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的传说故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文化妈祖研究》
唯一号: 130634020210000015
专题名称: 燧人氏的传说故事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22/001
起始页: 0038.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燧人氏。有一种传说,在远古时,有一位先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发明了人工取火,用火。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火,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转折性的改变。火,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 妈祖传说中妈祖显灵往往伴随神火出现,程端学《灵慈庙记》中写道:“遥呼于神,夜见神火四起,风恬浪静,运舟悉济。” 清周煌《琉球国志略》中写道: ……二十四日夜,台飓大作,碇定索十余,一时皆断,舟走触礁,龙骨中折,底穿入水时至昏黑,距岸约六七百步许。自分此时,百不一生,呼吁之顷,忽神火见于桅顶,又海面灯光浮来,若烟雾笼罩状举舟之人,皆所共见,乃婿呼曰:“天妃救至矣!”须臾,舟艄向岸,赖一礁石,透入舟腹,得不沉溺,复不漂流,以故解放。 明永皇帝曾在明成祖御制碑中形象地描述了妈祖显灵时的情景: 旋有红光如日,煜煜流动,飞来舟中,凝辉腾跃,遍烛诸舟,熇熇有声。已而烟消霾霁,风浪贴息,海波澄镜,万里一碧。 《昏夜引舵》中描写: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月,闽浙总督福康安自台湾内渡厦门船行四天便望见了大旦门这时日已将夕,因为大旦门港口口窄礁多,船工请求暂时寄碇一夜,明日再见厦门福康安觉得厦门已经在望,不必迁延一夜,还是进港为好,船工只得启航船行不久,天即昏黑不知方向船工一时惊恐,急忙抛下二碇欲免触礁之险,船竟不停,全船人员惶惶不知所措正值危难之际,忽见前方出现火光船工顿时转忧为喜,大呼“妈祖来救我们了!”同时,全船人都隐约听见前方小舟有人在击石取火的声音,那火星飞溅闪闪烁烁船工急忙转舵向着火星行驶。一瞬之间,不觉船已安全驶进峡口船工说:“若不是妈祖保佑,从来没有船在夜里敢进大旦门的!”福康安立时登岸。凌晨即赴天后宫进香,许愿在北京建妈祖庙以答神赐。1 有一传说: 长江中游安徽宿松境内的江中有一孤岛——小孤山,小孤山亦名小姑山,山庙中供奉的女神是莆田宋代时都巡检林愿之小女,谓“小姑”,所以也叫做“小姑山”。传说当年朱元璋一次在鄱阳湖与陈友谅激战失利被围困至天黑,想突围却值夜黑风高,摸不清方向,敌兵随后紧追,正危难之际,朱元璋忽见东北向有红灯闪亮,想必是仙人相助,便朝红灯方向疾驶,顷刻间,船到小孤山下,朱元璋即转危为安,当夜宿小孤山,梦见“小姑娘娘”,方知突围脱险得益于妈祖相助。 又有一传说: 文宗至顺年(1330年),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航漕运粮船七百八十艘,行到大海上忽被台风袭击,桅樯卷入海浪之中,数千名船工哀号求救。图为危难之际,恍见空中有朱衣翠盖显现,桅杆上有火光如同彩虹一般少顷,风平浪静,七百余艘四散的粮船才得以集合一起,平安抵达直沽。 燧人氏的神话中的火,代表着人类追求与希望,妈祖传说中的显灵,也出现了火的描写,给临危者以“生”的希望,两者似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更有意思的是,清代林麟焻题日本琉球上天妃宫联为:“累朝叠诰显神功,岳降自鯑江,翊运凝庥,频现红灯宣圣化;重泽献琛逢盛世,皇华临马齿,抠衣展拜,水靖碧海耀吾宗。”据传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皇帝派钦差汪辑、林麟焻往琉球册封,封舟驰入茫茫大海,虽遇重重危险,但见两条大鱼前边开道,万只海岛指航,并有红灯现桅杆顶,一路一帆风顺,只消三天便到达那霸港,原来是妈祖显灵护航为感恩册封后,即到久米村上天妃宫朝拜并题联。 《康熙番禺县志》中亦记载: 天妃神为湄洲林氏女,明·洪武元年廖征南建祠于五羊驿左凡下洋造船,别为一小舶如制,置神前,复溺倾欹,兆必先见。遇颠危虔祷,即有火集桅上;或江鸥一只,舟可无虞。1

知识出处

文化妈祖研究

《文化妈祖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由十一章组成,对妈祖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下册是“妈祖宫庙辑纂”,对历朝历代的妈祖宫庙作了统一的辑纂。具体内容包括:绪论、妈祖文化溯源、历代妈祖神格嬗变探源、妈祖文化的多样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