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2033
专题名称: 莆田南少林寺遗址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1229.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1986~1988年,莆田文物普查队在莆田县西天尾镇林山村(又名林前、林泉、泉山)发现林泉院遗址,收集到五个刻有“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两块刻有“李唐贞观中法师”、“营缮夏屋之二十余间”的北宋石刻残碑,明正德间“耕云”、“钓月”诗石刻以及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同的练功石等文物。 1989年11月,福建省武术协会莆田年会公布莆田县报送的《莆田南少林之遗址——林山》和《莆田南少林寺初探》两篇学术论文。同年12月3日,成立莆田市南少林研究会。 1990年12月1日至1991年5月25日,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考古队对林泉院的3万平方米遗址进行第一期1325平方米的重点发掘,出土了“真觉大师难提之塔、林泉院、天祐”等唐代石刻和留有“长兴四年岁次癸已正月”等字的南唐陶质■尾,约五百件陶、瓷、砖瓦、石、铜器件,几十件墨书文字,清理了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寺院建筑遗存。1991年1月3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教授俞伟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苹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副研究员张伯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晓东,文物处副处长、副研究员郭旃亲临现场考察。 1991年9月14日至16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福建省体委、福建省武术协会在莆田联合召开了南少林寺遗址论证会。莆田市南少林研究会向大会提供了十多万字的书面材料。会议期间,来自北京、河南、四川、广东、甘肃、广西、福建等地的武术、历史、考古、宗教等学术界专家30余人(有高级职称者22人),就闽中少林寺的有关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由成都体育学院武术教授习云太为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秦宝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罗炤、福建省文化厅文博处处长吴玉贤为副主任的16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经过评委会论证形成如下几个方面共识: 一、近三年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队、莆田市南少林研究会及中国体育报驻福建记者站,在福建省莆田市西天尾镇林山村寺院遗址进行了十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从而为这次论证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根据现有文献及第一期考古发掘的成果以及所搜集的诸多文物,可以确认,林山村寺院遗址,就是历史悠久的重要禅寺林泉院遗址。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至迟于北宋中叶仁宗嘉祐年间,此寺业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 三、鉴于上述两点,基本判定:“林泉院即武术界通称的闽中少林寺,也就是南少林寺。” 1992年4月25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莆田市、县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少林寺遗址论证会暨重建南少林寺新闻发布会”,公布上述结论。陈丕显、杨成武、荣高棠、李梦华、徐才、林一心、陈兰通、周绍良、田鹤年等领导人及中外记者120多人出席会议。同月,莆田市人民政府决定:由莆田县人民政府主持重建莆田南少林寺。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