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唯一号: 130630020230005848
人物姓名: 黄滔
人物异名: 字:文江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1056.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840
卒年: 不详
籍贯: 城关前埭(今城厢区东里巷)

传略

黄滔,字文江,城关前埭(今城厢区东里巷)人,约生于唐开成五年(840)。少年时笃志好学,大中年间(847~860),在灵岩的东峰书堂(故址在今广化寺佛堂之东)读书。咸通十三年(872),以乡荐入京,久不第,客居长安二十四年,交游士林,声名甚著。 乾宁二年(895),滔登进士第。时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直到光化二年(899),他才任四门博士。不久,宦官刘季述为乱,滥杀无辜,他急治行装,返回福建。天复元年(901),滔以王审知荐,迁监察御史里行,赐绯鱼袋,充威武军(今福州)节度推官。时王审知主闽,他对闽政多所规正。因此,王审知虽据有全闽,却能以“节将”终其身,闽人也能三十年不罹兵燹之祸。 滔留心吏治,提倡廉政,主张任用贤才。他说:“以玉为宝兮宝之常名,以不贪为宝兮宝其可亲。”又说:“岂于有国,不注意于英贤不详”他认为诗文贵在实用,对当时“尚辞而轻质”的文风持反对态度。他说:“诗本于国风王泽,将以刺上化下,苟不如是,曷诗人乎不详” 朱温篡唐之后,滔就不再西行。当时避乱来福建的中州名士,如:李洵、韩偓、罗隐、崔道融等,都寓居在他的家里。他与罗隐、陈峤、翁承赞、陈黯、徐寅、林乔等人交称莫逆,经常往来酬唱。 后梁乾化年间(911~915),滔卒,葬于莆田城西门外太平山。明成化元年(1465),兴化知府岳正建牌坊纪念他。 滔为文“赡蔚有典则”,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赋“雄新隽永”;诔词“凄婉真挚”。当时闽中碑碣,多出其手,曾被誉为“莆文章初祖”。他的诗文流传下来的有后人搜集的《黄御史集》八卷。至于《唐书·艺文志》记载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黄滔集》十五卷,则均已散失。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莆田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全志共38篇,卷首设序、凡例、总述、大事记、地图和照片,卷末附录。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全面记述了莆田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