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辛亥光复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160
颗粒名称: 海澄辛亥光复记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4
页码: 80-83
摘要: 在老师陈涴澜等人的协助下,经过十多天的秘密发动,当地学界、商界志士加入同盟会者有30多人。于是,他们准备举起反清义旗,光复中华,便积极进行策划、筹饷购械、部署军务。当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各地纷纷响应。11月4日,海澄同盟会同志召集紧急会议,议决起义的具体事项。讵料,会上有两种不同意见:过激派主张流血斗争,建议以炮火攻击清县署和海澄驻军福毅营,力主将一班恶劣官兵尽数歼灭,然后宣告独立;温和派主张和平谈判,建议对知县史鉴清晓以大义,促其反正,宣布独立,若不同意则以武力对付。当时,清福毅营有武装人员200多名,枪械整齐,子弹充足,这支清军如不先予遏制,势必有一场血战。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文史资料 漳州

内容

1911年夏,同盟会会员林新民(海澄三都人)由越南回国,偕二、三位志士来到海澄县城进行革命活动。在老师陈涴澜等人的协助下,经过十多天的秘密发动,当地学界、商界志士加入同盟会者有30多人。于是,他们准备举起反清义旗,光复中华,便积极进行策划、筹饷购械、部署军务。当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各地纷纷响应。11月4日(辛亥九月十四日),海澄同盟会同志召集紧急会议,议决起义的具体事项。讵料,会上有两种不同意见:过激派主张流血斗争,建议以炮火攻击清县署和海澄驻军福毅营,力主将一班恶劣官兵尽数歼灭,然后宣告独立;温和派主张和平谈判,建议对知县史鉴清晓以大义,促其反正,宣布独立,若不同意则以武力对付。当时,清福毅营有武装人员200多名,枪械整齐,子弹充足,这支清军如不先予遏制,势必有一场血战。所以,会议争论后作下这样决定:农历九月二十三日为起义日期;武装队伍由林新民(同盟会员)带领,在是日下午四时以武力进攻海澄县城,而谈判队伍由甘黄涛、许秀峰、黄道纶等人负责率领;两支文武队伍分部任事,互相配合。
  黄道纶,原籍广东蕉岭,幼年随父黄翰文(海汀巡检司)来澄,已侨居20余年,平素好结交有志之士。一月前,由甘黄涛、陈涴澜介绍加入同盟会。因黄素与福毅营管带、哨官颇有来往,故同盟会同志举他说服该营,策动军人秘密加入同盟会,并许以起义之日上自管带、哨官,下至士兵,每人照清例发给粮饷四个月。经过策反,该营官长士兵一律签名入会,并答应届时反正。
  海澄同盟会同志又决定以会员许秀峰主长的县立新式学校 ——崇南小学堂(原儒山书院旧址)为同盟会海澄分会的机关办事处。自农历九月十七、十八日起,便在许秀峰宿舍内草拟安民榜示,缝制独立旗帜,镌刻中华民国印颗,准备起义物资。
  海澄知县史鉴清对当地的革命活动有耳无闻。史原籍浙江,辛亥年二月才以捐纳出身,到澄充任县令。任官逾半年,贪污私饱,对民众诉讼又颠倒黑白,罪迹昭彰,民皆切齿。当时,全国革命浪潮已经滚滚而起,海澄城厢居民因传闻革命军炸弹猛烈,多有避居乡下者。知县史鉴清于农历十九、二十日两天,还邀请城厢内外士绅(包括许秀峰等人在内)入县署晤叙,谓:“际此乱离之世,官方应速办团练以资自卫。望诸绅赞成其事 ”。史对当地革命党人的活动仍蒙在鼓中,无所得知,只高谈 “自卫 ”之论。
