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0020230004155
人物姓名: 刘克庄
人物异名: 初名:刘灼;字:潜夫;号:后村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695.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187
卒年: 1269
籍贯: 莆田后村(今城厢区北门)

传略

刘克庄,初名刘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后村(今城厢区北门)人,生于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 灼祖夙,进士出身,官至著作佐郎;父弥正,亦进士,官终吏部侍郎。灼“少时独步词场,引弦百发无虚矢”,才20岁,即以诗词成名。 嘉定二年(1209年),灼以先辈之功,补将士郎,调靖安县主簿,更名克庄。世称“后村先生”。 嘉定三年(1210年),克庄赴仪征(今属江苏省),任录事参军,参与抗金事业。嘉定十一年(1218年),入李钰钰金陵幕,见刘卓拥兵3万,端坐边城,建议抽调闲兵,充实淮扬(今扬州市),“以壮根本”,不被主帅李钰采纳。后金兵果然乘虚以入,金陵骚然。克庄自后,乞请归里。 嘉定十七年(1224年),克庄知建阳县,以政绩斐然闻于朝野。时作《落梅》一诗,被奸相史弥远以“讪谤当国”罪罢官。 端平元年(1234年),克庄入枢密院为编修,兼权侍右郎。结果又因面指理宗对那些尸位素餐的权臣过分优待而被罢官。嘉熙元年(1237年),改知袁州,政声颇著。仅数月,又被劾归里。 嘉熙四年(1240年),克庄被起为江西提举,改广东提举兼市舶使。淳佑四年(1244年),迁江东提刑。他访问民间疾苦,平反冤狱,弹劾贪官,没收污吏赃物,万民称快。 淳祐六年(1246年),克庄遵谕呈阅著作26卷,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赋典丽而诗清新,记腴瞻而序简古”,赐同进士出身,授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祟政殿说书。因他不改耿直秉性,又被侍御史奏劾,罢归。 淳祐七年(1247年),克庄除直龙图阁,主管明道宫。次年,除宗正少卿,依旧职知漳州,又除秘阁修撰,福建提刑。淳祐十一年(1251年),克庄被召入京,任太常少卿,直学士院。淳佑十二年(1252年),被疏劾,依旧职,提举明道宫。 景定元年(1260年),克庄提起居郎兼中书舍人。人对,说:“国以危惧存,以逸乐亡。臣愿陛下毋忘胡马饮江时……”。时人誉为“药石之言”。旋除兵部待郎,兼史馆编修。 景定三年(1262年),克庄迁工部尚书兼侍读。同年八月,除宝章阁学士,知建宁府。景定五年(1264年),克庄以左眼失明致仕。咸淳二年(1266年),不幸双目失明。 克庄先后经历南宋孝宗至度宗5朝,居官正直,言论经常触怒当道,为官30年,落职9次,家居36年。咸淳四年(1268年),他被授龙图阁学士,仍旧致仕。 克庄是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诗论、散文都有突出成就。“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偶有题跋,后人辄以为定衡”。南宋大臣、著名学者真德秀赞他“学贯古今,文追《骚》、《雅》”,当时的文豪叶适评其诗为“大将旗鼓”。他又是苏辛派的杰出词人。清冯煦在《六十家词选》里称:“后村与放翁、稼轩犹鼎之三足。” 咸淳五年(1269年),克庄卒,终年82岁。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定,葬于莆北门外的徐潭(今城厢区延寿鼓楼山)。 克庄传世著作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内录诗5000余首、词260多首、诗话4卷、散文多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专题

主簿
职位
录事参军
职位
知县
职位
权侍右郎
职位
知州
职位
提举
职位
提举
职位
市舶使
职位
江东提刑
职位
直龙图阁
职位
宗正少卿
职位
知州
职位
秘阁修撰
职位
福建提刑
职位
提起居
职位
中书舍人
职位
工部尚书
职位
侍读
职位
知府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