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5910 |
颗粒名称: | 解颐·落下颔 |
分类号: | K295.74 |
页数: | 1 |
页码: | 155 |
摘要: | 解颐,现有辞书均作“开颜欢笑”释。语出《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李白《赠徐安宜》诗:“讼息但长啸,宾来或解颐。”杜甫《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讨论实解颐,操割纷应手。”然“解颐”的本义“下颔脱落,似乎罕为人所注意。“解”作“脱落”训,其来甚古,《逸周书·时训》:“夏至之日,鹿角解。”《吕氏春秋·古乐》亦载:“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颐”指“下巴”,见诸《易·噬嗑》:“颐中有物,曰噬嗑。”下巴脱落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一般是因为下巴韧带松懈而造成的。“解颐”的闽南方言就叫“落下颔”,将下巴复位,就叫“兜下颔”。 |
关键词: | 漳州 方言 解颐 落下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