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兴化府署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唯一号: 130631020220000010
机构名称: 明清兴化府署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10000024/001
起始页: 0144.pdf
前置机构: 元路署
后置机构: 兴化卫署
起始时间: 明朝

机构描述

明朝建立后,兴化路改为府。初将鼓楼里元路署改设为兴化府署,继而指挥俞良辅及卢镇呈请将府署设为兴化卫署。知府盖天麟即移莆田县署于左厢善俗坊内,即今县巷里,而以县前街的莆田县署旧址改建为 “兴化府署”。 明兴化府公署设:正堂,知府(总管一郡之政)、同知(佐知府以理庶务,后专管清理军匠,故称 “清军馆”)、通判(佐知府理庶务,后专管督粮饷,故称 “督粮馆”)、推官(职掌刑名,凡本府授受一应词状皆牒送问疑,完事之日送府署审发落,故称 “理刑馆”),同署事于此。正厅中为知府衙,东同知衙,西通判衙。同知衙南为推官衙,又南知事衙,其前为司狱司。弘治志称:洪武元年(1368),知府盖天麟改莆田县署为之。前为丹墀,近北为露台,露台下为甬道。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刑、工房。永乐元年(1403),知府周宗璲改匾曰 “敏政”。天顺元年(1457),知府潘本愚重建,易以石柱,匾曰 “公生明”。弘治十四年(1501),知府陈效节缩稍入,重复修治。戒石亭,甬道之中竖有宋太宗摘孟昶《谕诫守令铭》颁布天下之碑铭云: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按,今新县镇古兴化县公署内亦置有《谕诫守令铭》,其石刻至今尚存市博物馆。仪门,在甬道之南。戟门,在仪门之外(宋制得立戟,明无戟,门仍名戟门)。仪门外东有土神祠。前大门的门外东西建 “旌善” “申明”两亭,亭中刻书:旌善书贤人、君子,申明书过恶,大概在于劝励风俗而已。后堂,在正堂后,是为休憩之所;天顺初,知府潘本愚建穿堂以联之,又于堂东西列房四间为斋房。经历司(佐经历以理司事),在正堂东偏,为经历、知事同署事之所。照磨所(佐照磨以磨勘为事),在正堂西偏,为照磨、检校同署事之所。又,钦恤厅,推官鞠刑之所。知府廨舍,在府署后,有前后堂及厢房,外门南向,廨舍西有圃。前太守丁镛作亭,苫以茅,继守王弼易以瓦,匾曰 “共乐”,后太守陈效作回栏护之,更称 “皆乐”。同知廨舍,在知府廨东,有前后堂及厢房,外门西向。通判廨舍,在知府廨西,有前后堂及厢房,外门东向。推官廨舍、知事廨舍,以次列于同知廨之南。经历、照磨、检校廨舍,以次列于通判廨之南。凡廨舍均有垣墙,各自为居。 六房吏舍,各照房分列于东西六房后。丰盈库,在府后堂左。架阁库,在府署东。府署外为通衢,东立 “承流坊”,西立 “宣化坊”。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焚毁殆尽。郡人御史林润奏拨币银,四十四年(1566),知府易道谈重建。乾隆志载:三堂、仪门、大门俱如旧制,而于旧址稍移过,东缩入2丈多。后堂东丰盈库下添军器房,西创龙仗库及黄册房,东支房上增架阁房,西兵房上增承发科。仪门外,西创寅宾馆与土神祠。相对大门外,东建旌善亭、惠民局,西建申明亭、急递铺。南榜谕房东西重建承流、宣化两坊。隆庆元年(1567),知府徐绍卿重建中堂5间、后堂3间、东西厢房2间。万历二年(1574),吕一静以门前旷阔非宜,将大门移出丈余,两边地集稍高门外,添设障垣。修旌善、申明两亭,移铺局于别所,重立更名石于堂之北。郡人尚书康大和撰重建郡治记。五年(1577),知府陆通霄重修土神祠。三十九年(1611),知府马梦吉重修堂庑。 清代,兴化府仍设署于此。迨至康熙六年(1667),裁推官,其官署归并海防同知。十七年(1678),同知署改从土神祠前出,通判署改从寅宾馆前出入。而照磨、检校两署并裁,以废地租民间为菜圃。乾隆六年(1741),裁同知位,知府萧琰就署后隙地建常平仓。光绪三十三年(1768),裁通判位。 宣统二年(1910),以通判署为巡警传习所。三年(1911),巡警肇事,市民焚通判署。八月初四日,巡警讲习所警察毕业,清理街道排摊。城区警士入店捕人,市民反抗,发生罢市风潮,焚毁禁烟公所和禁烟副总办陈樵居第,敲毁总办吴鸿宾家宅第。 清亡,民国元年(1912)撤销兴化府公署。民国2年(1913),兴化府东吏舍大火,文卷毁。3年(1914),财政部拍卖官产,张琴等绅士呈请以府署古迹甚多得以保存。而同知、经历及土神祠,以常平仓款承买为仓产。7年(1918),驻军撤大堂。10年(1921),尽撤西六房、仪门、大门、土神祠,辟为操场。原兴化府署仅存义仓、常平仓及燕堂、后堂,其余成为一片荒芜之地。之后,燕堂改为劝学所,后衙为修志局。次年,以劝学所改为旧莆田县教育局办公室和宿舍。民国15年(1926),改为中山公园。18年(1929),移中山公园于永丰塘,建莆田县公共体育场(体育场设南北两大门,南大门通府前路,北大门通府后路)。又建中山纪念台一座。21年(1932),以教育局旧址建为惠儿院。23年(1934),福建省建设厅以常平仓址建为莆田汽车站,至20世纪60年代,复改为莆田县体育场大门。自此旧址无一存矣。邑人林翰感时伤物,作诗记其事。诗前小序曰: “旧兴化府署紫藤华馆前,有藤大可盈抱,相传为宋时物。戊午之乱,某军驻署内,藤以碍路被斫。今年过署,哀芳尘之沦逝,感兵焰之飞扬。因与壶社同人为诗记之。”(民国张琴《莆田县志》卷18《建设志》)诗云: 公馆不合栖虎貔,繁条碍路花岂知?将军斫花如斫贼,威猛有过风家姨。郡斋古藤世仅见,绕室百丈青蛟螭。种花太守知何代,传自天水滋然疑。春来紫雪满庭院,五亩以内无丑枝。忆昔花阴醉芳醁,鏖诗有愿酬清时。花时未终鼙鼓动,马挝到门千健儿。古藤摇风似微叹,虽有长幡难护持。历数掌故剩此卉,视若荆杞从芟夷。军中近时尚儒雅,翦拜宜念甘棠诗。曷不留花帐前笑,亦使春色生旌旗。为薪不供百夫爨,莝刍仅疗十马饥。威加草木未为武,寇盗满地司者谁?空庭有人抱蔓叹,一花之细胡能为?愿君惜取斫花手,回舆斫贼清四陲。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兴化古城寻踪》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史志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记录兴化自宋置郡建城以来一千多年历史,努力寻找古城逝去的往事,拣回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