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落地形概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412
颗粒名称: 一、村落地形概貌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3
页码: 16-18
摘要: 南星村位于漳州市区南郊,古称南乡。村落处于九龙江西溪下游南门溪南岸,境内丘陵、台地相连,景色宜人,是郊区生态环境较为优美的城中村。该村地域较大,范围遍及南岸沿江一带。防洪堤,1960年6月初即将竣工时,被突然发生的“六九”特大洪水全部冲溃殆尽,中山桥和新桥也被冲断,南山街、桥南街房屋大量倒塌,南山寺进水1米多。灾后,更改调整重建的设计方案,又投入大量的劳力,把这条关系南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南岸防洪土堤重建在南山寺后,并经多次的加高培厚和砌石护坡的加固措施,现在南岸土堤可达50年一遇以上的抗洪能力,超过“六九”特大洪水灾害抗灾的水平。
关键词: 漳州 村落地形 概貌

内容

南星村位于漳州市区南郊,古称南乡。村落处于九龙江西溪下游南门溪南岸,境内丘陵、台地相连,景色宜人,是郊区生态环境较为优美的城中村。
  该村地域较大,范围遍及南岸沿江一带。东向土地平坦,与龙海市颜厝镇的路边村、下庄村接壤。西南向与龙海市九湖镇的梅溪、新塘、琪塘、岭兜等村毗鄰,山水相连。九湖镇是著名水仙花的产地,有“花果之乡”的美称。靠北方向与市区汀观道隔江相望。
  境内西南部地势较高,有丹霞山(南山)、虎爬嶺、覆鼎金山、南丰山、湖厝山、草仔山、对面山等诸多丘陵小山,曲折起伏,山峦与背后约距三公里的圆山绵连。圆山,高501米,是龙海九湖的名山,它恰似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境内这些丘陵山地,不受西北寒流及风暴的入侵,有利发展花卉,水果等名贵作物。圆山是一座名山胜地,它与境内的南山同脉于天宝山“南条”。在《龙溪县志》中有记述:“天宝山峙有三条(即北条、中条、南条),南条由靖城北趋圆山,南趋大帽山,历石狮岩至
  南山为郡治前案……”。
  境内东北部地势较低,属九龙江西溪流域的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宽阔,是“漳州平原”的组成部分,这里气温,雨量、光热等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有较完整的水利排灌设施,历来是村里主要的粮食高产片和蔬菜基地。靠北是九龙江西溪(又称南门溪),江边有连片的河漫滩地和零星的洲园,过去这里多是良田洲园,种植水稻和笋竹、糖蔗等农作物,有较好经济效益。自民国以来,由于沿江不合理的垦植,破坏水土保持,造成河道淤积,水灾频繁,江岸崩塌,田园被淹被冲,良田变成废地、荒埔。但在岸上的土地,平坦又开阔,且临近溪流水边,用水、洗涤都方便,成为大片的居民区和街市。如南山路、双庵路、姜园亭路,鹭洲路、溪洲路、后田路等,有的是古街旧巷,有的是新街、新村落,还有牛圩、农贸市场、商店等,加上紧连新旧两桥,是境内人口最密集、商贸较为活耀,人流量最多的繁荣地带。但是这里地势偏低,一般海拔高度在8—10米,如果出现洪水经常受淹,民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遇到大洪水则灾难更大。如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的极大洪水,群众称“猴年大水灾”,“是龙溪百年罕见的巨灾”,漳州郡城一片汪洋,新旧两桥冲毁,无数良田被冲,上千民房倒塌,蜈蚣山(南山街)民居大量冲毁成为废圩,江边瓦窑、船寮全被摧毁……。
  新中国成立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1959年11月上旬起,全市人民每日出动万人到南郊,兴建南岸
  防洪堤,1960年6月初即将竣工时,被突然发生的“六九”特大洪水全部冲溃殆尽,中山桥和新桥也被冲断,南山街、桥南街房屋大量倒塌,南山寺进水1米多。灾后,更改调整重建的设计方案,又投入大量的劳力,把这条关系南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南岸防洪土堤重建在南山寺后,并经多次的加高培厚和砌石护坡的加固措施,现在南岸土堤可达50年一遇以上的抗洪能力,超过“六九”特大洪水灾害抗灾的水平。加固后的堤面达到10—20米以上的宽度,结合为漳码公路的行车道。同时,堤坡结合绿化美化,建成花园式的平台,成为一处休闲的景点,入夜供游人纳凉,观赏龙江夜月的景色,会感到这条绿色长堤不同的风情。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文记述了漳州地区的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往事寻踪、人物春秋、姓氏选登、经济发展、台岛践履、文献集萃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金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