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施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0928
专题名称:
施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159.pdf
专题类型:
姓氏
专题描述
施,施氏来源有二。 其一,源出于姬姓,乃周公旦后裔。 公元前1046年秋,周武王封堂弟伯禽(周公姬旦长子)于鲁国,疆域在今山东省境内,春秋初期,鲁惠公之子姬尾(公子尾),字施父。姬尾生一子姬伯,姬伯取乃父之字“施”为姓氏,改称施伯,后裔即是姬姓施氏。此支施氏望族在浙江吴兴,堂号为“吴兴”。 其二,夏、商时期,有个施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一带。商朝末期,施国灭,遗民遂取国号“施”为姓氏。 唐僖宗乾符年间(874至879年),黄巢起义军南下,途经福建。有王潮、王审知等河南光州固始县籍数万官兵随义军入闽后,留居福建,据州占县,独霸一方,唐廷委任王潮为福建观察使,驻守福州。秘书中丞施典随王潮兄弟入闽后,置家于泉州晋江南门外。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大理寺评事施炳由光州固始县举家南迁入闽,肇基于浔阳衙口乡。元中叶,施炳六世孙施守忠移居惠安南埔施厝村。不久,施典十三世孙施菊齐、施九思兄弟也移居南埔施厝。清乾隆中期,南埔施厝一对年轻夫妇迁居后溪长厝尾。 1950年初,长厝尾施氏只有2户7人。2010年底,增至5户35人。 施氏的昭穆辈序是:伯跃兆起、公乾于师、怀尚侯子、元建序宗、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本书上限尽量溯至事物发端,下限截至2010年12月底。记载了后溪村的自然环境和发展后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构成、农业发展、企业情况、教育、文化习俗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后溪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