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服装加工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0614
专题名称: 仙游县服装加工情况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32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民国以前,仙游群众穿的衣服,基本是农户种植的麻、葛、棉,由家庭妇女手工自织自裁自缝的各种衣裳。民国时期,城关、枫亭、榜头等集镇开设裁缝店,为顾客量体裁制衣服。民国17年(1928年),城关有中可西、百爱、广华等私人裁缝店还能裁制西装。民国37年(1948年),全县有裁缝店17家,其中城关13家。1953年,全县有个体裁缝店129家,从业人员236人,年产值48.12万元。1954年,县手工业社组织成立城关缝纫生产合作社,工人15人。1956年,城关手工业裁缝店合并,从业人员发展到123人,开设6个裁缝店。1980年,改名二轻服装厂。1986年,接受港商来料加工裁制各种茄克、西装、童装、衬衣等,年产8万件(条)。1989年,鲤城镇南桥街开办鲤南时装厂,年加工成衣80万件,产值600万元。当年,城关乡与厦门东美公司联办东美服装厂,全年来料加工西裤16万条,加工费100万元。龙华、盖尾、大济等地服装专业户相继办起服装厂。1992年,全县产服装618.9万件。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