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城厢区娱乐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1221
专题名称:
城厢区娱乐生活习俗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67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人们生产工作之余,总爱在休闲时间进行娱乐活动。旧时城乡民间娱乐活动主要是演戏、赛龙舟、演奏“十音八乐”、舞龙、戏狮、游神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民间生活娱乐除了传统的活动项目外,又加上电影、电视、录相、电子游戏以及卡拉OK歌舞厅等。 演戏这是城乡民间最古老的一种娱乐活动,宋时起境内城乡就演戏,民国前称兴化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莆仙戏。前台有生、旦、丑、净、末、翁等角色,后台有鼓、锣、钹、笛、琴、弦、胡等乐器。一般于民间喜庆节令时日演出。戏目多以封建社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题材,称古装戏,至60年代初仍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演古装戏,莆仙改为演现代戏,如《红灯照》等所谓“样板戏”。改革开放后,古装戏又重新上演。境内莆仙戏除了有专业剧团外,还有业余剧团17班,多为迎神赛会时演出,群众称为“菩薩戏”。进入80年代,观看莆仙戏的群众大多数为老人,青年、壮年则较少。 曲艺民间逢元宵佳节、神诞祭祀或婚丧寿庆,都要演奏“十音八乐”。喜庆典礼,吹奏“大鼓吹”迎宾送客,打击器乐车鼓队,踩街庆祝。进入90年代后,城乡用“十音八乐”庆贺更为盛行。大多数乐手为壮年、老年男人,近来已有妇女参与,尤其是车鼓队,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境内每个居委会、村,甚至居民小组都组织有女子车鼓队。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