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珏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0020230004170
人物姓名: 宋珏
人物异名: 亦作:宋彀;字:比玉;号:浪道人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706.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576
卒年: 1632
籍贯: 莆田城内双池(今城厢区英龙街)

传略

宋珏,亦作宋彀,字比玉,号浪道人,莆田城内双池(今城厢区英龙街)人,生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 宋珏初为县庠生,盛才藻,不愿俯首帖括,考选入官,遂舍去;后负笈太学,为廪〓国学生,也中途弃去。其后,他寄寓南京、苏州、杭州等地30余年。 宋珏乘性豁达,所交多海内名流。挚友程嘉燧,乃著名的诗人和画家;钟惺是反对诗文摹古的一代文豪;李流芳既是文学家,又是书画家和篆刻家,这四人被时人称为“嘉定四先生”。宋珏常与这些文坛艺苑的巨臂相过从,其为人与才学也自为当世士林所赏识。李流芳曾特意营造“垫巾楼”,延他居住,两人堪为莫逆之交。晚年,他又与钱谦益、黄道周友善,为他两人疏财仗义,济急排难,无所畏避,时人无不传为美谈。 宋珏长于书法,而豪于饮,所饮每以斗计。他章、行、草、隶俱佳,八分行草,瘦劲有神,下笔往往别开生面,醉后挥毫,更似天授。 他又精于绘事。绘山水,“脱尽画史习气”,“自有一种高逸之致流露尺幅间”,“写松树尤秀绝”,画荔枝,无论陈紫、宋香,“色泽肤理,与生无异”。其画笔之妙,倾倒名流。求书画者,多伺其醉,出绢素听其挥洒,疾持去。他的片纸只幅,皆成珍宝,外国使者多以重金求购,高价收藏。他是明代吴门画派的重要人物。清代江南画家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等,都受到他的影响。 他的篆刻,自以八分书(隶书)入印,开篆刻史上“莆田派”的先河。清海宁周春在《论印》诗里有“闻说莆田宋比玉,创将汉隶入图书”句。所刻宋代书法家蔡襄的《荔枝谱》和《古香斋帖》,极其传神地保持了蔡氏手迹,被人视为珍品。 宋珏又工诗文。其诗思轩爽流逸,才情烂熳;信腕疾书,未尝留稿。其文有《浪道人集》等,多所散失。 宋珏多年流落江南,但对家乡荔枝,情有独钟;曾朋结“荔社”,自任盟主。丹荔飘香时节,每日轮一人值社,必备荔枝,“以3千颗为率,多者益善”;“散时各拈一题一韵,次社汇呈”;苟有违者,“罚出荔枝3千颗”。他每到一处品荔,必即景题诗于壁,今存《读金陵俞仲髦荔枝辞戏作》一诗,凡54韵,有道是历代最长的咏荔诗。他视荔枝为世上最高贵的果品,说:“荔枝之于果,仙也,佛也,实无一物得拟”;“余生于莆,既幸与此果遇,且天赋啖量,每啖日能一二千颗”。乃著《荔枝谱》,自号“荔枝仙”。 宋珏精通韵律,喜鼓琴。“手自鸣琴客善歌”,常弹琴助兴,与友同乐。 崇祯五年(1632年),宋珏卒于南京,终年56岁。 宋珏贫以客终,后藉师友资助,归葬莆田文赋里(今南门外莆田山牌村)。御史李嗣京为作墓表,谓“琴心酒德,风流倾江左之英;书圣画禅,购求尽海外之使”。又以“海内盛名士”5字题其额。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