原授典军之职,因闽寇苗自成、雷万兴,逆命不恭,公于唐垂拱二年,同主将之子元光征闽有功,懋德著勋,蒙旨荫封为竭忠辅国将军,命公永镇于闽,同弟昭德将军(讳简)及夫人杨氏,择地于龙溪邑衡山之下居焉。自衡山发轫而来,传至八评事、九评事。又自评事而至于今,十五六世矣。其蕃衍子姓支分于异府异县,派散于异乡异里,视往昔不啻数倍,乃世远而属以疏,人众而心以涣,使无谱以纪之,又何知本源之所自出哉?倘或家其家,而子其子,若涂之人与我无相涉乎,甚至欺孤凌寡,自相鱼肉,而室有戈,阱有石,往往相角相仇焉,则祖宗以一气之身,生子及孙,而子孙忍以一气之身戕祖宗,一何戾之甚耶?余幼始傅士家,自从云霄肄书于宜山之麓,因游龙溪庠,举而登进士第,念及本源焉敢忘所自哉!兹命弟元及侄藻按衡山故谱世系,纂次而成之。昭穆瞭如指掌,使后之人,载者可附而入,修者可踵而成。有联科甲,曳朱紫,高于公之门为谱光者,是积庆之馀也,亦厚幸也。又从而鸿族睦宗,伯叔兄弟相好无尤,角弓之怨不生,亦不失为葛萝之庇。不然,若具谱不知昭穆,同气相仇,本支秦越,如余所云戕其祖者,其玷甚矣!谱兹告成,敢用一言,规镇于吾家人。时万历戊戍立冬之吉赐进士出身,前任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八十五翁汤应科撰。
  二、汤氏族刊行宇派文
  周礼以六行教万民,而孝友之次,即继曰睦,是睦与孝相因而並重者也。自古名公钜卿,建业树勋,莫不原本经术,以为修齐治平之道,然笃宗睦族者,盖未易数数觏。吾族先世分派以来,近而江、浙、豫、粤州,远而秦,楚、燕、滇、黔、鲁,书香蔚起,甲第蝉联,生长日炽,往往觌面漠不相识,即叙及宗谊,而前后尊卑,称呼紊乱,揆厥所由,是皆字派之未编,子姓失序所致也。余自鸡窗下帷时,兴思及此,私谓异日稍能光大前绪,必以修睦为急务。迨幸入南宫,读中秘书,又不抵家园者,历有年所;修睦之事,是以稽之。岁甲辰闽中族侄署都司佥事施奇偕伊伯邑庠兆赳由浙入都,晋谒于余。余观其词语孝友,言及睦族之道,勃然跃然。余问其闽族宗支及人物、祠宇、族丁、字派数者若何,道及自始祖汤智公光州提师开闽,晋封竭忠辅国将军,奉居玉山,迨开峛屿后,家世繁衍,傍枝分干,至本房八世祖开太公,,明永乐膺省北参协连罗营,因海氛荡平,部奏以擢衔,絮眷移住永镇鳌江。本房者乃道启,大房二员山子祥公之苗裔也。人物则有九伯祖讳汤应科五山公,嘉靖乙卯丙辰,联捷进士,任云南按察副使、九叔祖日章公、万历戊子举人。伯祖秉中,崇祯癸酉武举。至本朝曾叔祖讳贵,广东碣石总兵;叔祖讳明,闽海坛总兵,叔讳宽,金门总兵,兄兆麟,现任同安守备。大经族伯以明经现任宁洋司铎,叔祖讳元和、讳霄远考俱拔贡,京选教谕。至于明经、国学、邑庠,难以悉数,祠宇则有大宗在峛屿霞城,小宗在前埔后汤,一在省之北鳌江,一在梅溪台头潭口,一在汀郡长汀及宁化,一在温陵南邑古亭,族丁则颇茂盛,务农桑耕读,恪遵祖训,字派则字号多因不一。今请敦行示训,以联疏远,以定尊卑,庶毋负烈祖以及继魁公慈爱之心耳。余曰:“善哉!”因忆幼年,吾族有十房公号继魁公、孝魁公、道启公、维亨公、用侯公、翰端公、公于公、德明公、启夫公、克俊公,各房俱有善行可观。今见所出良裔,心存宗庙,又知睦族之道,当见先人好善之灵锺萃流芳,敦请族训,是为可嘉。故特颁字派一十六字,命共刊布,贴诸祠宇及堂厅,则由此而前,原有排行称呼者,不必更改;由此而后,务须照字伦次鱼贯而下,俟一十六字已周,必有后裔振兴者,起而续之。余深沐国恩,读圣祖仁皇帝谕训之条曰:“笃宗族以昭雍睦”,盖欲身体而力行之,第愧德行凉薄,未知吾子姓宗亲有固陋之讥否?倘不以吾言为谬,宜将此式广刊多方,分送远近宗亲,务使凛遵圣训,凡属一家一姓,当念乃祖乃宗,宁厚毋薄,宁亲毋疏,长幼必以序相洽,尊卑必以分相继,所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者,不外是也。爱搦管而为斯文。计列一十六字派:
