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池塘养鱼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唯一号: 130634020230000524
专题名称: 仙游县池塘养鱼情况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220.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池塘养鱼 仙游县池塘养鱼始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已有养殖鲤、鲢鱼。民国时期,仍以养殖鲤鱼为主,鱼苗来自泉州、永春等地。1956年后,从泉州引进草、鲢、鳙、编鱼养殖,并推广成鱼饲养“八字精养法”,即“水、种、饵、混、密、轮、防、管”,科学养鱼,推进池塘养鱼的发展。传统的池塘养鱼不清塘,造成淤泥多、水质败坏。1960年后,开始用石灰清塘,1970年推广茶饼清塘。1977年后,使用石灰、漂白粉、茶饼清塘。1979年,提倡整修养鱼池塘,获得普遍增产效果。1982年后,普遍对池塘进行浅改深、小改大、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和提高池水肥度,加快鱼类生长。1980年,引进尼罗罗非鱼养殖,成为池塘养鱼的重要品种之一。全县池塘养鱼产量36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2%。1989年后,推广雄性罗非鱼养殖。到1991年,全县池塘养鱼567吨,亩产309公斤。1992年,池塘养鱼产量达742吨,亩产380公斤。县内池塘单产最高的是县淡水鱼苗场,以养殖雄性罗非鱼为主,亩产达788.6公斤;大面积混养雄性罗非鱼的池塘,平均亩产在450公斤以上,比常规品种高出30%。

知识出处

仙游县志

《仙游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出版

本志下限止于1992年,记述了仙游县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分为自然、社会、经济、交通、工业、人物、风俗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