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边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唯一号: 130634020220000065
专题名称: 坑边巷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24/002
起始页: 0072.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坑边巷 位于北河边路北。西起北大路即古石幢街,东至城墙边集福社。古时,后埭、前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石幢以南为低洼地,因故得名坑边。明清时期,即以“坑边巷”入编弘治志、乾隆志《里图》,隶属东厢。入民国仍沿旧名,而隶属城北乡英惠铺。 1949年后,坑边巷更名为“坑边路”。“文革”期间,被改称“幸福巷”。1980年以后,复改旧名“坑边巷”。其巷亦分为“上坑边”(雅称“上耕滨”)和“下坑边”(雅称“下耕滨”)。 聚居坑边巷的家族多为前埭林氏监簿房即上林房支祖林堂家族。首迁上坑边居住的是林堂孙,即林立三子林轸。轸字叔方,号质菴,成化二年(1466)岁贡,广东新会县丞。长子与韶,名钧,号秋圃,弘治八年(1495)举人,官终广东新会知县。轸玄孙烇章,字元光,号荆里,万历元年(1573)举人,官终四川按察兵备副使。玄孙敬冕,字绍周,号笏岩,嘉靖四十三年(1546)举人,登隆庆二年(1568)进士第,官终赣州、南阳知府。 居于下坑边者,为林立次子林辂家族。林辂,字叔殷,号确董,辂玄孙呜盛,字元和,号丹山,与从弟敬冕同中嘉靖四十三年(1546)举人,万历二年(1574)登进士第,官终河南彰德府知府。 旧时,聚居坑边巷还有方氏、陈姓人家。《莆仙方氏族谱》载称:二桂秘书省少监方仁岳之后,游洋医学训科方继祖,字士志,号橘菴,迁坑边。明徽州府知府陈彦回的族孙陈琳,字玉畴,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其先维新里龟塘人,后迁居坑边。 坑边巷中部偏东,南折北河边路即旧瑞源碾米厂东,其巷俗称“花巷口”,北巷口俗称“坑边口”。按,该巷一居户林氏保存有“嘉靖丁酉年立”“乾隆丁巳年重修”的“聚奎巷”石匾刻,主人讲“紫奎巷”是该巷旧巷名。查明清郡县志,石幢街皆无此巷名,而义井街明代有“聚溪巷”,清代为“聚奎巷”,“聚奎巷”石刻或为此巷之匾。存考。 其巷聚居上林房林辑后裔。林辑,字季瑞,号坦轩,官丹阳税使。辑孙涣,字希尧,号养静,嘉靖二十年(1541)岁贡,官直隶宿州同知。子懋植,字君本,号如斋,嘉靖十六(1537)举人,次年以丱角登进士第,观政都察院,不幸早卒。涣侄应龙,字君重,号紫峰,隆庆四年(1570)举人,广西浔州府同知。 坑边巷中部即北河林文俊故第后门,相向巷北旧有南北向小巷道,称为“土地巷”,因巷口有土地公庙,得名。其巷可通北英惠巷,后被堵塞,地被划入原莆田鞋革厂。土地巷东还有一巷,北通英惠巷“保福社”前,巷内有古水井,上覆有观音亭,称“龙井亭”,为宋古迹,故呼其巷为“下井顶”。 而弘治志、乾隆志《里图》记载:石幢街有“沟头巷”。民国《兴化郡城记》中记述东黄铺“槐巷里”、坑边铺“顶下”、前埭铺“壁台巷”和“大埕里”。因历史变迁,这些巷道或消亡或更替巷名,今不知巷位于何处,存考。 史迹钩沉 前埭英惠社 英惠社,位于白塔兜东,入英惠巷百来步便是。该社坐东朝西,社左则今称英惠巷;右侧通东黄里。英惠社创建于唐代,前身名曰“延福祠”。《八闽通志》记载:“英惠庙在前埭,旧延福神祠也。”宋、明、清均有重修。悬山顶,抬梁穿斗土木结构。三进五开间,占地面积499.1平方米。现存建筑主要由前殿、拜亭、正殿组成,主体建筑为明代原构,余为明清混有的木构建筑。其中用十字令拱、翼形拱承脊檩的做法,与元妙观三清殿宋建筑做法相同,体现明代重修时保存了宋代的一些木构营造手法,殊为难得。 英惠社因所处地理空间位置特殊,建筑布局呈近似梯形。