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1134
专题名称: 九华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556.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产量: 城厢区

专题描述

九华即九华山,其西南麓在城厢区城郊乡境内,山高747.5米,因有九座小山攒簇如九朵莲花,常年长青挂绿,相倚并发,天空影肩萼,云面石共飞。岗峦挺秀如瓣,而映绶溪倒影,濯莲滴荷。九朵莲花,苍翠欲滴,故雅称“九华叠翠”。 九华山主峰称陈岩。据传莆田古有两仙:一姓胡,居壶山;一姓陈,居九华山。故九华山古称“陈岩山”。登高远眺,荔城及南北洋平原,历历在目,风景如画。 九华山上有“琉璃院”,仿古建筑,内供奉陈岩仙师。前有紫云岩,岩之阳有紫云院,山巅有石洞,名“仙公洞”。据载,唐代会昌年间,有名僧惠能祖师来莆,曾在洞内修真。现洞中供奉“七宝如来”。洞后有一石穴,深2尺许,内有泉水涌出,水质清冽而甜蜜。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盘”,传为仙人聚会沏茶、下棋之处。其他古迹如桃花坞、淘金井、燕子洞、云端殿、罗汉石、上天梯及山后苦竹院,皆为九华胜迹。 民间传说,唐代时,河南嵩山少林寺主持受如来佛祖托梦,说是要在天下名山建少林,并授之八字诀:“遇苦而楼,傍竹而居”。少林寺主持派高僧惠能祖师云游四海,找遍天下名山,终于在九华山上苦竹院修真,这是关于我国南少年寺在莆田的最早传说。 琉璃院旁有一巨石,上有雕刻“仙篆石”字样,石上粘有蠔壳(即海蛎壳)。镌刻宋进士方翥诗:“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奇。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峋嵝神禹碑。累累蠔山附石面,非此所有能无奇?细看岩石深孔窍,舟人探篙迹犹遗。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化作海渺〓。蛟龙鱼蟹占窟穴,不省造化能密移?”方翥推断九华山在三千年前,还为海水所淹没,以后地壳变迁,才浮出海面,其论断具有探讨价值。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