  二十三日晨,许秀峰邀集同盟会同志晤商,决定向史鉴清提出谈判条件:一、要求史知县宣布独立;二、命史将任内所有罚款尽数清出,充当地方公共费用;三、释放监犯,开启自新之路。会上,还安排人员打扫文昌宫,布置光复会场,并号召城厢绅士莅场议决大计。但那些士绅胆小如鼠,不敢应命。当日下午一时许,许秀峰、苏履斋二人突入县署,促使史鉴清赴会表态。史认为凶多吉少,前途叵测,因而踌躇不决。此时,海澄民众数千人已集中县城,许秀峰挟史鉴清由内寝出,经县衙大堂,见民众拥挤于东西两廊,当转出西辕门时,芸芸民众持枪操刀,对史喊打喊杀,吆声震地。史鉴清慑于众怒,脸色铁青,诚惶诚恐。许秀峰乃从容向民众劝解:“尔等且维持秩序,待开会自有分晓。”群众闻言,收刀于鞘,藏枪于袋,浩浩荡荡跟到文昌宫会场以观动静。会始,史鉴清却登台卖傻,反问群众说:“诸君,今天约本县到会,有何要事解决?”同盟会诸同志即将拟就的《谈判三条件》掷给史鉴清。史阅毕,说未奉省令不敢擅自答应第一条件,至于第二条,说款项尽由地方公费报销,已无余款可提,且罚款事有上峰稽查,非诸位所得过问。同盟会诸同志愤怒责问史:海澄苏、黄两姓械斗案罚款二千元,到底作何用处?接着,一一历数其贪污受贿罪状。史鉴清不承认,拍案作威,怒形于色。诸同志认为史已成“釜中之鱼”,不屑与之对逞。群众却怒发上指,或提刀,或持枪,迫近会场,有的向史鉴清投掷小石块。史的额头已伤,血溅衣襟,而民众喊杀之声如雷,同盟会派几个同志监视史鉴清,以防其逃遁,余者皆回机关议事,决定待光复军到达时宣布独立。当时,有某校高等生、海澄五社村人陈章,手持利刃,欲砍史之脑袋,为群众雪恨。适史狼狈逃走,遇之于途,陈手起刀落,中史颈项,血如泉涌。陈生见状,以为史必成“刀下鬼”,料想不到,史身穿清朝礼服,以坚硬领套挂其颈间,且人肥颈粗,刀仅入颈后近半寸深,刀口长六寸余,终不致殒命,颠回县署而闭门蜷命。
  斯时,林新民已统领光复军300余人,荷枪击鼓,发炮飏旗,由西门进入澄城,军容严整,步伐整齐,一直开进县署,勒令史鉴清缴出了印信。由于史中刀不能行走,便用竹轿把史担架到县立崇南小学堂,监禁在许秀峰的宿舍内。当光复军拥史入内室时,史误以为要立即处死,遂叩首哀号,求恕求饶。同盟会同志本也无意杀史,便告以不杀不戮,又请西医为他治伤三昼夜。后,同盟会同志决定把史移禁县署先劳堂东侧门房,派兵站岗监守。于是,同盟会办事处也即从崇南小学堂移入县署分科办事。当日,军政府命许秀峰带领武装同志到都阃府、福毅营两处收缴军械入署中,并发给福毅营官兵粮饷,通令全部士卒准备回籍。
  由于福建初告光复,而全国大局犹未稳定,海澄同盟会和机关部乃大力募集新兵,晨夕训练,准备北伐。光复一个多月来,同盟会机关部重视地方治安;各乡父老有感于速行联乡,有事时互相救护,使一贯聚集山林之匪类,均慑于革命军之威力,只好觅处潜伏而不敢窃发,因而海澄光复后地方秩序安宁,归市不止,耕耘不辍。但海澄县新知事,省里未派,海澄同盟会机关部同志往漳州与苏眇公、丘韵珊二人商酌,乃转请汀漳龙道陈培锟,委派陈鸿祺为海澄县知事。陈就任十多天便处决犯法军人一案。
  海澄光复,史鉴清被押禁同盟会机关部新址,县署无人守护,为防盗贼出入,即挑选民军中强有力者蔡〓、薛勤等十多人,前往县署看守史鉴清的卧房。房中有一木柜,储银1600元,蔡〓遂萌生盗念,夥同旧任亲勇老韩入内,窃去此款而分赃私肥。史回县署时,发现柜内白银不翼而飞,即哭诉军府。军府起初认为史妄言而加以驳斥,史指天发誓,号哭求究,军府方答应派专人侦查。几天后,查清真相,即传令拘捕蔡〓,又搜查蔡家,果然搜出银元原封未动,对照史鉴清亲笔写明之款样,相符不差。审讯时,蔡〓初拒承认,示以铁证,蔡方吐露真情,陈鸿祺立即按军法给蔡处以死刑。
  民国元年(1912)2月,省派柏麟书来澄接任县知事,同盟会诸同志以瓜代有人,更兼全国大局底定,即自行解散参事会。海澄辛亥光复之历史,也告一段落。
  (蔡钟炎整理,刊用时略有删动。)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本书收录“百岁自述”、“闽南辛亥光复与反袁护国”、“林森与辛亥革命”、“追念先祖父汤铭盘”、“陈兆龙出狱赴京”、“缅怀先伯父吴穿杨”等2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许秀峰
责任者
蔡钟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