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通用纸币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1730
专题名称:
通用纸币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519.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明洪武八年(1375)的“大明宝钞”,面值分1贯、500文、400文、300文、200文、100文6种。 清咸丰年间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和以铜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大清宝钞”,面值分250文、500文、1000文、1500文、2000文、5000文6种。宣统年间,大清银行福州分行的“大清银元兑换票”,票面注明“每元照番银七钱兑换”,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种;福建官钱局的小洋票1元、2元、3元、5元、10元5种。 民国元年(1912),开始发行的中国银行兑换券,票面有1元、5元、10元、100元4种;交通银行兑换券,票面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5种。民国13年开始发行的中央银行兑换券,票面有1元、5元、10元3种。民国24年11月发行的中国农民银行兑换券有1角、1元2种。其中中国银行兑换券以“袁大头”为本位,十足兑现,信用昭著,欲以银元换之,每千元需加贴水数元。 民国24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次年2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简称法币,也叫国币),不再以银元为本位。票面有1元、5元、10元、50元等。 民国31年4月后,中央银行发行的“关金”(民国20年5月发行的“海关金单位兑换券”,原专供缴纳关税用)与法币并行流通,比值为1∶20。票面有10分、20分、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50元、500元、1000元、2000元、2500元、5000元、5万元、25万元15种。当时市面流通的法币票面增到1万元、2万元、4万元。法币急剧贬值。民国36年2~11月,商民先后拒用面额1000元以下的法币;民国37年8月初,所有法币又被拒用。 民国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取消法币,由中央银行发行金圆券,在莆田县流通的面票面有5元、20元、50元、100元直至100万元等,法币300万元兑金圆券1元。 民国38年7月2日,国民政府取消金圆券,使用由中央银行发行的“银元兑换券”,票面有2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6种,1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出现仅几天,就被拒用。 建国后,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1949年8月26日人民币进入莆田县市场,票面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6种。9月中旬,发行200元、500元、1000元3种票券。1950年1月至1954年6月,陆续发行5千元、1万元、5万元3种票券。 1955年3月1日发行新的人民币(简称新币),收回原来的人民币(简称旧币)。比率为: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6月11日停止收兑,全县共收回旧币546亿6096万7869元。新币主币票面有1元、2元、3元、5元4种,辅币票面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6种。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券。 1964年4月15日,人民银行县支行奉令在30天内收兑原由苏联代印的3种票券的人民币(简称“三币”),即1953年版深绿色“并冈山”图景的3元券、酱紫色“各民族大团结”图景的5元券、黑色“工农”图景的10元券。全县共收兑“三币”989万元。同时发行深绿色2元券和墨绿色2角券。 1966年1月10日发行有天安门水印的1965年版的10元券和1962年版的1角券,1967年12月15日发行背面颜色调整了的1962年版的一角券,1969年10月20日发行深棕色5元券和深红色1元券,1974年1月5日发行青莲色5角券,共8种,用以调换收回以前发行的新币(除枣红色1角券和分币外)。 1987年4月27日至1988年9月22日,又陆续发行1980年新版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9种票券,用以调换收回以前发行的各种新币(纸分币和硬币除外)。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