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岩古刹心影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0131
颗粒名称: 朝天岩古刹心影录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103-104
摘要: 本文讲述了朝天岩佛寺的历史和传说,包括其建于南宋时期,位于华安岩墘村南蝶形山麓,结构瑰丽堂皇,后被毁坏,仅存石塔作为遗址。
关键词: 朝天岩佛寺 南宋 古刹

内容

朝天岩佛寺乃华安已毁古刹。相传寺建于南宋朝代,位于仙都乡岩墘村南蝶形山麓。当年古刹结构瑰丽堂皇,寺后坑深林密,百年老松,挺立其间,幽邃阴郁,别有天地。
  然而成住坏空,物变无常,古刹于今荡尽,不留片瓦。犹忆此寺在三十年代已是荒山野庙,阒其无人。下厅和两侧厢房均已倒塌,废址断垣,杂草丛生,惟庭院里尚存老态龙钟的木笔树和铁树各两株,相对吊慰,令人更觉荒凉寥寂。传闻抗战期间铁树开了花,据说为祥瑞之兆,远近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佛寺上殿三长列供桌上,供奉了三十左右尊大小不一,髹漆或泥金的塑像。后面正中金身较大的是释迦牟尼佛像,前面举手、仰头,神态各异的是罗汉象,大都破损陈旧,疮痍满目,但塑工不俗,栩栩如生。殿堂后面有一呈〓形环绕佛堂的长廊暗室,它和厅堂是同一整体建筑物。日间也很幽暗可怕,人言有盈丈大蛇盘踞在里面,游者莫不提心吊胆,裹足不前。
  如今古刹遗址已辟为茶园。附近荒榛野蔓中,还留有一个小石塔,形如铃铎。此间曾有一古老传说,很久以前,此寺香火鼎盛,四方礼佛者甚多。寺内住有九十九个野和尚。他们在神座暗设陷井,遇有单身年轻信女在坐垫上跪拜时,他们就开动机关,使其跌落地下密室,长期禁闭于寺中供其淫污取乐,真是庙小妖风大!后来恶迹败露,漳州府派军围剿,将野僧悉数捕杀,并将其死尸焚成骨灰,压在这个石塔内,让其永世不得超生。此寺从此衰败荒落,成为废邱。这个传说没有文献证实,未足遽信。
  石塔高一米半,正面浮雕一佛像,明晰可见。当是当年住持和尚埋葬骨灰之所,即佛门所谓“舍利塔”是也。古寺恒有,殊不足怪。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文史资料 第七缉介绍了以《人物志》为主,所列人物都属现代人物,至国民党军政人员传记所述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开基
责任者
水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华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