自面西的社门左右两侧即南北墙体分别沿东抵后墙,周墙平面为微凸凹弧形,尤似一只平放花瓶。耆老云:其体形如龙头,是因英惠社位古青龙街之首而营造;社后有一口宋代建、清时重修的古井(石制井围刻写“嘉庆丁卯重修”),似为龙喉;社门前两盏大灯如龙眼,相对城西的石室岩天帝殿大灯。可见创建者因地形而构思,用心良苦。 英惠社旧祀泗州文佛,世人又称“泗州大圣”,民间俗称“佛公”“圣公”。《八闽通志》载云:“宋大观初,社鼓自鸣,神童黄泳赐五经及第。绍兴间,郡人王晞亮请于朝,赐今额(即‘英惠’)。乾道六年,封‘善应侯’。后晋封‘孚惠迪德王’。”明清以后,改曰“英惠社”。社内亦祀社公社妈、伏虎祖师、陈靖姑等神像。 1949年后,英惠社废祀,其址成为粮仓,直至20世纪90年代归还,其时重修里社重塑神像,并恢复社祭活动又在社之右侧重辟一室以祀妈祖。至今英惠社是城区唯一的一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老里社。 英惠社为郑、黄、林三姓共有。旧时社祭主要有正月元宵“上元祈福”、正月廿九妈祖元宵“尾暝灯”等系列活动,以及三月廿三、九月初九“娘妈生日”“升天日”,九月十三日“圣公生日”等节庆祭祀活动。 而英惠社元宵“婚女请花”和八月“听圣公卦”,是民间独特神秘的祷事活动。 请花 每年正月元宵节庆即十五日,英惠社即举行“婚女请花”仪式。据说十四日晚,里社执士先行将陈靖姑神像从神龛中抬出并置于龛前(按,据说现在是向娘妈“请花”,或今人不知请花之故)。十五日即有已婚未育妇女陆续入社进香,祈求早生贵子,许愿提缘。而执士将一束含白花、柏叶和月季花的花束送与祷告者,此法即称“请花”。元宵过后,平日仍已婚女到此“请花”。社内悬挂有“龙村锡孕”赠匾。旧时,民间已婚未孕之女,往往将生男育女希望寄托于此,多言神灵而信其为真,其实“请花”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安慰而已。 听圣公卦 八月初一至十五日,英惠社听圣公卦者麇集。据说单日为多,中秋夜更热闹,盖月夜良游与祈神问卜,一举两得。其法:先问神祷告心愿后,便雇小孩往社外空地听行人说话,尔后入社传述头一二句话语,祷者以铜钱(或竹片)两枚作为“筊杯”,若卜圣筊则认为神准,阴筊则须再听,以待圣筊之准为度。小孩均是郑、黄、林三姓人,以此举为应得收入。而民间多传其社听卦神灵矣。言事者认为,其所听者,不过市井粗鄙之谈,或通常本地谚话,往往十之八九雷同,并非有神告语也。然若有百之一二应验,遂相传以为仙语,此中神秘,殊不能断定其确否也。大约听者妇女居多,听卦者无论孩儿口出何语即信为仙语,也不会猜疑,姑妄从之,以一诉心事耳。 前埭郑氏及其大宗祠 前埭郑氏是南湖郑三先生之郑露后裔,其先居于南湖西峰尾。郑露传至大中大夫郑敖,生五子,其族分居。次子郑皋,字山甫,官大理寺评事,迁前埭,该族称为“前埭房”。郑氏在冰心庵南建有前埭“郑氏大宗祠”。 郑氏自唐末始即是前埭的科第世族。郑皋而下至后梁时即有郑希闵,开平二年(908)登进士第,授金部员外郎。到了宋代,其族可谓进士蝉联,簪缨不绝。咸平元年(998),希闵孙褒,字成之,又登进士第,为宋始郑氏进士第一人,官为福州通判。褒子方,为天圣八年(1030)进士。天圣二年(1024),有郑充者登进士第。庆历二年(1042),充从子伯英和从孙之尤同登杨寘榜进士。这一年,充从侄蒨,以三礼出身擢诸科,历知南剑州、漳州。蒨孙岩起,为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孙资深为乾道八年(1172)特奏名。蒨曾孙揆、搏,同登隆兴元年(1163)进士第;曾孙东,为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知贵州;曾孙珪,即岩起子,为淳祐七年(1247)进士。蒨从弟希韩,皇祐五年(1053)登进士第。希韩从子介卿,从叔侄登同榜进士第,官知濠州。介卿弟令卿,嘉祐二年(1057)进士。希韩从侄毅,熙宁六年(1073)进士;从侄严,绍圣四年(1097)进士,官至杭州路刺史。 