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峤乡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地理名称: 东峤乡
唯一号: 130633020230000136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0413.pdf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莆田县

介绍

建国前,东峤乡全境属于盐碱旱瘠贫困区,在下屿村,连打井汲取淡水的地方也找不到。建国后,修成500米长的东湖石拱渡槽,引东圳渠道水由笏石入境,又建蓄水10万立方米的涌泉水库等7处,渠道纵横交错,完全改变了旧的面貌。 1965年,乡人民公社驻地由前沁迁到东峤村。1978年后,建成4层砖混结构综合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2026平方米;4层砖混合结构的宿舍楼2座,建筑面积991.61平方米。税务、公安派出所、银行、邮电等单位,各建成3层砖混结构的新楼,建筑面积4201.47平方米;供销商场、粮站供应点都经过改造扩建,拥有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逐渐形成长250米,宽16米的新街。沿街建有2~3层石木结构的店房、住宅120座,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中小学、文教、卫生等单位建的楼房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莆田盐场职工医院,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全乡90%以上村民都盖了自己的石木结构的新房。 乡内九龙山上的白云洞,相传为明代卓晚春修真处。1982年,群众集资修葺,墙体和屋面全部用石料,建筑面积137.5平方米。和境内的古迹昭明殿、昭灵宫、卓氏祖祠、日月亭等同为旅游地。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