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人口总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1041
专题名称: 城厢区人口总量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115.pdf
专题类型: 数据统计

专题描述

清代,城厢辖四厢、20街、3市、58巷、2堤、18村,总人口3万多人。 民国36年(1947年)7月,城厢(含郊区)共有人口49978人,占当时莆田县人口总数的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人口逐年增多。1964年6月,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境内总人口为82908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生育失控,加上60年代初赴闽北的移民大量迁回原籍,使人口总量逐年迅速增大,1976年,境内人口总量达101283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1984年建区后,经济迅速发展,干部、职工队伍迅速壮大,外地来城厢经商办企业者越来越多,人口总量持续增长。1990年7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境内总人口为146427人,比1982年7月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加35537人。至1994年,全区共有住户37975户,人口152759人,比1978年净增49029人。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