迨至明代,依郡志科目记载,前埭郑氏科第有:郑道,字文浚,水乐十五年(1417)举人,官考城知县。郑庸,字敏常,景泰元年(1450)举人,安远县学训导。郑钦,字子明,景泰七年(1456)举人,龙川县学教谕。郑瑗,字仲璧,号省斋,成化十三年(1477)中式举人,礼部会试第7名,十七年(1481)登进士第,官南京礼部郎中。子登高字日进,号次山,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士六年(1521)登进士第,累官至广西副使。 1949年后,郑氏大宗祠被占为他用,至今已荡然无存。 前埭林氏及其大宗祠 前埭林氏为九牧林氏林披长子林苇后裔,始迁祖林可徴。林氏其先族居澄渚,林苇传四世可徴,始迁郡城居乌石山下。何乔远《闽书·方域志》之兴化府“乌石山”条记云:乌石山,“其下多寿人,谓之寿乡”。因可徴号长寿老人。《莆田前埭林氏大宗族谱》云:“长寿老人子永,字德延,号懋时。唐大顺中,荐辟不就,栖隐乌石山。与妙应禅师善,卜前埭埔尾(青龙街)构大宗祠,居第附焉。”可见,林永入城后定居前埭,并建九牧林长房大宗祠。 林氏大宗祠,位于郑氏祠堂南,即前埭巷与科埕巷西交会处的东北角,乾隆志称曰“唐端州刺史林苇祠堂”。邑人讹称“畚斗祠”。林苇,字敏树,小名曾奴,号端州,唐九牧之父林披长子。德宗建中元年(780)明经荐辟,初授朝散大夫,擢西平太守、端州刺史。为九牧长房一世祖。 林苇祠堂为“唐僧涅槃所指地”。曾棨《林氏重修祠堂记》:“上世有永公者,在唐大顺间素善浮屠涅槃。永将构堂以为蒸尝之所,涅槃为卜莆之城东前埭为宜,且曰:是必有异,既发地得异石,宛然若龟笏各一,遂谶谓:五百年后当有状元及第。永遂筑祠,岁春秋荐享,举族集祠下恪恭祀事。”(郑振满《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 林永创祠于唐大顺间(890—891),迨至“洪武初,兴化创置府城,中卫挟隘,卫卒据祠以居,凡二十余年,始归林氏”。永乐元年(1403),裔孙德全等重修。《林氏重修祠堂记》云:永乐元年(1403),永之裔德全召族子弟重修,三年(1405)夏竣工。是秋“族子环领乡荐,明年上春官对第,殿中赐进士第一人”,“昔吾祖建祠有龟笏之祥,由唐迄今适五百余年,祠宇复新而环登科甲,正与谶符实,吾宗奇事也”。正统丙寅(1446)重建后堂;丁卯(1447)重建大厅。嘉靖壬戌(1562)毁于倭。隆庆丁卯(1567),裔孙刑部尚书云同重建后堂;辛未(1571)再建大厅、照厅;万历癸卯(1603),清浚水涵,复建石笏堂。 入民国后,大宗祠曾一度设为国民党莆田县兵役所,为新兵征集训练的地方,邑人俗称为“壮丁行”。1949年后,大宗祠为莆田驻军使用,后归莆田军分区。今已拆建为民房。 唐末以来,林氏与郑氏同是聚居前埭的名门望族。林氏始迁祖林永曾孙贲,字君饰,庆历时官大理寺评事。贲生三子而衍为三房。长子矩,字元晦,宋元丰二年(1079)诸科,官至镇江司户,迁将作监簿。以故,矩而下子孙称“监簿房”;次子伯材,字公幹,熙宁三年(1070)诸科,官泉州司户参军。伯材而下子孙称“司户房”;三子国华,字德甫,熙宁中两举贡元,其子孙称“贡元房”。 居于前埭的贡元房房祖林国华孙邦猷一族科第为盛。邦猷字廷谘,以子岳封迪功郎。邦猷长子瀛,字景升,绍兴八年(1138)登黄公度榜进士,官惠州推官。邦猷三子岳,字士耸,绍兴三十年(1160)与弟准同登进士第,摄梅州通判州事,累迁朝奉郎,赐绯鱼袋致仕。准,邦猷七子,字士则,官从政郎、漳浦县丞。邦猷孙弥大,字任斯,原名颖中,开禧元年(1205)进士,官廸功郎,汀州教授。邦猷曾孙汝酉,字应辰,嘉定元年(1208)进士,官奉议郎,知同安县事;丑父,字商卿,宝祐元年(1253)进士。邦猷八世孙和,字致雍,号雍斋,建文元年(1399)举人,官博罗知县,迁户部郎中。 林文探花祠与麟峰小学 探花祠即林文祠堂,位于石幢西侧,原麟峰小学之址。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载:“翰林院侍讲学士林文祠堂,在东厢白塔兜宫园巷。”