  崇德兴文,长发其祥,隆儒重道,继述必昌。
  大清雍正甲辰年阳月日吉旦赐进士第经筵日讲官吏部右侍郎仍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教习庶吉士加一级纪录三次汤右曾撰
  三、云岭都(云山社)汤家族谱序
  我汤分派自玉山,有由来也。始祖汤智公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因唐将军开漳,封竭忠辅国将军,住扎柳营江东,择乌得坑居之。生二子,长八评事(按旁注“误传”二字),次九评事。因嫌其地未稳,为子孙谋绵远之计,于是择地分居:(下注“按玉山旧谱,八评事、九评事系智公七世宣政公妣洪氏所出,今日智公之子,误也。”)九评事迁于漳浦云霄峛屿,我祖八评事迁于玉山之峻麓而筑室焉。生二子,长九承事,次十承事,共住玉山。至宋神宗元丰十二年己未,十承事分派迁于龙溪北溪内居住,是为卓坑,卓坑者,旧龙溪北溪地也。数传而下,时方乱,我祖不干名利,因猎至云峰,有会心处,作诗云:
  “云岭崔巍插白云长松芳树弄馀曛西风满目红尘起几度中宵访鹿门”盖有遁意也,以是卜筑安居,是为云岭社。
  祖之始猎旧迹,“鸡母岫”,(现在岭埔大队),斯其足征乎?旧有谱,于有明英宗正统十四年,汀州沙寇邓茂七作乱被毁,嗣是而修谱,竟不审厥派,乌乎可哉?彼宋坑张邦器者,张如椿者,果何人斯?为侨东作谱序,摭拾齐东,附会臆说,甚可讶也!幸得世系于玉山,披读瞭然,书以正之,使后之览者,庶不莫审所从来云。
  始祖汤智公、妣端肃杨氏,住扎柳营江东,择乌 坑居住,生二子:长八评事,迁于玉山之峻麓居住,次九评事,迁于漳浦云霄峛屿。八评事,生子二:长九承事,次十承事。宋元祐己已年九承事迁于青洋,宋元丰己未年十承事迁于龙溪北溪之卓坑,又数传迁于云岭鸡母岫,厥后迁于内厝(按现云山大队)虎形大宗。现分刈为云山大队、岭埔大队、下林大队一部分,田头生产队、社尾坂生产队,湖林大队尚有后寮小村两生产队。
  (编者按:《云岭都汤家族谱序》无撰写人姓名,序文似至“庶不莫审所从来云”为止。以下所载世系,似为近人所补)
  编者附志:汤氏族谱资料,系手抄本,清道光二六年丙午学盆堂录。原有文五篇及世系,文即:《汤家族谱序》、《汤氏族刊行字派文》、《长泰县坂里谱摘录》、《汤家发源本纪》及《云岭都汤家族谱序》。现选载其三。这些资料因世代绵远,传写讹误,又丧乱失修,文字颇有鱼鲁,世系亦多紊乱。兹将文字稍加订正,世系则不能详也。
  《序》等云:汤氏华安始祖汤智,原系光州固始人,唐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随元光入闽,遂在龙溪定居,繁衍于华安、长泰、云霄、龙岩等地。按陈元光,漳州人尊称为开漳圣王,自宋以后,世列祀典,漳州北门外建有威惠庙。元光有功于漳州,明张燮《清漳风俗考》称“羁縻瘴乡,声教尚阻……玉铃(指元光)建麾,始得比于郡国。周潘通籍而后,夫亦稍知学矣。”然而元光事迹,不见载于《新唐书》、《资治通鉴》诸史,仅见于《漳浦县志》,即《龙溪县志》亦仅有其诗文与子孙陈珦、陈酆、陈咏等传,而本传反无所载。至元光偏裨谋府,更属无论已。于此可见,我国史籍虽浩如烟海,但以幅员之大,历史之久,记载仍不免于缺漏,是则族谱、墓志、神道碑等文物,均是可供参考的史料,足补正史之所未备。
