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有化莲堂 后有莲花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530
颗粒名称: 一、先有化莲堂 后有莲花庵
分类号: K878.6
页数: 2
页码: 28-2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据东山县铜陵镇香花僧后裔、渔民周炳辉保存的天地会会簿《古来寺赞集·化莲堂名称歌》记载:这个化莲堂奉祀的是天地会早期会员和精神崇拜人物,如黄道周、卢若腾、王船山等等。所谓“红藕开(花)”即指“莲花”。佛教向来崇尚莲花,佛学有“莲宗”、“莲邦”、“莲堂”、“莲座”、“莲台”、“莲刹”等等名词,而在道宗禅师创立的“香花宗”、“东山新法门”里,莲花即用来指称。
关键词: 莲花庵 化莲堂 罗炤

内容

1993年4月2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罗炤教授造访诏安乌山长林寺,发现卢若腾的族弟,明郑集团成员卢若骥题写原来悬挂在化莲堂上的一块木匾,长约150厘米,宽约70厘米,厚约3厘米,板上自左至右横刻“化莲堂”三个楷书大字,左端竖刻一行小字:“永历陆年孟夏轮山(同安县别称)卢若骥为”;右端也刻一行小字:“长林寺开山僧道宗立”。据东山县铜陵镇香花僧后裔、渔民周炳辉保存的天地会会簿《古来寺赞集·化莲堂名称歌》记载:这个化莲堂奉祀的是天地会早期会员和精神崇拜人物,如黄道周、卢若腾、王船山等等。后来,由许建家、沈继元、郭一郎、叶宗榜、沈义榕等人组成的长林寺调查组,又发现了《长林寺弟子报恩题名志》碑刻及石柱残20多件,刻有“出头自见青天面,□□□□(入寺方知)古佛心”,“青山低处见天阔,红藕开时闻水香”等,落款“□未(按:应为乙未,即永历九年,顺治十二年,1655年)孟夏开山僧道宗谷旦立”。所谓“红藕开(花)”即指“莲花”。佛教向来崇尚莲花,佛学有“莲宗”、“莲邦”、“莲堂”、“莲座”、“莲台”、“莲刹”等等名词,而在道宗禅师创立的“香花宗”、“东山新法门”里,莲花即用来指称。
  那些矢志反清复明、奉“一片利人”为圭臬的精神领袖和天地会会员。清初漳州数千座佛教寺庙中,除了“长林寺”系列丛林而外,以“莲花”两字冠名的庵寺也只有芗城区浦南镇杏林自然村这一座,可见其源自天地会创始人道宗禅师所创立的“香花宗”当无疑义。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录的是一部巨书,一部再现漳州中心城区——芗城150多年地方文化历史的《漳州芗城文史资料》合订本于2010年5月出版发行。这部书共六卷八册,400多万字,文稿1000余篇,插图500多幅,反映了漳州百余年的政治风云、社会兴衰、人物足迹、物产风情、地方掌故和文化特色。作者大部分是漳州本地的各界人士或全国各地高校学术单位的教授及台湾、国外的漳籍同胞,年龄从清朝光绪年间出生的老者至新中国时代的新人,他们从“亲历、亲见、亲闻”写作原则再现漳州的百年沧桑,是漳州几代人心血的结晶。

阅读

相关人物

曾五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罗炤
相关人物
卢若骥
相关人物
黄道周
相关人物
卢若腾
相关人物
王船山
相关人物
许建家、沈继元
相关人物
郭一郎
相关人物
叶宗榜
相关人物
沈义榕
相关人物
芗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