林文,字恒简,号澹轩,宣德元年(1426)中式举人,五年(1430)庚戌科赐进士第三即探花,授翰林编修。累官太常寺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赠礼部右侍郎,谥襄敏。有《澹轩集》。宣德六年(1431),知府陈敬在石幢街为其立“探花坊”。 清宣统元年(1909),城内九牧林氏家族在探花祠内创办“麟峰小学”,该校大门便是祠堂门。林及峰为该校首任校长,学生均为本族子女,据说生员最多有200多名。因该族经济雄厚,有时还免费为学生发放簿籍。1932年,由莆田县国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县立石幢小学”,仍由林氏族人林秉钧任校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学校先后迁至后黄和头亭上课。1940年,复名为“私立麟峰小学”,由林金章任校长。1949年后,莆田县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小学,仍沿旧校名。“文革”期间,曾一度改为“红星小学”,后复旧名。21世纪初旧城改造时,学校被拆除,就地重建新校舍。 东里黄滔祠 黄滔祠,即黄氏大宗祠,位于东里佛公东侧。黄滔,字文江。黄氏族谱称:其先居古延寿里(涵江)黄巷,唐末黄滔徙居于此。按,束鹿县儒学教谕固陵饶□《品树连阴图记》谓:“余先世居光州之固始,晋马浮,随徙侯官。其后御史公滔,唐乾元进士,迁莆之东里。”(引自郑振满《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除国子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辅佐王审知政权,留心吏治,规劝王“宁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而放弃称帝之谋。黄滔善诗能文,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时名士纷纷南下尊黄滔为“福建文坛盟主”。黄滔居地初称“延福里居”,其后地曰“东里”,其族即称“东里黄”。 黄滔祠,坐北向南,由仪门和“思敬堂”“惇叙堂”以及东直房四组建筑物组成院落式建筑群。祠堂大门为燕尾脊、屋顶呈三段脊的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建筑。门内两侧置设上马台,门前有“下马牌”。思敬堂为悬山顶燕尾脊、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建筑。祠堂下厅即“惇叙堂”,亦为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建筑。两堂均面阔三间、进深二柱。祠堂占地面积78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 祠堂内有明吴郡太史文徴明的大手笔即“黄氏大宗祠”匾额;成化知府岳正题书正厅(思敬堂)“文章初祖”匾额,“思敬堂”和“惇叙堂”两堂匾书出自姑苏陈怡之手。祠内还有多副名人撰联,其大门有佚名古楹联曰:“朱门秉烛马嘶风,景是乾宁登第日;黄发来宗凫在渚,人如行苇肆筵时。”更加珍贵。祠内还有明进士李时勉撰“品树连阴图记”碑文石刻、东里黄氏昭穆石刻等。大宗祠前今建有石刻碑廊,集存的古石刻,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黄滔祠创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南宋咸淳七年(1271)进士黄滔十世孙黄仲元倡议族亲捐资将祖厝改建为黄氏族祠,曰“思敬堂”,并撰《黄氏族祠思敬堂记》。(黄仲元《黄氏族祠思敬堂记》,引自郑振满《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思敬堂初建时奉祀自始祖黄滔以下的13代祖先,是莆田早期突破朱子《家礼》之制,祭祀始祖以下的宗族祠堂。