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宓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唯一号: 130630020230004154
人物姓名: 陈宓
人物异名: 字:师复;号:复斋
文件路径: 1306/01/object/PDF/1306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0694.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171
籍贯: 莆白湖(今城南乡阔口村)
非亲属: 俊卿

传略

陈宓,字师复,号复斋,俊卿第四子,莆白湖(今城南乡阔口村)人,生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 宓早年以父荫,历任南安盐税、安溪知县,旋入监进奏院。 嘉定七年(1214年),朝廷因旱求言,无人敢慷慨尽述,只宓胸怀坦荡,当即上书,直陈时政:“官中宴饮,或至无节;非时赐予,为数浩穰;大臣所用,非亲即故。贪吏靡不得志,廉士动招怨尤。”要求朝廷“交饬内外,一正纪纲”。丞相史弥远看到这份奏书,心中不乐,但“中官”里头却有所震骇。诸如庆寿等情事,“至是为之罢却”。 接着,宓适任军器监簿。嘉定九年(1216年),他再次指陈弊政,说是“人主之德贵乎明,大臣之心贵乎公,台谏之言贵乎直,三者机栝所系。愿陛下幡然悔悟,昭明德以照临百官;大臣台谏,亦宜公心直节,以副望活之意。”进而指出:“陛下临政虽勤,而治功未举;奉身虽俭,而财用未丰;爱民虽仁,而实惠未偏……”言词比前疏更加剀切。宓以此章未被申报,遂请罢归,不允。 未几,朝廷擢宓为太府丞,不拜。出知南康军前,宓往谒史弥远。弥远说,宓的奏言“甚切当”,只因他“愚昧不能行,殊有愧耳。”宓抵任时天灾频仍,庄稼严重歉收,乃奏请蠲免其赋十之九。眼看流民群集,宓就引导他们去修筑江堤,给予酬值;又修白鹿洞,作为亲对诸生讲解学问的场所。 不久,宓改知南剑州,适又旱、疫大作,就蠲免旧赋数十万石,准予缓纳新输三分之一;且亲率僚吏持钱粟、药饵,逐户慰问、分发。他又仿白鹿洞规范,创建延平书院。改知漳州时,请求致仕,又不允。 宝庆二年(1226年),宓被授提点广东刑狱。他三上辞章,再不允。绍定三年(1230年),宓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卒,时年59岁。 宓在朝时,寺丞丁焴往使金。宓叹道:“国仇未复,何以好为?”宓天性刚毅,自言居官必如颜真卿,居家必如陶潜。他平日更是深爱诸葛亮。他死后“家无余财,库无余帛”。 端平元年(1234年),殿中侍御史王遂疏奏:“宓事先帝,有论谏之直,宜褒其身后,以观天下之为臣者。”理宗深受感动,诏赠龙图阁直学士,谥“文贞”。 宓工书法。刘克庄说:“自蔡公仙去,里中书法遂绝,近岁二陈(俊卿父子)出,专祟清字,愈大愈奇。复斋大字可二、三尺,而小楷行草,笔端苍劲秀丽,出崇清之上,寸纸流落,人争宝藏。”宓于南康任上,书杨诚斋诗,刻于庐山。今莆绶溪渡头,存石刻宓书“延寿桥”三字,清劲高古,已越出唐人藩离,自成一家之法。 宓著有《论语注义问答》,并有《唐史赘疣》等稿数十卷,惜已荡无所存。

知识出处

城厢区志

《城厢区志》

本书涉及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业经贸、交通邮电等方面记述了城厢区1400多年的历史。

阅读

相关专题

南安盐税
职位
知县
职位
太府丞
职位
知州
职位