  我国谱牒之学,始自夏代,三代世系,至今尚整然不紊。《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谓:“惟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正说明谱牒的重大作用。周设小史,专管“奠系世,辨昭穆。”魏晋南北朝相矜门阀,更重谱学。梁王僧孺,著有《十八州谱》、《百家谱》,谱学大盛,以后几乎每姓都有族谱。
  “文革”期间,中国大陆各地族谱,大多以“四旧”荡为灰烬,幸存者也秘不肯出,对于史学的稽考研究,大有妨碍。即如我县银塘的赵氏族谱,高车的童氏族谱、马坑的马氏族谱(如果有的话),其于宋元历史的补订,必定有所裨助。现在南洋侨胞和台湾同胞都热心寻根求祖,有些氏族更自动修谱,並且都认自已是炎黄帝裔,这是中华民族爱国爱乡爱家思想的表现,应该好好加以发扬。
  据悉日本各学术机构所收藏的中国族谱,将近两千部,其中以东洋文库收藏最多,共八百一十一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也分别收藏有一千部左右的中国谱牒。以人例已,我们对于谱牒更必须特别重视,不可让它随便丧失埋没。其特别重要的谱牒,可以复制保存。如果各氏族谱牒都能收集起来,也是修纂县志的一种宝贵来源。
  现在在《华安文史资料》上先刊载汤氏族谱序等三篇,以为今后刊载诸家族谱倡。愿藏有族谱的人士多多予以协助。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文史资料 第七缉介绍了以《人物志》为主,所列人物都属现代人物,至国民党军政人员传记所述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汤万宝
责任者
汤智公
相关人物
雷万兴
相关人物
汤应科
相关人物
文周礼
相关人物
汤右曾
相关人物
崔巍
相关人物
邓茂七
相关人物
张邦
相关人物
张如椿
相关人物
何人斯
相关人物
妣端肃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张燮
相关人物
陈珦
相关人物
陈酆
相关人物
陈咏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云岭社
相关机构
岭埔大队
相关机构
云山大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固始县
相关地名
衡山县
相关地名
宜山镇
相关地名
龙溪镇
相关地名
南宫市
相关地名
玉山县
相关地名
永镇乡
相关地名
鳌江镇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碣石镇
相关地名
金门县
相关地名
同安区
相关地名
长汀县
相关地名
宁化县
相关地名
云岭乡
相关地名
江东乡
相关地名
汀州镇
相关地名
内厝镇
相关地名
田头乡
相关地名
长泰县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
长泰区
相关地名
龙岩市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羁縻瘴乡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