明天顺间(1457—1464),黄滔十五世孙、河北束鹿知县黄子嘉又倡建下厅“惇叙堂”和东直房。成化二年(1466)进士黄仲昭又捐地建宗祠大门、上马台等。嘉靖壬戌(1562),黄滔祠毁于倭乱。次年,黄氏族人按元大德旧制重建,而后历代有缙绅献银献租重修。 20世纪改革开放后,黄氏族人又按文物修复的要求重修黄滔祠,使祠堂始终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显得庄重古朴,有世家望族气派。黄滔祠今为城内仅存最完好的祠堂古建筑,也是莆田文物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古建筑之一,还是城内仅有的恢复祠堂祭祖的家族祠堂。200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滔祠如今又辟为街道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 旧时,黄滔祠“东有豫章(樟树)三株,苍翠可爱”。历数百年,“三树会郁荫樾,远而望之若丛林焉。族人什居其下,子孙众多,益蕃以盛”。“洪武庚午(1390),广扩莆城,品树为楼观栋宇梁桷之具,无复存者”。正统八年(1443),时任束鹿知县黄子嘉请进士顾本逊绘《品树连荫图》以纪其旧,祭酒李时勉为记。而后又将《品树连荫图记》勒石置于祠堂内。 祠堂门前旧凿有印池。弘治志载称:印斗池“即黄家祠堂前池也。其池甚小,方正如印斗。旧有三,洪武初辟城而失其二。堪舆家有所谓‘法每一折,潴而后泄’。此所谓潴也”。黄仲昭《印池流泽》诗云: 乌山一脉纡且长,吾宗奕叶当其阳。流水萦回自山下,到门汇入三池塘。池塘一一方而小,昔有神僧呼印斗。知稼当年擢大魁,谓所钟灵实非偶。祖宗积庆良已隆,流泽与此同无穷。一派今分东海上,诗书拟振前人风。 按,据耆老云,孩提时黄滔祠前池尚存,其池分南北两大池,北池又分东西两小池。然黄仲昭云:“旧有三,洪武初辟城而失其二。”或后辈人重凿其池。以故,里人又有“笔、墨、砚”三池新说。印池直至20世纪方毁。 黄公度状元祠 状元黄公度祠堂,亦称“状元祠”,位于黄滔祠左折而东数十步便是。这里环居黄氏状元房族众。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翁,黄滔八世孙。父黄静,字至一,政和二年(1112)进士,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通判沣州,迁朝奉郎,提举京西路盐事。赠中奉大夫。其族称“朝请房”。公度为绍兴八年(1138)省元,免御试,赐进士第一人即状元,授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秩满,除秘书省正字,罢归。后除通判肇庆府,权南恩守。召为考功员外郎。有《知稼翁集》。 公度子沃,字澹斋,又字叔容,以父恩补将仕郎,迁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终朝请大夫、知邵州。黄氏自公度而下称“状元房”。 黄延用冬官旧第 明嘉靖工部侍郎黄廷用居第即“冬官旧第”,位于东里黄滔祠东偏,即黄公度状元祠迤东便是。黄廷用,字汝中,号少村,晚年又号四素居士,嘉靖元年(1522)以弱冠举于乡,十四年(1535)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历太子洗马,迁工部右侍郎。《莆风清籁集》称姚园客云:“莆士大夫多戴布帽,黄洗马请假归,过一驿,驿丞见其布帽,复不知洗马是何官,乃自前席且问:‘公一日洗几马?’黄谬答曰:‘亦如公一日拨几马耳。’”倭寇陷郡城那年,适逢廷用升任工部右侍郎后再次荣归故里,不料惨遭倭祸,故宅被焚,烧死一女一妾,廷用亦被俘囚在倭营5个多月,直至翌年倭寇败退平海时才被释放。 冬官旧第取名于黄廷用工部侍郎之官职名。