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航道航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954
颗粒名称: 九龙江航道航运
分类号: U612.1
页数: 4
页码: 182-185
摘要: 九龙江流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溪在华安潭口以上多高山峻岭,河道比降大,天然落差1240米,滩多流急古来舟楫不通,潭口以下河道开阔,利于航运;西溪在南靖靖城以上流经群山峡谷之中,唯在平和、南靖县城及龙山和宝林一带有几个较大的盆地。靖城以下河道开阔,沿岸为丘陵和平原,丘陵高度一般为35~100米,平原高度在35米以下。九龙江,川流于闽西南。河流以北溪为九龙江干流,由北而南流经华安、长泰、芗城、龙文、龙海等地,过浮宫海门岛,于嵩屿附近流入厦门海湾。河道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每年4至8月为降水期,9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海水潮涨可抵东新桥,厦门汽船和木帆船常停泊于新桥头码头。
关键词: 九龙江 航道航运

内容

九龙江流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溪在华安潭口以上多高山峻岭,河道比降大,天然落差1240米,滩多流急古来舟楫不通,潭口以下河道开阔,利于航运;西溪在南靖靖城以上流经群山峡谷之中,唯在平和、南靖县城及龙山和宝林一带有几个较大的盆地。靖城以下河道开阔,沿岸为丘陵和平原,丘陵高度一般为35~100米,平原高度在35米以下。
  九龙江,川流于闽西南。河流以北溪为九龙江干流,由北而南流经华安、长泰、芗城、龙文、龙海等地,过浮宫海门岛,于嵩屿附近流入厦门海湾。航道自华安与漳平交界处的涵口起,至龙海猫江屿入海,长196.5公里。航道分三段:涵口至华安县丰山镇碧溪长99公里为上游航道;碧溪至龙海市三叉河(又称福河,北溪与西溪汇合处)长66.5公里为下游航道;三叉河至海澄猫江屿31公里为通海航道,再东航9公里,即抵厦门市。
  芗城境内北溪航道,从浦南金沙至浦南蓬洲,长19.7公里,处于下游航道,江面有400~500米宽,水流平缓,从潭口到浦南镇浦南村,河床多属卵石浅滩沙洲,浦南以下因上游流水泥沙多在此河段沉淤,沙洲发育。河道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每年4至8月为降水期,9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
  据浦南水文站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测试:水位最大变幅9米。历年最大流量9400立方米/秒(1960年),最小流量31立方米/秒(1963年),年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民国时期航道枯水期水深2~3米,可通航60吨位船舶。1938年国民党军政当局为阻止日军入侵,在九龙江下游至龙海浮宫筑水下封锁线后,航道日浅淤积严重。1971年北溪河口角美沙洲的郭洲头兴建南、北港两座水利闸桥,对航道也有所影响,目前航道宽10~25米,枯水期水深0.5~0.9米,仅维持通航20吨位以下的船舶。
  明、清至民国时期,每日停泊于漳州城区码头和浦头、浦南两港的木帆船达300~500艘,漳州至石码、华安新圩至石码往返的木帆船日以千计。北溪航运自华安新圩经浦南至龙海石码,长76公里。民国初期,北溪各港口木帆船达200多艘;民国37年(1948年),华安新圩、沙建两港计有木帆船168艘,年货运量约1.10万吨。新中国成立初期,木帆船达250多艘,其中:新圩港72艘,航行新圩——浦南——石码航线,客货兼营;沙建港99艘,航行沙建(汰口)——浦南——石码航线(48公里),客货兼营;浦南港45艘,航行浦南——石码航线(29公里),以货运为主,年货运量0.8万吨至1万吨。1953~1956年,漳州机场和鹰厦铁路兴建期间,上自新圩、岭兜,下至郭坑,每日上下运输的木帆船多达500多艘。时至八十年代,仍以机动船维持新圩——浦南——石码航线的运输。
  西溪也是九龙江干流之一,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南靖、芗城、龙文、龙海等地,在福河(三叉河)与北溪交汇,再经石码,由猫江屿入厦门海湾。南靖靖城双溪口以上为西溪上游航道,长95公里;双溪口至三叉河长35公里,为西溪下游,其中芗城境内航道西起天宝墨溪,东至诗浦溪、浦头溪入西溪出口处碧湖港附近(康熙五十六年后,西溪水流改道从田里港直下),长12.6公里,为西溪最繁华河段,沿城区河段称南门溪,由西向东有中山桥、漳州战备大桥、东新桥(2002年危桥拆毁)、漳州大桥。此河段处于漳州平原低洼地带,河道宽500多米,水势平缓,平均比降万分之一点四,河床沙洲发育,淤沙较严重,航道地貌多变。流量和水位季节性变化显著,降水期多集中于每年4~8月水量丰富,9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水位下降。多年平均降水量1560~1720毫米,每逢洪水泛滥,下游流域几成泽国。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西溪航道水位,以城区漳州港为中心,有漳州——石码——厦门、漳州——山城——南坑等8条航线。上游抵水潮航道枯水期水深0.5~~1.5米,通航3~6吨位木帆船;下游至石码航道枯水期水深1.5~3米,全年通航吃水深1.8米,航行50~60吨位的汽船和木帆船。海水潮涨可抵东新桥,厦门汽船和木帆船常停泊于新桥头码头。1938年国民党军政当局为阻止日军入侵,在九龙江下游抛石沉船、构筑水下封锁线后,航道淤积年甚一年,海潮仅影响到龙文区步文镇碧湖。1970年在九龙江西溪下游处11公里的洋西,兴建长684米、设有船闸一孔长24米、宽10米的西溪桥闸,使西溪航道变化较大,江心沙洲发育,枯水期沙洲高出航道,水深仅0.4~0.7米,航道宽6~15米,只通航12吨位以下船舶,1980年上游航线停航,1982年后,全线停航,今为小船短途运输且船只亦寥若晨星。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史话、漳州刺绣、漳州布行名店、漳州中山公园史话、青年路的概况与变迁、何衙内始建时间及其他、修文路上史海钩沉、威镇阁古楹联补叙、北京路古街段史事钩沉、朱熹治漳政略、芝山三亭及其台堂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