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殿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1169
专题名称: 三清殿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629.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三清殿是道教殿宇元妙观建筑群中遗存的主体建筑物之一,座落于莆田兼济桥(今城厢区观桥)附近,1961年5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妙观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赐名“天庆观”,元元贞二年(1296年)改名“玄妙观”,清代因避圣祖康熙皇帝玄烨讳,改用今名。 元妙观建筑群包括:主殿,五座五进,均配有东西庑廊和配庙,门前有山。建筑物排列有序,宏伟壮观。宋李俊甫《莆阳比事》称它“宏丽甲八郡”。民国期间遭到破坏,现仅存三清殿和东岳殿。 三清殿坐北朝南,为元妙观主殿,重檐歇山顶,面宽五开间,进深四间。殿里有石与木连接柱,梭柱形制,柱础为莲花复盆式。大殿柱头铺作,华拱为单拱挑出,呈双杪三下昂重拱偷心造,补间铺作前后檐各一垛,斗底皿板形,拱头呈凸卷瓣形式。两柱之间,贯穿着阑额,有斗直接安于阑额之上。斗拱、椽、檩、昂上面或绘或刻着云朵、卷草、海水纹、缠枝莲等饶有道教色彩的图案。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和明祟祯十三年(1640年),三清殿两度重修,后又屡经修茸,现存的构架基本保留着宋代营造法式。 殿的左侧有碑亭三座,其一为宋徽宗御书瘦金体《神霄玉清万寿宫碑》,宣和元年(1119年)立石,另两碑分别为宋绍兴年间的《祥应庙记》碑和宋孝宗《赐陈俊卿札碑》。碑亭旁荟萃全市各地散存的部分宋碑,保存了王禹𠋊、文天祥等名人、名家的手迹。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