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漳州广播电视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902
颗粒名称: 快速发展的漳州广播电视事业
分类号: G229.20
页数: 2
页码: 84-85
摘要: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漳州市广播电视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1980年以前全市只有1个小功率电视差转台和10个县级广播站,到2000年底,全市已有市级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9座。市直已形成了完整的三台一报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体系。全市已建成双向微波传输系统,形成有线广播、无线广播,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微波和光缆传输的混合广播电视覆盖网,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从1986年的89.36%和39.7%提高到2000年的97.5%和97.3%。
关键词: 广播工作 方针政策 漳州

内容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漳州市广播电视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1980年以前全市只有1个小功率电视差转台和10个县级广播站,到2000年底,全市已有市级电视台2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9座。市直已形成了完整的三台一报(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广播电视报)的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体系。全市已建成双向微波传输系统,形成有线广播、无线广播,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微波和光缆传输的混合广播电视覆盖网,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从1986年的89.36%和39.7%提高到2000年的97.5%和97.3%。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一座投资上亿元,建筑面积21193平方米,集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现场直播与后期制作,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广播电视中心正在建设中,可望2002年底投入使用。
  广播电视宣传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开展了形势、任务和方针政策的宣传,较好地完成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等各项宣传,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舆论引导,为我市的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开展广电宣传工作时,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十分注意节目质量,创作了一大批优秀节目,仅2000年全市就有5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漳州有线台创作的电视木偶剧《森林里的故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13件作品获得省级一等奖。
  广播电视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战斗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自1993年以来,全市广播电视先进集体2个,全国劳模1名,省(部)级劳模(先进工作者)4名,市广电局和9个县(区)广电局被评为文明单位,其中省级3个,市级4个,县级3个。全市广电系统从业人员从1981年的280名增加到2000年的1227名。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沈福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