古时朝廷以天、地、春、夏、秋、冬作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衙门之代称。据专家考察并依黄廷用任职过程推算,其第应当建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廷用迁任司经局冼马后告假还乡期间。 居地俗称“洗马埕”和宅第厅堂悬挂“讲经大夫”匾额或可佐证。据说,冬官旧第原本是兴化城内明代建筑的“百廿间大厝”之一,而经历史洗刷,今仅存中路正厅和后阁楼两进。其初建筑规制和结构虽无从描述,然从遗存的部分建筑可知,该第木构件用材特大,且因材质优良,不上油漆而历经数百年至今不逊色。民间流传有“杉头杉尾”的故事。宅第厅堂面宽10.8米而不立平柱,亦无厢房,其敞口厅面仅用一根特别巨大的横梁直接架设在两边山墙上,以承接构架重压,专家称其“减柱法”具有北方金、元至明初营造特征。该第建筑全部木结构只有大木作而无小木作,全宅不见枋额、斗拱和雀替之类。同时,一些木构件如福堂屏门和门框营造不用刨刀刨平,而是用石锛砍劈成型,工艺极为特殊。该宅现存部分建筑损坏严重,但仍不失为珍贵的古民居建筑的实物资料,具有特殊价值。 冬官旧第前有大埕,以黄廷用洗马官职命名“洗马埕”。埕前照墙后有一水池。据说,古时东里西顶埕有贡元祠水池,中池头埕有黄滔祠印池,东有洗马埕水池,合为三池。弘治志云:“堪舆家有所谓‘法每一折,潴而后泄’。此所谓潴也。”三池之水由乌石山入注,流经贡元祠、黄滔祠、洗马埕水池,东出壁立门。 黄维垣院士故居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垣故居,位于东里黄滔祠北侧、世魁祠东。黄维垣(1921—2015),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又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而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获哲学博士;继而获得该校博士后研究员。1955年回国以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86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氟元素发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被授予“MOISSAN”奖章。曾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陈嘉庚化学奖”。自1984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上海市侨联主席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维垣父玉树,字益三,一字亦珊,早年为上海大厦大学首届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至“文革”时,任莆田二中校长。1949年后当选为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县第一、二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73年病逝,享年80岁。 黄国璋先生故居 莆田革命老前辈黄国璋故居,位于东里黄滔祠西北偏,即古济美坊西侧。黄国璋(1919—1984),化名吴广,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学生时代即参加反帝大同盟组织,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青团。“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即投身抗日救亡行列,参加并负责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十人团”。1934年投笔从戎,参加红军游击队。而后加入共产党,担任共青团莆田中心县委书记。历任中共闽中工委委员、闽中工委书记,江西上饶中心县委书记,闽南特委书记,闽浙赣区党委委员、常委兼闽中地委书记,闽中人民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国璋一家四位亲人为革命而献身。1949年后,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福州市委书记等职。1958年被打成“地方主义反党集团”成员,开除党籍,下放工厂劳动。1963年甄别平反后,恢复原职,继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84年2月因病逝世。 前埭小五哥传闻 明末,相传前埭郑氏有称“五哥”者,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哥”。其舅父为礼部尚书陈经邦,家族富裕显赫。五哥颇具才华,聪明机智,但他淡薄功名,生性落拓,玩世不恭,喜欢调侃作弄人家。前后埭郑氏、后塘方姓是乌石山前的世家望族,显赫一方。五哥听说后塘方家三舍(三公子)为两个儿子举办“鸳鸯婚”,要大办酒宴,轰动全城。五哥为戏弄三舍,结婚前一天写了一副对联,半夜央人贴上方家大门。联曰:“二三子成婚,且喜后塘方三舍:四五科不中,可怜前埭郑五哥。”结婚这一天,宾客云集,贺喜致祥。五哥也装傻备礼早早就到方府祝贺,成了不速之客。看了大门对联,故意发威,责备三舍借子成婚而奚落他,大兴问罪之师。三舍看了此联自然心知肚明,为不影响办喜事,只好央人出来调解。谁不知五哥是个难惹之人?在大家的劝说之下,三舍自认倒霉,向他赔礼道歉,又到前埭放鞭炮,挂红布,开筵席,罚做戏,闹得沸沸扬扬,风波才告平息。民间亦有“小五哥放大炮”“小五哥无裤”“下马拜读”等故事流传至今,且以莆仙戏之喜剧内容演出,广传莆仙。 高里巷讹称高吕巷 高里巷,邑人讹为“高吕巷”。东黄洗马埕有黄廷用故宅曰“冬官旧第”。民间传说,洪武间有高、吕两太监奉命督修兴化府城池,以修城剩余材料为黄修造宅第。而后高、吕老死莆田,故元妙观后有小巷名“高吕巷”;还有一座高吕祠,祠前竖有“高吕行宫”石碣,后来被移铺于兼济桥路面。其实,高里巷初名“高巷”,是因明成化进士高昂而得名。(详见“高里巷条”条)而高吕巷之说与黄廷用所处年代相距甚远,黄是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而高里巷的高姓其先是在明成化间由涵江高美迁居于此。故邑人史学家朱维幹认为传说属“齐东野语”,不足为信。林祖韩先生则说高吕巷当为高里巷之音讹,至于高吕祠原是一座土地庙,民国时有好事者改为高吕祠,并刻“高吕行宫”一碣。 石幢街历史悠久,唐以降就聚居着林、郑、黄、王氏等莆中甲族。这些家族科第相踵,簪缨继世。而标榜家族的牌坊、祠堂以及宗教社庙等随处可见。乾隆志记载:“诸世族有大宗祠、小宗祠,岁时宴食,无贵贱皆行齿列。城中之地,祠居五之一,营室先营宗庙。”然经历史沧桑,古街旧巷失去昔日风采,老祖宗留下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迹所剩无多。幸运的是东里、前埭目前未涉全面改造,今城内最古老的英惠社和黄滔祠难得留存下来。但愿能长存,因为它们承载着兴化古城历史和文化。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兴化古城寻踪》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史志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记录兴化自宋置郡建城以来一千多年历史,努力寻找古城逝去的往事,拣回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